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地高辛干预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心功能变化情况,评估药物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悬吊组、悬吊 假饲组、悬吊 地高辛(2 wk)组、悬吊 地高辛(3 wk)组,每组16只.实验时间为3 wk.尾吊结束后对各组其中10只大鼠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6只测定血清心钠素ANP水平.结果 与悬吊 假饲组相比,应用强心药物后左室收缩指标改善(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P<0.05),血ANP水平上升(P<0.01).给药2周组与3周组各指标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 地高辛可增强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及射血功能,并可延缓废用性萎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鼠心肌肌质网相关酶学变化,评价内毒素对大鼠心肌肌质网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内毒素注射组。内毒素注射组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即从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0.7 mg/kg),1次/d,共2 d。检测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心室肌细胞肌质网钙调节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注射组大鼠心率增快[首日(204±18) 次/min vs.(139±10) 次/min,次日(199±22) 次/min vs.(143±17) 次/min,P<0.05],首日平均动脉压(MAP)降低[(87±12) mmHg vs.(102±7) mmHg,P<0.05]。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内毒素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肌质网形态辨认困难。反转录实时定量PCR(PT-qPCR)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心室肌肌钙集蛋白(CASQ1)、钠-钙交换体(NCX)、钙调蛋白磷酸酶1(ppplCa)、受磷蛋白(PLN)、肌质网Ca2+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用硝苯啶对42例收缩功能正常或大致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患者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胞浆游离Ca~(2+)、红细胞内Ca~(2+)及其膜Ca~(2+)-Mg~2+ATPase活性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表明,安慰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并伴Ca~(2+)系统指标相应变化。其中Ⅱ度心衰恢复至Ⅰ度,Ⅰ度心衰指标明显改善,但未能至正常水平。提示:①心脏病早期可能已发生Ca~(2+)运转与心功能异常;②Ca~(2+)运转异常可能是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Ca~(2+)拮抗剂可能是通过纠正Ca~(2+)运转异常而改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间断性水平位站立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时段间断性水平站立对尾吊大鼠股骨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大鼠35只 ,按体重配对后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 ( C)、悬吊组 ( S)及站立对抗组 (包括 L1、L2和 L4组 ) ,每组各 7只。在尾吊大鼠模拟失重的基础上 ,对抗组大鼠每日分别给予 1h、2 h和 4h水平站立作用。利用物理测量和三点弯曲等实验 ,观察了 3周间断性站立措施对尾吊大鼠股骨生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 和 S组相比 ,各对抗组在直径和密度改善方面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1) ;在股骨重量(鲜、干 )和灰分方面增加趋势明显 ,部分指标改善有显著性意义。各对抗组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提高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或 P<0 .0 1) ;韧性系数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1) ;刚性系数增加趋势明显。各对抗组之间所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间断性水平位站立显著改善了尾吊大鼠承重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生长代谢 ;延长作用时间 ,对抗效果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观察赛庚啶(Cyp)对大鼠脑突触体Ca~(2+)水平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用Quin2/AM法测定,突触体静息游离Ca~(2+)浓度为88±16μmol·g~(-1)蛋白,1.0,2.5和5.0μmol·L~(-1)的Cyp对其基本无影响。对高K~+所致突触体Ca~(2+)浓度升高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由185±45μmol·g~(-1)蛋白分别降至182±41、181±41、178±38μmol·g~(-1)蛋白;使突触体Ca~(2+)·Mg~(2+)-ATP酶活性由78±15mmol·h~(-1)·g~(-1)蛋白下降至74±12,70±11和65±8mmol·h~(-1)·g~(-1)蛋白。表明,Cyp是通过抑制Ca~(2+)内流和选择性抑制Ca~(2+)·Mg~(2+)-ATP酶活性,而稳定内质网和腺粒体内Ca~(2+)浓度,从而达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维生素E(VE)对尾部悬吊大鼠雄性生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选用性成熟期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VE+尾吊组3组。