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选取2009年5月-2010年4月自ICU转入神经外科的193例未实施过渡期护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ICU率、出现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连续,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重返ICU率,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促进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过渡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实验组,给予过渡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满意度、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8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返ICU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10月在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1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2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48h重返率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8h重返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ICU重返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经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10%)、重返ICU概率(5%)、平均住院时间(22.81±2.13)d、焦虑率(5%)及抑郁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8.33%、(30.81±2.42)d、16.67%及20%,其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过渡期间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对于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产生的积极性影响更明显,具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支持·合作"(secure,encourage,and collaboration,SEC)过渡期护理模式在ICU转出患者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至12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9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操作程序进行转科护理,选择2016年1至12月的97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以ICU联络护士(ICU liaison nurses,ICULN)为介导的SEC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过渡期护理措施评估表(care transitions measure,CTM)、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家属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72 h ICU重返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 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在CTM各条目的得分、家属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72 h ICU重返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EC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过渡期的护理质量,降低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家属及接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儿科重症监护患儿转入普通病房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P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自P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80例未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PICU率、出现心理紊乱综合征情况、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率、心理紊乱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转入普通病房的患儿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管理,保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儿重返PICU率和心理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了患儿的康复,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6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出院患者按照出院次序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TCM能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次入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 PDCA 循环的过渡期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转普通病房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经 ICU 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PDCA 循环管理的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 ICU 率、医院感染率、住院时间、抑郁量表(SDS)评分和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SDS 评分、SAS 评分、重返 ICU 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 ICU 转普通病房病人临床预后。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提高过渡期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护;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病死率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升高;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晶晶  卢菁  王莉 《全科护理》2014,(25):2317-2319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及发生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医院感染、VAP 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可降低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周玉仙  涂丽娜 《华西医学》2014,(10):1933-1935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目标监测效果,分析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7月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观察组)进行目标监测,并与2012年1月-7月实施全面综合性监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21.73‰,对照组VAP感染率53.3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目标监测能掌握VAP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率,及时调整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评价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CNSS)应用于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评估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7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均分床方法实施护理;试验组采用ICNSS量表进行护理工作量评估,再按照评估情况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压疮以及医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护理资源配置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ICNSS量表开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该方法值程.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应用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治疗完全依从99例,勉强配合1例,拒绝治疗0例,对照组分别为68,2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pH 值为(7.47±0.05)、PaO2为(79.33±7.21) mmHg、PaCO2为(57.17±7.41)mmHg、SaO2为(96.62±6.5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7,2.326,4.032,4.773;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7,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46,P <0.01)。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可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护理中,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沟通率好于对照组,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关怀能够满足ICU危重患者的身心需求,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减少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给于气管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于一般护理。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是(22.88±7.32)d,对照组是(26.65±8.43)d;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8.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将62例陈旧性跟腱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采用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将其覆盖在跟腱损伤修补部位的方法进行手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生命体征、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康复护理和中医护理等。对患者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采用Arm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并对2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62例患者中早期误诊及自愿保守治疗是导致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1.94%(26/62)和32.26%(20/62)。观察组优良率为93.55%,对照组优良率为77.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项护理(住院环境、护患沟通、护理操作和康复效果)效果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入院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入院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与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5.6±3.2)、(96.7±1.7)、(94.6±2.3)、(96.3±1.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6,3.98,4.32,5.17;P<0.05)。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结论 ICNSS应用于ICU,能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