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后继发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继发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20名住院毛支患儿进行病史分析,随访5年,就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喂养方式、病情严重度、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和(或)哮喘史、环境暴露、被动吸烟以及毛支后吸入布地奈德等因素对日后继发儿童哮喘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7例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39.17%).家族过敏史、被动吸烟、特应性体质和环境暴露是毛支继发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吸入布地奈德和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危险因素易发展为哮喘,尽量控制和预防危险因素,提倡母乳喂养,缓解期吸入布地奈德为减少哮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良  刘建英  宋青松 《河北医学》2006,12(12):1235-1236
目的: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2例进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其中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吸入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2.9%(2/69),吸入3个月组为6.7%(5/75),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预组为20.5%(15/73)。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64,P<0.01)。自身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无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RSV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正常对照组208例进行比较。[结果]1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59例发展成为哮喘,发生率为29.8%。而对照组哮喘的发生率为1.92%(4/208)。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父母吸烟及人工喂养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没有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其他过敏原、遗传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凤飞 《海南医学》2015,(4):580-58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26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就患儿性别、是否按时接种卡介苗(BCG)、喂养方式、湿疹史、是否为肥胖、特应性体质、哮喘家族史、是否饲养宠物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72例,发生率为27.17%。接种BCG、特应性体质、湿疹史、哮喘家族史、肥胖及母乳喂养与哮喘发生相关,而性别与是否饲养宠物与发生哮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特应性体质、湿疹史、肥胖和哮喘家族史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而及时接种BCG及母乳喂养对哮喘发生有保护作用,需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究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原学及过敏原检测等),患儿出院后对患儿的呼吸道感染以及气管哮喘的发作情况进行随访、诊断,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支气管哮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程度。结果: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出院后5年内,有32例发生了支气管哮喘。发病(支气管哮喘)组与非发病组进行多因素比较,患儿的哮喘家族史,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患毛细支气管炎时患儿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说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而患儿的性别、居住环境等因素均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患者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程度严重、伴有哮喘家族史、患有湿疹和其他的下呼吸道感染等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在2010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肥胖程度、病情轻重、哮喘家族史和特异性体质是发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患儿的年龄、性别、喂养方式并不是发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哮喘危险因素容易发生哮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和预防危险因素,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儿童年龄因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影响。方法 (1)本研究为大样本回顾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门诊随访相结合法,研究总体来自于2011年随机抽取石家庄市4个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长安区)儿童10000名,包括4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校园和4个社区城镇居民,性别不限,年龄0~14岁。查阅初筛问卷,对有喘息史的患儿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相结合形式,随访内容包括:初始喘息发作时间、发作时年龄、发作症状、体征及胸片结果,筛查出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203例,年龄0~3岁。(2)对203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再次电话及门诊随访,并发放哮喘调查问卷,结合患儿病历记录、肺功能检测、呼吸道过敏原检测等,截至到2016年2月29日,筛查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计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3)根据患儿发生毛细支气管炎时的年龄分为6月组、6~12月组、12月组,又根据其是否发生支气管哮喘,进一步分为6月哮喘组(n=33)、6月非哮喘组(n=32);6~12月哮喘组(n=24)、6~12月非哮喘组(n=33);12月哮喘组(n=32)、12月非哮喘组(n=49)。计算不同年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结果 (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在10000名儿童中,共调查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3例,5年后89例毛细支气管炎病人发生了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43.84%。(2)各年龄组中,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经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5,P0.05)。结论 (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为43.84%。(2)各年龄组内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之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因素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病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用调查表搜集81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剖宫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这10个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有关(P <0.05)。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早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严重程度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2例,在此过程中,对影响重型转变患儿严重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以便于及时地控制患儿的疾病,确保对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年龄小、肥胖、先天性心脏病及湿疹是导致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严重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年龄小、肥胖、先天性心脏病及湿疹等因素,在临床上,针对年龄小、肥胖、具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湿疹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该进行重点监视,将其作为高危患儿,通过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避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向重型转变,确保患儿身体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发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3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246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家族史等信息,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过敏性体质、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亲吸烟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敏性体质、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亲吸烟等因素可能是成人过敏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随访1年了解患儿喘息发作情况。同时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喘息进行分组,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哮喘家族病史、宠物接触史、过敏疾病史、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等。结果102例患儿中,共有3例失访。随访3、6、9、12个月,至少出现1次喘息发作的例数分别为16例(16.16%)、34例(34.34%)、39例(39.39%)、43例(43.43%),其中,随访12个月内,发生1次喘息8例,发生2次喘息11例,≥3次喘息24例。