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建立HPLC测定梅花鹿鹿茸和马鹿鹿茸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和肌苷5种核苷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批次的梅花鹿鹿茸和马鹿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对15批梅花鹿鹿茸药材和15批马鹿鹿茸药材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测定了梅花鹿鹿茸和马鹿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二者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产地不同养殖户的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成分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采用聚类分析能将不同产地的15批梅花鹿鹿茸和15批马鹿鹿茸药材分为2类。结论 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和马鹿鹿茸药材核苷成分的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鹿茸药材的质量受鹿的品种、自然环境、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梅花鹿鹿茸和马鹿鹿茸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二者质量控制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不同商品规格的甘肃大黄的综合质量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热、逐瘀通经之功效,药用历史悠久,在中成药处方中广泛使用。大黄即是甘肃的大宗道地药材,又是甘肃的传统出口商品,产量大,质量好。甘肃大黄在历代诸家本草均有记载,因其质量优异,早在公元前114年即向欧洲出口,13世纪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中写到“中国甘肃凉州产大黄甚丰”。由于大黄药材野生资源有限,现甘肃境内广泛栽培,仅礼县、庄浪大黄种植面积约6666.67hm^2,年产大黄5万吨。因大黄药材商品规格种类繁多,各种规格的大黄药材综合质量考察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深入甘肃各道地大黄产区采集收购不同商品规格的大黄样品,测定其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这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浸出物含量及水分、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并按照国际市场对绿色无公害药材的要求对甘肃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进行农残、重金属检测,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测定,为甘肃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道地药材大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邬浩杰 《海峡药学》2010,22(3):69-70,27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相互差异。方法对半夏药材用超声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6nm波长下进行测定材料中总生物碱。结果获得良好的回收率(99.98%),RSD为0.09%。样品在8h内基本稳定。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不同产地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有一定差异,但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十产地柴胡药材无机元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产地柴胡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柴胡药材的道地性及种属亲缘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10个不同产地柴胡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Genespring(12.1)软件对所含元素进行PCA和CA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柴胡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得到柴胡的特征元素为Al、Co、Fe、Hg、Mg、Mn;聚类分析将10个柴胡样品聚为2大类,表明柴胡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与其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南柴胡和北柴胡之间无机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但南柴胡北柴胡各自组间差异不明显。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对探讨柴胡药材南北产地的差异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雪  ;李隆云  ;杨宪  ;杨水平 《中国药房》2009,(15):1188-119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青蒿药用成分的含量。方法:从全国各地采集22批青蒿药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的青蒿酸、青蒿乙素、青蒿素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并以所测含量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均显示,不同产地的青蒿中上述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各自聚为一类。结论:青蒿活性成分的积累与产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扁蓄药材中8个黄酮(杨梅苷,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扁蓄苷,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的含量。采用Inertsil ODS-4色谱柱,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 oC,检测波长为360 nm。上述8个黄酮类成分达到基线分离,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均符合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5.58%–102.65%。对28批不同产地的扁蓄样品进行了含量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对萹蓄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对于萹蓄药材的道地性分析也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半夏药材中鸟苷和尿苷的含量测定及半夏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半夏的指纹图谱,对主要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anbon Science & Technolog Co.Ltd.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所得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10个共有峰,建立了半夏药材的指纹图谱。但各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宜兴半夏的鸟苷、尿苷含量均为最高,达到0.061%和0.05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半夏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干燥方法对商洛半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立商洛半夏产地加工的干燥工艺,为制订半夏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新采挖的鲜半夏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采用阴干、晒干、60℃烘干、微波4种方法进行干燥,以半夏出干率、L-左麻黄碱、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观察指标,分别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半夏采挖后,洗净,去皮,分别用4种方法干燥,以微波中火3min干燥,半夏出干率、L-左麻黄碱的含量最高。结论生产中半夏药材干燥以微波法为好,既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干燥时间,又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续断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比色法测定续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中国14个不同产地续断的总皂苷含量为2.20%~19.91%,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0.51%~10.14%.结论 各产地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和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以川鄂道地产区含量较高,可为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四川不同产地、来源的葛根、粉葛药材进行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测定,并对比分析其异同。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葛根素作对照,25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葡萄糖作对照,490 nm波长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来源的葛根、粉葛药材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粉葛以1、2、8、9、13、16样品含量较高,分别产自广元、简阳、江油、射洪、资阳,峨眉葛人工栽培品种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与粉葛相近;葛根以32~37样品含量较高,分别产自平武、青川、北川,葛根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聚类分析结果与数据分析结果相符。结论:四川不同产地、来源的葛根、粉葛药材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该研究为川产葛根类药材质量评价及栽培选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彭向前  杨培民  吴慧  张霞 《齐鲁药事》2012,31(7):385-387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半夏水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半夏水提取液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结果半夏水提取液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显著降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结论半夏水提取液可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柯昌毅 《中国药房》2012,(39):3652-3654
目地:研究半夏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以酚红排泄量法评价祛痰作用。7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等体积生理盐水)、氯化铵(0.5g.kg-1)、半夏醇提物(1.2g.kg-1)、半夏水提物(1.2g.kg-1)、半夏石油醚提取物(1.2g.kg-1)、半夏乙酸乙酯提取物(1.2g.kg-1)、半夏正丁醇提取物(1.2g.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除氯化铵组外其余各组连续7d,氯化铵组第7天给药1次。以氨水引咳法评价镇咳作用。7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等体积生理盐水)、可待因(0.002g.kg-1)、半夏醇提物(0.6g.kg-1)、半夏水提物(0.6g.kg-1)、半夏石油醚提取物(0.6g.kg-1)、半夏乙酸乙酯提取物(0.6g.kg-1)、半夏正丁醇提取物(0.6g.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除可待因组外其余各组连续7d,可待因组第7天给药1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酚红排泄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其中半夏正丁醇提取物作用最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2min内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其中半夏正丁醇提取物效果最好。结论:半夏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祛痰、镇咳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3.
