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国胜 《中外医疗》2009,28(34):51-5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并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急性感染27例,慢性感染19例。抗生素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药1~2d后体温下降,喘息发作亦均于48h内控制。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与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有关的病原体之一。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抗哮喘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支原体感染(MP)的关系,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儿经过血清学检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确诊后应用阿奇霉素,用药后48h内喘息发作得到控制。结论支原体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确诊后及时给予大环内脂类药物,尽早控制感染,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峰 《吉林医学》2011,32(13):2577-2578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同期就诊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外周血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检测,对比两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观察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为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MP-IgM阳性阿奇霉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72例呼吸道感染并伴有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哮喘组。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运用ELISA测定MP-IgM,检测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根据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哮喘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半年内回访,调查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哮喘组患者MP-IgM阳性率分别为21.3%和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哮喘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预后更好。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肺炎支原体可能是引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方法:纳入本院儿科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哮喘急性发作并发肺炎的患儿2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0例患儿并发肺炎衣原体肺炎(A组),另120例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肺炎(B组)均接受本院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肺炎抗体进行检测,对其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回顾分析,了解此类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结果: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常见腹泻、呕吐症状,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胸腔积液,均无典型临床症状;合并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大部分年龄在4岁以上,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大部分在1岁以下;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患儿感染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联系。结论:小儿因抗感染能力较弱,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概率偏高,对衣原体肺炎感染应更加重视,严格区分鉴别两者,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冯力 《海南医学》2012,23(10):43-4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科48侧身体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象,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验之后,在患儿中共有39例支原体感染阳性,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1.25%;在健康儿童中,查处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的只有4例,剩余44例支原体肺炎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33%.OR值为47.66,95%可信区间为23.43~56.97,说明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的47.66倍.结论 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及IL-5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2月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标准的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合并支气管哮喘组45例,未合并支气管哮喘组43例,采用ELISA法对所有患儿的血清总IgE及IL-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血清总IgE与IL-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清总IgE与IL-5升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总IgE与IL-5升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进行讨论。方法:对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择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MP-Ig M的阳性率方面,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明确,但是两者确实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谢莉莉 《中外医疗》2014,(19):45-45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自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并且与5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比较,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50例均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阳性率为78.0%。对照组50名均为健康儿童,阳性率为14.0%。两组儿童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大关系,可能是导致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魏学琴 《吉林医学》2015,(7):1333-1335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就诊的200例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为普通感冒患儿,而观察组的患儿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并对所获得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M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发病早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有利于指导尽早确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内血清MP-Ig M抗体。结果:观察组患儿中,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作为A组,除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改善哮喘症状外,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非MP感染患儿为B组。A组患儿MP-Ig M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反复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咳喘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患儿(P<0.05)。结论: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控制不良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并常规行支原体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2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结果:①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为47.6%;②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要高度警惕支原体感染,应做相关化验检测,明确致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患儿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富士凝集实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西门子BN特种蛋白仪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结果: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有24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48%;而5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8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谢宇飞 《吉林医学》2012,33(11):2283-228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A和IgG的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意义,从而分析支原体感染与哮喘疾病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50例为支气管哮喘组,以同期入院的单独支气管肺炎感染患儿50例作为支气管肺炎组,同期选择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MP-IgA和MP-IgG。结果:对照组中MP-IgA和MP-IgG都为阴性,支气管哮喘组中MP-IgA和MP-IgG阳性率分别为88.0%和80.0%,支气管肺炎组中MP-IgA和MP-IgG阳性率分别为为54.0%和44.0%。结论:支原体感染与哮喘疾病有很大的正向相关性,MP-IgA和MP-IgG可能为引发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将2011-03 ~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合并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未合并支气管哮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惠儿的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再根据肺炎支原体IgM阳性与否,将94例观察组患者分为IgM阳性组、IgM阴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7.87%、2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M阳性组T-IgE、EOS均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小儿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张梅  陈晓华 《四川医学》2012,33(6):979-980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观察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支原体抗体(MP-IgM),比较两组MP-IgM阳性率;比较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与MP-IgM阴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MP-IgM阳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基础上加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阳性率42%(2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患儿的EOS显著高于MP-IgM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应常规行支原体检查,阿奇霉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其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40例为对照组,另选择35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IL-4及IFN-γ水平。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儿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为42.9%。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IL-4水平均显著升高,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更高,IFN-γ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4及IFN-γ水平为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支原体感染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两者均为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21%、44%,而同期100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不同,其中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中新生儿阳性率为0。主要以6岁以上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高。结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均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祛痰、镇咳,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同时静脉给予氨茶碱。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同时吸入沙丁胺醇溶液。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29例、5例、4例、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19例、6例、5例、10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改善症状显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覃敏  黄志碧  苏晓 《广西医学》2006,28(5):658-659
目的探计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对接受治疗和随访的64例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发病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医嘱依从性与转归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发生率为48.8%;婴幼儿的发生率不低于学龄儿童,64例中随访半年以上,3岁以下30例占46.9%,3岁以上34例占53.1%;约有半数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有约1/4的患儿没有得到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抗MP感染正规治疗,医嘱依从性差,遵医嘱治疗者半年内有10.41%出现反复,而未遵医嘱治疗者有62.5%半年内出现反复。结论关注低年龄儿童哮喘合并MP感染的现象,提高这类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治疗效果与医嘱依从性呈正相关,对惠儿的家人反复教育管理,提高医嘱依从性,是使哮喘得到长期缓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