经单因素分析,反复喘息组与非反复喘息组患儿在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被动吸烟史、湿疹病史、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家族过敏疾病史、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食物过敏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湿疹病史、家族过敏疾病史以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均为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 < 0.05),而母乳喂养>3个月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保护因素(P < 0.01)。结论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家族过敏疾病史、湿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岁以下年幼儿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治的6岁以下哮喘患儿200例作为哮喘组,同期选取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调查20个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年幼儿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结果筛选20个相关因素,去除4个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母亲化妆、生后补钙、家中装修、室内有香薰),最终1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母乳喂养、按时接种卡介苗、独生子女为保护因素(OR<1.0);哮喘家族史、父母过敏史、剖宫产、早产、妊高症、肥胖、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湿疹史、小儿过敏史、小儿荨麻疹史、小儿过敏性鼻炎史、养宠物、被动吸烟为危险因素(OR>1.0)。结论遗传因素与年幼儿哮喘密切相关,特应性体质是其高危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量控制不佳可促使哮喘发生,母乳喂养、按时接种卡介苗等可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6~24个月,记录性别、年龄、MP-IgM滴度、痰细菌培养、热程、剧烈咳嗽、喘息、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肺外并发症、肺部大片浸润、有效抗生素(均为大环内酯类)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及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并对肺部后遗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后遗症的发生率为22.84%(37/162),其中肺不张为5.56%(9/162),支气管扩张为4.94%(8/16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为4.94%(8/162),哮喘4.32%(7/162),单侧透明肺为0.62%(1/162),肺纤维化为2.47%(4/16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MP-IgM滴度(≥1∶160)、热程(≥7 d)、肺外并发症是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的肺部后遗症有肺不张、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哮喘、单侧透明肺及肺纤维化;MP-IgM滴度≥1∶160、热程≥7 d、肺外并发症是发生肺部后遗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辅舒酮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吸入辅舒酮能否减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率.方法 将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辅舒酮吸入预防,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29例则不用药预防.临床随访半年、1年,观察两组患儿哮喘的发生率.结果 完成1年以上随访者,观察组仅3例(13.04%)发生哮喘,对照组中则有24例(82.76%)发生哮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吸入辅舒酮可明显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将8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于病历中采集性别、年龄、体重、喂养方式、胎龄、湿疹史、家中有无经常吸烟者病史,两组比较,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在男性、早产儿、年龄<3个月、非母乳喂养患儿的发生率高于普通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有湿疹史和家中有经常吸烟者患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早产儿、年龄<3个月、非母乳喂养是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高危因素,接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时应仔细询问性别、年龄、出生情况和喂养方式病史特点,并进行早期积极干预,防止重型病例的发生.预防早产和加强母乳喂养是预防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肖红梅 《海南医学》2012,23(5):41-42
目的探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将8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于病历中采集性别、年龄、体重、喂养方式、胎龄、湿疹史、家中有无经常吸烟者病史,两组比较,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在男性、早产儿、年龄<3个月、非母乳喂养患儿的发生率高于普通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有湿疹史和家中有经常吸烟者患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早产儿、年龄<3个月、非母乳喂养是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高危因素,接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时应仔细询问性别、年龄、出生情况和喂养方式病史特点,并进行早期积极干预,防止重型病例的发生。预防早产和加强母乳喂养是预防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哮喘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种类及变应原致病相关因素.方法: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及问卷调查方法,对298例儿童哮喘(4~15岁)进行研究.结果:变应原总检出率为84.9%(253/298),螨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蟑螂,第三位是猫毛;哮喘患儿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为69.6%(116/230),而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占67.2%(78/11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尘螨与哮喘(OR值:2.602,95%CI:1.672~7.488)发病密切相关,其致病与空调等因素显著相关(OR值:1.659,95%CI:1.139~5.942).结论:螨是重庆地区儿童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空调是其致敏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转化为哮喘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发展。方法本院儿科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了260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从中选取110人。随机分组,每组55人,将在1至3年内转变为儿童哮喘的55例病患作为讨论组,将同一时期内未转变为儿童哮喘的55例病患作为普通组。分析小儿出生后的一般情况指标,例如,喂养方法、生活习惯、父母概况、个人情况、家族情况、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表现、血常规、微量元素等。结果个别因素分析结果为,患儿居住地域、性别、是否被动吸烟、母亲生育年龄、分娩方式选择、出生基础体重、发病季节、家庭是否经历装修、患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时长、过敏史、哮喘家族病史、呼吸道反复感染、血锌、血铅、嗜酸细胞计数指标与哮喘病的发展和转化具有强相关性。Logist回归式分析,因素选取标准,多因素,非条件因素。结果显示,在所有患儿中,男性患儿受到母亲年龄、被动吸烟、冬季发病、出生体重不符合正常标准、有过敏史、哮喘家族病史、呼吸道反复感染情况影响后,病情容易从毛细支气管炎变化为哮喘。结论对符合以上情况的患病儿童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抑制病情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与其血清总Ig E、肺功能及社会因素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儿(28 d<年龄≤3岁)共300例,其中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患儿15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而无喘息症状患儿1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总Ig E值、行肺功能检查,比较2组其差异性;并对入选患儿行流调问卷调查,从中分析引起婴幼儿喘息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组中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TEF 25%、TEF 50%、TPTEF/Te、VPTEF/V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喘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个人过敏疾病史、家族哮喘或过敏病史、既往使用抗生素、被动吸烟、家中养花草有关。结论婴幼儿喘息时其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升高,肺功能水平明显下降;婴幼儿喘息的相关因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个人过敏疾病史、家族哮喘或过敏病史、既往使用抗生素、被动吸烟、家中养花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探讨哮喘发生OSAH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的哮喘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及肺功能结果,根据柏林问卷结果将其分为OSAHS组与非OSAHS组,对组间资料进行比较,并对哮喘是否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64例哮喘患者,OSAHS的发生率为56.2%(36/64)。在OSAHS组中,体质指数(BMI)和过敏性鼻炎病史明显增高,而深吸气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和使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的累计激发剂量明显低于非OSAH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高的BMI与哮喘合并OSAHS的发生相关。结论哮喘合并OSAHS的发生率高,BMI是哮喘患者发生OSAH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