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鸿坤  张楠  李鸣  潘松龄  金炜 《浙江医学》2002,24(6):378-379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该病最终因疼痛或肢体坏疽而需外科治疗 ,尤其是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情发展快 ,程度重 ,一旦发生 ,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的40倍 [1]。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79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18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 ,其中男11例 ,女7例 ;年龄44~76岁 ,平均60岁 ;1型糖尿病7例 ,2型糖尿病11例 ;糖尿病史2~15年 ,平均8年。病变累及单侧下肢13例 ,双下肢5例 ,共有患肢23条。所有患者均有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部位以及坏疽情况进行对应处理:4例肢体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26例进行了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行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3例行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4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例行截趾手术、4例行膝上截肢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2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股部暂时性淋巴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1年闭塞,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下肢皮温恢复正常,跛行距离为200m.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必须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发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丽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309-309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增加,诊断、治疗和预防DM的水平不断提高,DM患者寿命延长,各种慢性并发症亦相应增加。DM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逐步增多。其症状隐匿,年龄在40岁以上,病程超过5年的2型DM患者中,90%的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其中43%合并重度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截肢和增加5年内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病危险等不良预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对糖尿病(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DLASO患者72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加服中药雷公藤,每日6克泡茶饮,共观察12周。结果 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性质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雷公藤治疗DLASO疗效显著,且该药药源丰富易取,价格低廉。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尿病(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治疗效果。方法选DLASO患者72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加服中药雷公藤,每日6克泡茶饮,共观察12周。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性质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雷公藤治疗DLASO疗效显著,且该药药源丰富易取,价格低廉,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效药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症状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50ml(盐酸丁咯地尔0.1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踝肱指数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楠  张鸿坤 《浙江医学》2004,26(7):533-535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且周围动脉硬化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ASO患者的40倍.且糖尿病ASO患者在愈后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均较非糖尿病ASO患者差.近年来随着糖乔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ASO患者也明显增多.笔者通过对比分析35例糖尿病ASO与55例非糖尿病ASO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AS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下肢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下肢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DLASO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Deep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疗效.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3例患肢51条(2005年10月~2009年3月).术后残余狭窄均小于或等于50%,对比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B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经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的成功率96%.其中3例患者开通未成功.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1~0.59(平均0.24±0.21)上升为0.69~1.16(平均0.88±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生成,改善血供.  相似文献   

1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糖尿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轻者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重者出现糖尿病足坏疽,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造成的肢端缺血坏死,依靠单纯的内科药物治疗,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下肢大血管病变问题未能解决,许多患者因严重的肢端缺血坏死而导致截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3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患者,病变均累及髂动脉,均行全麻下杂交手术治疗,先尝试患侧股总动脉切开双向取栓,其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39例,股浅动脉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10例,膝下3分叉球囊扩张4例,股浅动脉病变旷置未处理3例。结果:39例患者术后发凉、疼痛症状消失,间歇性跛行缓解,踝肱指数(ABI)值平均升高至0.91±0.10;坏疽趾头截趾10例,一期愈合;出院后随访1-4年,其中死亡5例,股浅动脉血栓复发3例,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2例。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2010年2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患者行杂交手术治疗,全部股动脉切开取栓,其中球囊扩张者11例,支架置入者15例。结果26例患者术后肢体麻木症状减轻,发凉、疼痛症状缓解,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ABI平均提高至0.98±0.13;出院后随访2-7年,其中死亡6例,糖尿病膝下动脉硬化闭塞1例,支架内动脉内膜增生血管狭窄2例。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音云 《疑难病杂志》2008,7(5):314-3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cclusion,ASO)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需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饮食习惯的改变,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迂曲和 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和长球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的技术和器械问世并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开通率。本文就对该疾病临床特征、临床检查方法、TASCⅡ分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中药对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情发展、防止坏疽发生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在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D)的突出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合并LEASOD的51例作为病例组,NLEASOD的患者58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收集与LEASOD发病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BU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表现出与LEASOD发病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在随后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FPG,LDL-C,Lpα,ApoA1,ApoB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被选入(P<0.05).结论 ApoB,L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LEASOD发病的突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63-864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组(逐瘀通脉组)40例和丹参片对照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采用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逐瘀通脉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优于对照组60%(18/30,P<0.01)。多普勒检查:逐瘀通脉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并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以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临床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明确诊断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痘的患者,治疗组予活血通脉方剂,水煎服,配合血栓通、前列地尔静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其中Ⅰ级占13例,Ⅱ级占20例,Ⅲ级占2例,Ⅳ级0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占34.29%,显著有效16例,占45.71%,好转6例,占17.14%,未愈1例,占2.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