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评价脑结核的CT影像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脑结核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对脑结核的检出率83.3%,主要阳性所见有:基底池渗出、结核瘤、粟粒结节、脑脓肿、脑梗死、脑积水及基底池钙化。结论:CT检查可为脑结核病人的病损类型、病变部位、累及范围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依据,同时对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在肝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穿刺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肝结核的CT资料。结果10例肝结核中,局限型肝结核6例,共12个病灶,均为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0个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病灶均有不同方式的强化,10个病灶为边缘环形强化,2个病灶为分隔强化;粟粒型肝结核4例,表现为肝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或肝肿大伴有多发性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本组6个病灶内或边缘见不同形状钙化。结论螺旋CT平扫及多期动态扫描是诊断肝结核的有效影像检查方法之一,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影像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块CT表现,初步评价CT在其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7例患者肾上腺肿块进行CT检查,同时行手术病理或活体病理检查.结果:CT对肿块的检出率为100%,定位精确,可对大多数肿块作出定性诊断.可以明确肿块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肾上腺肿块病理结构是其CT表现的基础,CT对肾上腺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5例肝腺瘤的16排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期)的表现。结果 5例肝腺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如下:病变边界清晰,无明显分叶。平扫4例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1例病灶内出血,呈混杂密度。4例病灶周围环以低密度假包膜,包膜完全2例,不完全2例。2例病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出血、坏死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2例,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均轻度强化,4例病灶周围包膜平扫和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螺旋CT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褚小琴 《江西医药》2010,45(12):1241-124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CT表现.方法 对5例经内镜、双重对比造影或手术证实的病例,实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结果 肠壁增厚5例,肠管变细、肠袋变浅或消失3例,黏膜改变3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大2例,肠壁分层现象2例.结论 CT检查在溃疡性结肠炎检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CT图像不仅可以显示肠壁结构,并能发现肠腔外病变和并发症,准确估计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再次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本组25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造瘘术后复发CT表现为会阴或骶前区肿块,呈结节状或分叶状,骶前脂肪间隙消失,无造瘘术后复发CT表现为直肠壁增厚伴不规则偏心性肿块,管腔狭窄或闭塞,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变狭窄移位。3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CT检查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7):105-106
目的总结各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CT资料。结果 18例胆囊癌中,腺癌14例,鳞癌4例。胆囊癌中以女性多见,CT分型中,软组织肿块型9例,壁厚型6例,结节型3例。结论 CT可以清楚显示胆囊癌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以及对周围组织侵犯的程度,薄层及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胆囊壁的厚度,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有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并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浆膜型肝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0例浆膜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60例患者共72个病灶,肝包膜表现为结节状,均有不同程度增厚;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壁;72个病灶均对临近肝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病灶可累及周围结构(n=18),并形成束腰或者哑铃样结构改变(n=12),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病理窦道并连接表皮(n=6)。增强CT可见:所选60例患者中共计检出72个病灶,其中行三期扫描的有12例,即延迟期、门脉期及动脉期显示为多房状强化病灶,并呈现环壁及分隔渐进性强化表现,48例行门脉期扫描,其中多房状强化(n=20),单环状强化(n=20),囊性改变(n=8)。结论浆膜型肝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仔细分析其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表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曦  要文娟  王力荣  夏阳 《首都医药》2006,13(16):35-35
目的提高胃淋巴瘤的CT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胃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10例胃淋巴瘤均为原发性。病变CT表现为胃壁弥漫增厚型5例,局限性增厚型4例,肿块型1例。4例发现累及周围脏器,并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一例仅肾门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胃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但有时与胃癌鉴别困难,尚需与其他检查结合以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姜峰  单国光 《北方药学》2012,9(1):91-91
目的:探索弥漫性脂肪肝CT 分级诊断3 种主要方法的优劣以及总结出确实可行的脂肪肝CT 分级诊断方法.方法:把72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分成3 组,在取得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对患者CT 进行追踪.结果:3 种方法各有优劣,对脂肪肝的CT 诊断,应首先以方法3为标准确定是否为脂肪肝,若肝脏CT 值显著减低,小于23HU,甚至为负值,或肝/脾比值小于或等于0.5,肝血管清晰皆可诊断为重度脂肪肝;肝/脾比值小于或等于0.7 肝血管不清为中度脂肪肝;肝、脏密度降低,肝/脾比值小于或等于1为轻度脂肪肝.结论:CT 检测可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分级.  相似文献   

11.