14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睾丸重量、形态,精子数量和质量以及血清激素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尾吊组大鼠睾丸重量、精子数量和质量以及血清睾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VE可以显著改善这些指标(P〈0.05)。另外,尾吊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萎缩,间质水肿。生精上皮层数减少,细胞排列松散,生精小管腔内的精子数明显减少。VE+尾吊组大鼠睾丸形态结构部分恢复正常,生精小管腔内的精子数量增多。结论 VE对尾部悬吊造成的大鼠雄性生殖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40 Hz~110 MHz频率范围观察模拟失重10 wk大鼠离体腓肠肌细胞介电特性的改变.方法 采用大鼠尾悬吊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10 wk的肌萎缩组和正常对照组.利用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离体大鼠腓肠肌的交流阻抗,通过频域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损耗因子频谱、介电损耗角正切频谱和电导率虚部频谱的数据分析,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离体腓肠肌细胞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 模拟失重10 wk大鼠腓肠肌的低频介电常数εL降低,介电增量Δε减小,绝缘性降低;高频电导率κh降低,电导率增量Δκ降低,导电性降低;第一特征频率fC1减小,第二特征频率fC2增加;介电损失最大值Δε″max、损耗角正切最大值Δtgδmax和电导率虚部最大值Δκ″max均降低.结论 利用频域阻抗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模拟失重导致的腓肠肌细胞介电特性发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FC组:自由活动对照组(饲普通饲料);SC组:模拟失重对照组(饲普通饲料);SS组:模拟失重大豆异黄酮组(饲普通饲料+大豆异黄酮),实验期为21 d.结果 1)SC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BMD)与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弹性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及弹性应力的水平均显著低于FC组大鼠(P〈0.05);而SS组大鼠股骨的BMD与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弹性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及弹性应力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C组大鼠(P〈0.05).2)SC组大鼠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雌二醇(E2)的水平均显著低于FC组,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FC组(P〈0.05);SS组大鼠血清中的AKP、BGP、E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C组,而血钙显著低于SC组(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模拟失重雌性大鼠的骨形成,减少骨丢失,改善骨质量,这可能是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
模拟失重及再负荷对大鼠承重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模拟失重研究常用动物模型尾吊大鼠承重骨变化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大鼠承重骨在模拟失重条件下和恢复期再负荷后变化的近期研究内容。综合分析显示,模拟失重主要影响尾吊大鼠承重骨局部机械应力和承重骨生长代谢,导致骨成分丢失显著和骨力学性能下降,究其缘由可能关联骨细胞系统失衡和骨内环境调节因子异常。经过再负载后,模拟失重对承重骨的影响呈现降低趋势,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及程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失重对肌肉功能的影响,观察了中长期模拟失重时大鼠骨骼肌细胞内Ca2+转运功能变化,测定了比目鱼肌、腓肠肌线粒体钙含量和肌浆网(SR)Ca2+-ATPase活性。结果是悬吊15、30d大鼠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线粒体Ca+2含量增加,肌浆网Ca2+-ATP酶活性降低,说明中长期模拟失重肌细胞内Ca2+转运功能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影响肌肉收缩特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过度游泳训练及力竭降低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相对释放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测6周递增时间游泳训练及一次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SR Ca2 转运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为训练和/或力竭对骨骼肌SR Ca2 转运活性影响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S)、安静力竭组(SE)、训练组(T)和训练力竭(TE)组,训练组进行6周递增时间游泳训练,力竭组在6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训练大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长于未训练大鼠;训练组血清总睾酮(TT)含量降低40% (P<0.05),安静力竭组降低90%(P<0.01),训练力竭组降低94%(P<0.01);安静力竭组和训练力竭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分别增加40%和100%;训练力竭组大鼠骨骼肌SR钙泵(Ca2 -ATPase)活性及SR Ca2 摄取和释放显著增加,但SR Ca2 释放/摄取的比值降低40%.训练力竭组大鼠腓肠肌2a型钙泵(SERCA2a)表达增强10%(P>0.05), 而I型Ca2 释放通道(RyR1)表达减少30%(P<0.05),股四头肌钙调蛋白(CaM)增加(P<0.05),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降低(P<0.05).提示:尽管(过度)训练和力竭游泳增加SR Ca2 摄取和释放,但损伤SR Ca2 的相对释放能力,游泳时间越长越明显.这可能是Ca2 /CaM和cAMP依赖性信号通路上调SERCA/RyR1表达和SR Ca2 转运的结果.股四头肌SR Ca2 摄取和释放的幅度和速度大于腓肠肌. 相似文献
13.