半夏类药材提取物抗HeLa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半夏类药材提取物体外抗肿瘤的活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半夏类药材提取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并分析掌叶半夏提取物对细胞生长周期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半夏类药材的抗肿瘤活性主要集中在总有机酸提取物或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掌叶半夏和半夏的抗肿瘤活性作用较强,水半夏相对较弱;抗肿瘤作用与抑制S期细胞增殖和激活Caspase家族诱导细胞凋亡有很大的关系。结论:半夏、水半夏和掌叶半夏的根茎,都有抗肿瘤的活性,以掌叶半夏活性最强;诱导细胞凋亡是它们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阿魏酸、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比较甘肃引种川芎(西芎)与四川引种川芎(川芎)的质量差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川芎与西芎平行试验,以含量测定结果为指标,考察分析西芎的内在质量。结果西芎中阿魏酸含量普遍高于川芎,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于川芎。结论甘肃引种川芎(西芎)的质量与四川引种川芎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基原半夏的生物碱类和有机酸类成分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基原对半夏质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酸性染料比色法、酸碱滴定法、HPLC法、经典急毒实验法,进行半夏、水半夏药材中总生物碱,总有机酸,麻黄碱、鸟苷、琥珀酸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不同基原总生物碱、总有机酸、鸟苷、琥珀酸含量均为半夏〉水半夏,麻黄碱含量为水半夏〉半夏。一日内按最大给药量给小鼠灌胃半夏、水半夏生品混悬液分别为34.8g/kg、38.4g/kg(按含生药量计算),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70.7倍、298.7倍以上,连续观察14天,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一死亡。结论不同基原半夏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毒性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半夏毒性大于水半夏,且其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附子理中丸药味配伍的指纹图谱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江申Century SIL C18 BDS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30.0±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5μL。采用撤药分析法对附子理中丸HPLC指纹图谱进行拆方研究,运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从整体上考察不同配伍情况方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附子为该方君药,但是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全方指纹图谱的定量相似度的贡献很小;干姜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使其他药味的化学成分含量显著下降;本文色谱条件下甘草的化学成分对全方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贡献较大。结论运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方法研究复方配伍,对复方新剂型的研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半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起止2020年1—2月.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得到半夏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同时借助UniProt、HCBI和PubMed等数据库,得到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对应的基因名.利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得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治疗靶点,将其与半夏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药效靶点.将交集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潜在的治疗核心蛋白.最后采用KOBAS 3.0平台和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半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靶点的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得出半夏的13个活性成分和74个活性成分靶点基因以及35个交集基因.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半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9)等靶点蛋白相关.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66个GO条目(P<0.05),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半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与儿茶酚胺结合、内肽酶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凋亡过程中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等功能相关.KEGG信号通路分析得到97条信号通路(P<0.05),通过筛选主要与凋亡-多物种、凋亡-乙型肝炎、大肠癌、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相关,我们发现这些通路中均含有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凋亡基因(Bax)等凋亡因子.结论 半夏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共同发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其中在对凋亡通路上的其因子表达抑制或者增强,最终达到抑制组织细胞的凋亡将可能是半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水提组分中相关毒性物质基础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半夏毒性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的半夏总有机酸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琥珀酸含量依次为山东半夏〉湖北半夏〉贵州半夏;总生物碱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麻黄碱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贵州半夏〉山东半夏;鸟苷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毒性大小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结论产地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的含量与毒性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且半夏毒性大小与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红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优选其最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绘制10批红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确定共有峰。以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干燥方法为考察因素,人皂苷类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采用L16(43)正交试验优化红参的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SPSS 19.0软件对10批红参样品和最优工艺炮制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红参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20;共指认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等3个共有峰。最优炮制工艺为100℃蒸制150 min,60℃干燥;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批红参最优工艺炮制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分别为0.26%~0.29%、0.17%~0.20%、0.47%~0.54%,其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红参及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可聚为两类,即HS3~HS10聚为一类、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及HS1、HS2聚为一类。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用于红参的炮制工艺优化,能表征炮制工艺参数波动与药材整体质量的相关性变化;所得最优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