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支原体感染(MP)的关系,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儿经过血清学检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确诊后应用阿奇霉素,用药后48h内喘息发作得到控制。结论支原体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确诊后及时给予大环内脂类药物,尽早控制感染,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治疗策略.方法 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 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 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b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并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急性感染27例,慢性感染19例。抗生素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药1~2d后体温下降,喘息发作亦均于48h内控制。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与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有关的病原体之一。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抗哮喘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以IgE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以可逆性气道狭窄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参与及诱发的因素甚多.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MP感染后常可诱发并加重哮喘发作。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科收治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住院患者哮喘发作期120例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b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患儿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富士凝集实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西门子BN特种蛋白仪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结果: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有24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48%;而5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8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肺炎支原体 ( Mp)感染发病率增多 ,有关哮喘病人复发及其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致喘的报道日渐增多。通过对缓解期的哮喘病人再发喘息经常规恢复吸入原激素剂量及支扩剂 ,并经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进行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 3项检测 ,以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再发或加重之间关系。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1 0月~ 2 0 0 2年 1 2月本院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的哮喘病人 2 5例 ,其中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3~ 7岁 2 0例 ,~ 1 2岁 5例 ,诊断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1)。2 5例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同期就诊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外周血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检测,对比两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观察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为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MP-IgM阳性阿奇霉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从而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及作用机制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我院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于发病3d后采集静脉血200ul,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血清总IgE的测定采用德普化学发光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Mp-Ab,滴度≥1:80为阳性I,gM≥1:80提示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检测EOS,以血球分析仪常规方法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组Mp-IgM阳性率为48.00%,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两组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Mp-IgM(+)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血清总IgE水平,Mp-IgM(+)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间的关系密切,MP感染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如同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法、疗程与MP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将2011-03 ~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合并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未合并支气管哮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惠儿的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再根据肺炎支原体IgM阳性与否,将94例观察组患者分为IgM阳性组、IgM阴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7.87%、2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M阳性组T-IgE、EOS均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小儿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应如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6):369-369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有关MP感染可以诱发哮喘的资料逐渐增多。我院对1997年2月~1998年3月经治的31例哮喘患儿作MP的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冷凝集试验,以了解哮喘患儿的MP感染状况。1 临床资料哮喘组 根据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哮喘患儿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岁。发作期8例,哮喘缓解期17例,病情反复迁延6例。对照组 年龄相仿的正常或非呼吸道感染儿10例作为对照。2 检测方法两组患儿均在就诊时取咽分泌物,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MP,7天后(中位时间1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关系.方法:患儿为哮喘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MP-Ab及血清总IgE.结果:哮喘组MP感染率55.2%,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为可能引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之一,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陈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65-6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患儿为哮喘组,同期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两组都检测MP—Ab及血清总IgE,并进行对比。[结果]哮喘组MP感染率53.9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患儿MP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总IgE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与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有关的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科48侧身体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象,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验之后,在患儿中共有39例支原体感染阳性,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1.25%;在健康儿童中,查处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的只有4例,剩余44例支原体肺炎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33%.OR值为47.66,95%可信区间为23.43~56.97,说明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的47.66倍.结论 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pneumoniae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而且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MP感染后常表现为阵发性咳嗽 ,病程缓慢 ,病理变化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近几年有关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支气管哮喘是以IgE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以可逆性气道狭窄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参与及诱发的因素甚多 ,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有关呼吸病毒感染促使哮喘病情恶化、喘息发作频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的住院患儿202例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2例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IAS)检测,用酶联免疫法(EIA)半定量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哮喘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2例,阳性率50.5%,对照组阳性48例,阳性率23.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应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90例(哮喘组),同时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患儿血清MP抗体、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水平以及最大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水平.结果 哮喘组MP检测阳性率为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MP阳性患儿血清EOS为(620.02±56.92)×106/L,明显高于MP阴性患儿(P<0.05),而FEV1%pred为(64.81±8.83)%,PEF%pred为(63.76±9.86)%,明显低于MP阴性患儿(P<0.05).结论 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有一定关系,且可影响患儿血清EOS水平,MP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介绍和总结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收治的9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多种方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可减少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宜早诊断、早规范治疗,临床控制率可达95%,尽早且维持较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对预防哮喘发展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单纯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为实验组。收集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MP-IgM阳性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P-IgM阳性5例(11.4%),实验组血清MPIgM阳性23例(52.3%);血清MP-IgM阳性患者血清总IgE为(144.52±42.13)IU/ml,血清MP-IgM阴性患者血清总IgE为(65.48±38.46)IU/ml。结论:MP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无其他病因的患者要考虑MP感染的可能,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