有氧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肌浆网钙释放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6周有氧跑台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长期有氧运动引起小鼠骨骼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方法:本研究采用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和有氧运动组(E),每组10只。运动组采用7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有氧跑台运动,1次/天,60分/次,5次/周,为期6周。实验后各组随机选取4只小鼠骨骼肌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分离小鼠股四头肌,提取总RNA,经荧光标记后进行芯片杂交,利用芯片扫描仪记录荧光信号,并利用相关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组间差异表达具有显著性的基因。结果:6周有氧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723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510个,表达下调基因213个;钙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6个,其中Gna11和Pdgfra表达上调,Phka1、Plcd4、RYR1和Ppid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4.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离体比目鱼肌肌梭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方法 采用大鼠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7d,14d组以及对照组。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离体比目鱼肌肌梭的自发放电及对动-静式(ramp-and—hold)牵拉反应特性的改变。结果 模拟失重7d组大鼠肌梭自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对动-静式牵拉反应性下降。14d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模拟失重可致肌梭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明显的改变,并随模拟失重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耐力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肌浆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4)
大鼠以18m/min的速度运动100分钟后,测定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和Ca2+转运。结果发现,大鼠长时间耐力,性运动致疲劳后骨骼肌肌浆网功能下降,这一结果提示运动性骨骼肌疲劳可能与肌浆网功能下降有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神经末梢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结构和神经支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7d,14d,21d组以及对照组。采用肌梭Faworsk氏显示法,光镜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比目鱼肌肌梭结构和神经末梢形态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梭内肌纤维排列整齐,神经末梢完整清晰。模拟失重7d组大鼠肌梭及其神经末梢未见明显改变。模拟失重14d组大鼠梭内肌纤维排列紊乱,神经末梢粗糙模糊。模拟失重21d组肌梭呈现严重的退行性改变,神经末梢溃变,局部断裂,模糊不清,着色变浅。结论 模拟失重可致肌梭的结构和神经支配发生明显的改变,随模拟失重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氧习服对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急性低氧组和间断低氧习服组3组,每组n=6。经间断低氧习服(先后模拟海拔3000m和5000m低氧各14d,每天4h,最后8000m低氧4h)和急性低氧(模拟海拔8000m低氧4h)的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分离心肌浆网SR,用水解磷酸根法测定ATP酶活性,用γ-32Pi参入法测定PLB的磷酸化,用微孔滤膜过滤技术测定ATP依赖性心肌SR^45Ca^2+摄取功能。结果 1)低氧对大鼠心肌SRNa^+,K^+-ATPase的活性无明显影响;2)急性低氧大鼠心肌SRCa^2+,Mg^2+-ATPase活性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P〈0.01),而低氧习服大鼠心肌SRCa^2+,Mg^2+-ATPase活性则较未习服者明显为高(P〈0.01),接近正常水平;3)急性低氧大鼠心肌SRPLB的磷酸化显著减弱,而低氧习服大鼠PLB的磷酸化则明显提高,表明低氧习服可减轻对钙泵的抑制;4)急性低氧可显著抑制心肌SR对^45Ca^2+的摄取,而低氧习服时,SR摄取^45Ca^2+的能力显著增强,最大摄取量显著增高。结论 低氧习服可以明显提高心肌SRCa^2+,Mg^2+-ATPase及钙泵的活性,从而提高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肌型和梭内外肌纤维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失重或模拟失重状态下肌肉萎缩和肌型转换的机制。方法:选用雌性大鼠,以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实验分为尾部悬吊7d、14d、21d组及相应的同步饲养对照组。以琥珀酸脱氢酶(SDH)确定肌型,检测不同类型梭内外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悬吊使肌肉萎缩、梭外肌纤维构成比发生改变,Ⅰ型纤维减少而Ⅱ型纤维增多。Ⅰ、Ⅱ型梭外肌纤维和梭内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减弱。结论:模拟失重可导致神经-肌接头胆碱酯酶活性减弱。这种变化可能与运动神经元活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尾吊模拟失重后大鼠比目鱼肌中ERK1/2磷酸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效应,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游离的大鼠比目鱼肌中总的ERK1/2含量和其磷酸化状态的变化。结果7d和14d尾吊模拟失重后,大鼠比目鱼肌内总ERK1/2的含量没有发生改变。而ERK1磷酸化状态在7d和14d模拟失重后均显著降低。ERK2的磷酸化状态在尾吊7d后显著下降,而在14d尾吊后其下降程度却未达显著性。结论尾吊模拟失重后可降低大鼠比目鱼肌内ERK1/2的磷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20.
缺氧预处理对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缺氧预处理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将雌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部悬吊组(SUS)及缺氧预处理+尾部悬吊(HCP+SUS)组。首先,对HCP+SUS组进行1周的缺氧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SUS及HCP+SUS组大鼠尾部悬吊2周。试验结束处死3组大鼠,取双后肢比目鱼肌,分别称重。将部分比目鱼肌制成匀浆,取上清液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尾部悬吊2周后,SUS组大鼠双后肢比目鱼肌湿重明显低于CON及HCP+SUS组(P〈0.01)。与SUS组相比,HCP+SUS组比目鱼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