李新民  杨鹏午  张鹏 《江西医药》2006,41(12):1019-1020
主动脉夹层叉称主动脉夹层分离或剥脱性内膜血肿,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而形成血肿,一旦内膜撕裂,主动脉内血液流入主动脉壁内,并沿主动脉壁内膜下剥离.是一种较少见急性发病的致命性疾病。螺旋CT能准确诊断该病并能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制定治疗方案很有帮助。本文旨在分析我院自2003年以来经CT诊断的17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总结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腺瘤样息肉恶变而来,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纤维结肠镜是目前最准确的检出结肠息肉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痛苦,并且部分患者不能完成全结肠的检查。CT结肠成像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出结肠病变的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能够全面评价肠腔内、外及整个腹腔脏器的病变,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对44例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结肠成像检查,比较各种后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寻找出一种最佳的后处理方法组合以更好地显示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CT、CR检查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6例腰痛、髋部疼痛、臀肌疼痛者行骨盆及股骨头正位像、股骨头轴位扫描、股骨头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MRI检查见10例股骨头塌陷,34例骨小梁缺失,12例虽为T1、T2加权像无明显异常,但在STIR序列上呈片状高信号,并可见髋关节腔内少量积液;CT见9例股骨头塌陷,4例有细小骨折线,31例骨小梁缺失及细小囊性变形成;CR见5例股骨头塌陷,23例疑似骨小梁断裂、骨小梁缺失。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出股骨头坏死,CR的敏感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38个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8例21个肿瘤、黏液性17例。21个浆液性瘤中单房14个、多房7个,分别占67.7%,33.3%;17例黏液性囊腺瘤,均为多房囊。良性卵巢囊腺瘤表现为外形光滑的薄壁囊,囊内分隔较薄而规则清晰;实性成份相对较少,而交界性及恶性变者则表现壁厚而不规则的囊壁及分隔,实性成分相对较多。结论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以囊性病变多见;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缺乏特异性者易与其他囊实性病变混淆。  相似文献   

15.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脑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CT、MRI表现。结果本组脑内多发病变2例,单发1例。CT表现:多发者表现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深部白质区、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稍高密度结节或肿块,均明显强化;单发者右丘脑部明显肿胀,内见高低混杂密度影,呈多结节及肿块样强化,周围见明显水肿带。MRI表现:多发者表现为稍长T1、T2信号结节,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单发者T1/VI为等-低混杂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呈大小不等结节及肿块样强化。结论虽然脑原发性淋巴瘤术前影像诊断困难,但其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仔细分析其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程,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范合灯  易利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15-116,11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致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4例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腹腔游离气体共10例,占41.7%;肠壁增厚和(或)肠壁内血肿17例,占70.8%;肠系膜水肿15例,占62.5%;肠系膜血肿11例,占45.8%;腹腔和肠间隙积液、积血共24例,占100.0%。结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对肠及肠系膜闭合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经验及教训。方法分析32例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学改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CT的应用提高了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的检出率。结论本文对32例甲状腺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各种疾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肝脓肿增强动态CT扫描动脉期肝脏短暂强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脓肿增强动态CT扫描时动脉期肝脏实质短暂强化(THPE)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增强动态CT扫描的肝脓肿病例43例,均常规先行平扫,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 s、65 s和3~5 min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分析THPE发生率、部位、形态和各期强化表现.结果 43例中,动脉期有28例出现THPE,发生率65%.28例共有脓肿36个,出现THPE 36处,表现为动脉期出现肝叶/段形(占31%)、扇形(占50%)、不规则形(占14%)或弥漫形(占5%)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扫描与正常肝实质呈等密度.肝脓肿THPE以叶/段形、扇形多见(81%).结论 肝脓肿THPE常以叶/段形、扇形多见,提高对THPE征象的认识,对了解病变的病理基础、病变定性,尤其是化脓性炎症期、脓肿形成初期的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肾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59-2760
目的:探讨CT对肾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的CT资料。结果:CT与病理分期的总体符合率为85%。结论:CT为肾癌的术前准备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胸膜结节性病变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组织学或临床证实的良恶性胸膜结节的16层CT表现。结果 26例中胸膜转移瘤7例,胸膜结核6例,胸膜结节样增生肥厚4例,弥漫型胸膜间皮瘤3例,局限型胸膜间皮瘤2例,胸膜斑2例,胸膜淋巴瘤1例,胸膜脂肪瘤1例。本组恶性病变CT特征:胸膜结节不规则、胸膜环状增厚、结节广泛分布、多伴有胸腔积液。良性者胸膜结节可伴粘连或钙化。结论 16层螺旋CT尤其是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对胸膜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