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总结104例老年贫血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104例住院患者年龄60~99岁,其中男性78例,女性26例;缺铁性贫血26例,慢性病性贫血28例,慢性病合并缺铁27例,巨幼细胞贫血23例.  相似文献   

2.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卫东 《安徽医药》2004,8(3):210-21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应用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MCV/RDW分析法,分别对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并将两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结果红细胞平均值形态学分类示:正细胞性贫血1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2例,大细胞性贫血1例,无法分类者35例;MCV/RDW法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51.923%(27/52),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30.769%(16/52),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1 3.462%(7/52),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缺铁性和(或)叶酸缺乏性,MCV/RDW分析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双相细胞性贫血是指机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_(12),同时缺乏铁引起的混合性贫血。其临床特点既不完全符合巨幼细酸性贫血的特征,也不完全具备缺铁性贫血的改变。本文总结了我院收治的33例双相细胞性贫血进行分期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贫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贫血的患者60例,其中缺铁性贫血加例(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A)8例,慢性病贫血(ACD)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缺铁性贫血14例,巨幼性贫血4例,慢性病贫血12例;治疗组30例,IDA 20例,MA4例,ACD 6例.对照组,给以硫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针,促红细胞生成素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强的松片5~10mg,1次/d).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20%),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治愈20例(66.7%),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小剂量皮质激素联合补血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贫血疗效更佳,并且对类风温性关节炎的症状控制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肾)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我科从1974~1984年收治23例,本病占同期住院人数23/7660(0.30%),占肾脏疾病23/197(11.68%),占同期过敏性紫癜23/89(25.84%)。现分析如下: 资料分析本病90%为学龄期儿童,48%在冬季发病,紫癜的原因很多,本组23例中在出现紫癜前有呼吸道感染者12例,食物引起者2例,药物2例,穿毛衣引起1例,原因不明6例。病儿有出血性皮疹和血尿,并多伴有腹痛。便  相似文献   

6.
马乙骅  吴精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40-241
目的分析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30d恢复正常者有29例,占55.8%;31~40d恢复正常者有17例,占32.7%;41~50d恢复正常者有6例,占11.5%。引起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营养不良,与本地区的饮食结构有关。新鲜蔬菜及肉类的摄人不足,导致小儿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比例升高。另外,偏食也是引起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之一。结论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应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是病态造血和高度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老年MDS尤多见于60岁以上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20例老年MDS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均为我院近13年内住院病例,其中男12例(12/20),女8例(8/20);年龄60~83岁;均符合MDS诊断标准[1]。根据FAB分型,难治性贫血(RA)7例(7/20),环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RAS)2例(2/20),难治性贫血伴原始  相似文献   

8.
<正>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细胞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1])。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除贫血表现外,可出现手足麻木、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笔者就我院2015—2018年收治的10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临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1例患者均于2015—2018年在我院住院且经长期随访,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4例,女性67例,年龄12~81岁,平均56.5岁,其中60~81岁6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贫血住院患者中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的效果及对其铁代谢指标和贫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21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甲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乙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铁代谢水平、贫血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乙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甲组(75.00%),P<0.05;乙组Fer水平低于甲组,TIBC、TSAT、Fe水平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RBC、Hct、Hb水平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出现血钾升高、血压升高、胃肠反应、血栓不良反发生率(7.50%)低于甲组(25.00%),P<0.05。结论:在CKD合并肾性贫血住院患者中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极大程度地改善其铁代谢水平及贫血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骨髓病性贫血是由恶性肿瘤细胞骨髓浸润引起的贫血,是以进行性贫血、消瘦及逐渐加重的骨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诊断不易。现将我院近5年来(2008-2012年)经骨髓穿刺证实恶性肿瘤骨髓浸润引起的贫血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经骨髓穿刺术及涂片、病理检查证实(结合X线、CT、MRI等检查)为骨髓病性贫血,男48例,女24例,年龄23~72岁,中位年龄45岁。1.2临床表现以贫血、骨痛为多见,其中贫血72例,骨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液学指标、微量元素、铁代谢、临床疗 效、不良反应和随访6 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红细胞、血红蛋白、锌、铜、钙、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水平均明 显升高(P<0.01),镉、血清转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 67%,高于对 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39, P<0.01)。治疗后及疗程结束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3.927,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 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儿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溶血性贫血儿童100例,分析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男患儿构成比65%(65例)明显高于女患儿的构成比[35%(35例)].发病时间一年四季均有,主要是在2、6、9月,分别为13例(13%)、15例(15%)、12例(12%).发病原因:蚕豆病42例(4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8例(18%)、血红蛋白病8例(8%)、药物性贫血7例(7%)、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例(1%)等,主要病因是蚕豆病.治愈率为93%(93例).结论 儿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明确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确定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时救治可以得到很好的临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蕙  周敏  曹雪梅  徐鸣  李丹  史宏 《中国药业》2011,20(9):55-57
目的分析医院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1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4例患儿中,6月龄以下占12.62%,6月龄以上占87.38%;农村患儿占61.21%,城市患儿占38.79%;轻度贫血占56.54%,中度贫血占38.79%,重度贫血占4.67%;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29.44%;足月儿占89.25%,早产儿、双胞胎占10.75%;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铁下降者49.06%,铁蛋白下降者56.07%,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升高者33.33%;184例(85.98%)患儿以伴发疾病入院。结论婴儿缺铁性贫血高发于出生后6~12个月,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缺铁性贫血易被忽视,多以伴发疾病就诊;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冯氏捏脊手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IDA)(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61例I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冯氏捏脊手法,对照组口服富马酸亚铁咀嚼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0%熏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改善贫血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冯氏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常用药品中超适应证用药情况,为加强超适应证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规避执业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5月所有住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针对本病治疗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90例,其中有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患者537例,占总病例数的91.02%。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超适应证用药广泛存在,应对超适应证用药进行分类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规避执业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7–12月使用rhEPO的住院患者信息,共计428例,对患者使用rhEPO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合并用药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8例患者中肾性贫血202例(47.20%)、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132例(30.84%)和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23例(5.37%),合并使用铁剂的194例(45.33%)。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适应证不适宜、用药时机不适宜和未根据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等。结论:rhEPO在我院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662例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评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应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PASS系统)”对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了分析,共监测了662名患者28573条药疗医嘱。结果:662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共使用药物901种,在28573条药疗医嘱中共监测到1198例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19%,主要表现为药物不良相互作用(1120例次)、特殊人群用药(63例次)、注射剂体外配伍(10例次)、药物过敏(3例次)和给药剂量错误(2例次)。结论: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水平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高原低氧环境下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42例第九四〇医院高血压住院患者(海拔1 500 m)设为平原高血压组,42例八一医院高血压住院患者(海拔3 800 m)设为高原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均每日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晨起口服,连续治疗6 d。每日监测3次血压和心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高原高血压组和平原高血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7.62%(20例/42例)和76.19%(32例/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为心动过速及心悸,高原高血压组和平原高血压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下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下降,未能有效控制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短期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比较缺铁性贫血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红细胞参数差异情况,为临床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分为健康儿童组和缺铁性贫血患儿组,针对两组儿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健康儿童的MCV、MCH水平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患儿水平,健康儿童的RDW水平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患儿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MCV、MCH和RDW检测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临床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