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主要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毛细淋巴管,近10年来已应用于经络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经络理论与微循环研究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主要包括经脉和络脉二大部分,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别,中医络脉理论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袁氏认为络脉在人体的广泛分布性就类似于  相似文献   

2.
络脉是附属于经脉的立体网状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笔者在对络脉的生理、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后认为,络脉是附属于经脉的立体网状系统.1 络脉的生理功能人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有机体,在认识络脉时,也应考虑到它的多层次、多结构和立体交叉的分布特点.《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可知络脉是经脉支横别出的部分.这一部分络脉均起于四肢,从十四经脉分出,呈向心性方向逐渐向内分散.血气在十四经循环过程中,由各经脉溢于所属的络脉之中,将血气渗灌全身,从而发挥了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别络则内源于脏腑,呈离心性方向向外散布,直达腠理及皮肤.正  相似文献   

3.
腕踝针区域划分与十四经分布、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踝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连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是人体重要组织结构,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并与神经、血管、内分泌系统密切相联,是独立于神经、  相似文献   

4.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脉脏腑相关,又称体表内脏相关,是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一种双向联系,指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可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经络、穴位或躯体部位,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它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就近5年"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针灸临床运用的文献进行整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络脉的独特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脉由经脉别出,其气源于经脉,并与经脉之气相通,然而,由于络脉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其在脏腑组织中的特殊地位,致使络脉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特点.络脉除了具有经络所共有的通行血气、沟通表里、卫外抗邪的作用外,还有下述独特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经脉理论与络脉理论是各自不同的理论,不能合并起来研究,经络研究就是因为选择了经脉和络脉不分的经络概念为研究对象,并误解为经络系统研究,实际是以经络取代经脉,以穴位连结线取代经脉循行线进行检测,抛弃经脉理论研究而陷入找经络系统形态结构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误区,所以无法取得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也谈"中脉     
也谈"中脉"王如仙传统中医认为,人体中有纵横错杂,遍布全身的经脉和络脉,它们交会衔接,紧密相联,形成复杂而精细的经络系统。其中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上恰恰未提及“中脉”,故真正了解“中脉”的人为数不多。在藏密气功中,对于“...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核心。建国以来 ,经络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五”期间被列为中医研究领域两大支柱项目之一。络脉作为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引起广大学者的注视 ,冀以通过研究络脉来切入对经络实质的研究。1 络脉的定义及循行《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 ,支而横出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络” ,说明络脉是从正经分出的 ,是经脉的分支 ,是由经脉分出的行于浅表的支脉 ,由十五络、孙络、浮络组成。雷氏[1 ] 认为 :络有广义 ,狭义之分。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  相似文献   

9.
络脉刍议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将经脉与络脉等同起来,说明其重要性。络脉如网罗一样遍布全身上下,在生理功能、病候表现、临床诊断及针灸治疗都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并就此作了具体的阐述。认为《经脉篇》全面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病症、治则及诊断 ;经脉与脏腑的络属关系 ;同时对经脉气绝证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病证也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利  刘萍  罗玉敏 《中医药研究》2011,(11):1375-1376
《古今医案按》云:"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说明舌诊是最为可凭的辨证依据。本文重点综述舌下脉络相关的研究进展。1舌下络脉的定义及形成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内经》是最早记载"舌下两脉"的古籍,定名"廉泉"穴,归属肾经。中医认为舌下络脉是脏腑经络通于舌体的直接脉络,与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2.
皮部理论是经络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内经〉.〈素问·皮部论〉中说:"皮有分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说明皮部是依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范围而划定的体表分区.由于皮肤一络脉-经脉一脏腑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治疗皮部可从皮部影响到相应的经络和脏腑,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进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皮部理论为外治疗法提供了中医学理论基础[1].推拿按摩是重要的中医外治方法,要想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必要重视皮部理论在其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沟通上下,联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枝,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相似文献   

14.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现代医学对其病机尚未明了 ,主要认为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 ,笔者根据中医络脉理论 ,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进行防治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根据络脉理论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略陈管见。1 络脉生理病理特点络脉虽是经脉的分支 ,但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无论是在体表 ,还是在体内 ,经脉—络脉—经脉为经络系统普遍分布规律 ,即经为主干 ,通过别络实现其表里相连 ,通过络脉、孙络、浮络实现其与肌肤、脏腑的连属 ,从而形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15.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为主体 ,其分布异常复杂 ,特点之一是“纵横交错” ,即经脉间相互交会。诸经间的衔接 ,诸经 (甚至络脉、经别、经筋、皮部 )共同循环至某一脏器、器官、部位等应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经络交会。正是经络间多种形式的复杂交会 ,将整个经络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2):18-18
1.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络脉循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相似文献   

17.
从经气的内涵、经脉的血管观以及络脉—腧穴的微循环观等方面 ,结合现代生理学的理论 ,对与经络有关的经气、经脉与络脉等实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看法。认为经络的实质是脏腑间广泛而复杂的信息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8.
侯书伟 《中医药学刊》2003,21(6):1008-1009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为主体,其分布异常复杂,特点之一是“纵横交错”,即经脉间相互交会。诸经间的衔接,诸经(甚至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共同循环至某一脏器、器官、部位等应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经络交会。正是经络间多种形式的复杂交会,将整个经络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中医称为"中风"(中经络)或"口眼歪斜",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笔者采用中药以虚辨证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曾虹 《江苏中医》2001,22(9):6-7
从经气的内涵,经脉的血管观以及络脉-腧穴的微循环观等方面,结合现代生理学的理论,对与经络有关的经气,经脉与络脉等实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看法,认为经络的实质是脏腑间广泛而复杂的信息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