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医学综述》2011,17(6):864-86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ICU中最常用的监测和治疗措施,但其同时存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升高。选择锁骨下穿刺径路、使用抗生素导管可减少CRBSI的发生。应用集束化预防措施进行置管及日常护理是预防CRBSI发生的重要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应用2%氯己定和70%乙醇混合液消毒皮肤、最大消毒屏障以及定期更换辅料。定期更换导管及使用抗生素封管对预防CRBSI效果不明确,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2.
胡健 《中国医学创新》2021,(12):111-1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的504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性别、年龄、诊断结果、进入ICU后的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合并症情况等基础资料,以及对可能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38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6例,34例次,患病率为6.82%.经单因素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置管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插管时机相关。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控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牛殿吉  孙兴安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67+69-67,69
目的应用干预因素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施以干预因素,比较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以及合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机率。结果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23±4.5d,实验组51±13.7d,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性。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机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因为实验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因此,感染发生机率增加。结论术前通过适当的干预因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并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运用改良型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及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9%,较对照组11.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方法比较,改良型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利 《血栓与止血学》2021,(2):351-352,355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干预在重症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上肢静脉血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肝胆外科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88%、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12%,优于对照组(29.4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系统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感染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CVC)已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输血、肠外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治疗及化疗等方面,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了诸多方便[1].但由置管引起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已占医院感染的60%以上,成为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是临床医护人员感到棘手的严重并发症[2].有资料报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血液感染较未置管者高20~30倍[3].本研究拟分析采用中心静脉插管的癌症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景建军 《中外医疗》2012,31(14):14-15
目的了解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ICU住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12例,对其不同留置途径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体类型、置管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2例患者中41例发生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9.95%;不同留置途径感染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不同留置时间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基础疾病、原有感染等因素有关,同时置管时间、置管途径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在ICU广泛使用,临床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症也逐渐为医护人员重视。现就我院综合ICU2010年1~12月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全胃肠外营养(TPN)液已成为治疗危重病人的有效和常用措施之一,但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也在上升,感染是中心静脉导管的严重并发症.由于TPN患者往往已有明显的基础疾病和伴发疾病,而缺乏肠内营养可造成肠道免疫功能下降和菌群移位,这些都使该类患者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我科经中心静脉导管行TPN的患者96例,通过护理有效降低了导管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346例CR-BSI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6例CR-BSI患者死亡62例,病死率为17.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838,P=0.006)、糖尿病史(χ2=5.966,P=0.015)、感染后拨管时间(t=5.026,P=0.000)、是否入住ICU(χ2=6.885,P=0.009)、置管部位(χ2=5.468,P=0.019)、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χ2=4.731,P=0.030)、发生CR-BSI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t=3.556,P=0.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χ2=10.209,P=0.00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χ2=22.668,P=0.000)、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χ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管管理护士对降低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159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导管管理护士专职对深静脉置管进行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换药、风险防范和健康教育等。对照组仍延用常规方法由责任护士对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换药、风险防范和健康教育等。结果:试验组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管理护士管理深静脉置管能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发生和延长深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患者在可能影响感染因素上面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学分析.结果 248例患者共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发生率为4.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个变量是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实际意义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为:操作经验少、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其OR值分别为3.48、2.89、2.45、1.98.结论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15.
周静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6):47-49,52
目的 分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常见致病菌,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311例血透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分析不同置管方式、留置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及常见致病菌。结果 股静脉感染率为27.89%,留置时间小于2周的感染率为10.9%,大于2周的感染率为51.25%;非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为15.7%,小于2周的感染率为6.25%,大于2周的感染率为21.9%。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 静脉置管时间小于两周的两种置管方式发生感染的机会无差异(P>0.05),时间大于2周时非股静脉的感染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置管(P<0.01)。  相似文献   

16.
黄彩云  庞杰媚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2978-2979,298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住ICU的46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制定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选择集束化干预前2011年3月-2012年8月同科室置中心静脉导管的4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采取集束化干预后导管的使用率从63.6%升到71.6%,导管的感染率从8.61‰降低到1.49‰,下降了82.7%,干预前、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黄星青  吴丹 《甘肃医药》2021,40(1):83-8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降低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导管护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感染者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将入住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置管部位分PICC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UVC组(脐静脉置管),对CRBS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RBSI发生率为6.1/1000导管日,其中PICC组为5.3/1000导管日,UVC组为11.8/1000导管日。检出病原菌35株(真菌22株、G^-菌8株、G^+菌5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7株(48.57%),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5株(14.29%),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3株(8.57%)。真菌对两性霉素、氟康唑等敏感性高;G^-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喹诺酮类敏感性高,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菌素类普遍耐药;G^+菌对万古霉素及喹诺酮类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和头孢菌素普遍耐药。结论本院NICUCRBSI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对氟康唑敏感性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置管模式对恶性血液病(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及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 335例在4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CRBSI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 335例HM患者发生CRBSI 115例,感染发生率8.61%,股静脉发生CRBSI 48例(16.9%)与颈内静脉CRBSI 29例(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发生导管血流量不足及堵塞29例(10.21%)与颈内静脉11例(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发生局部血肿或出血31例(5.76%)与股静脉2例(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35例HM患者剔除同1患者的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57.69%),革兰阳性菌62株(39.75%),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置管模式等因素与HM患者的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诱发CRBS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模式发生CRBSI感染率最低(5.38%),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16.91%),临床上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CRBSI发生率较低的静脉置管模式置管可能是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的措施之一;患者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模式等均为引发CRBSI的危险因素,医院应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HM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肝素+抗生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素 抗生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血液透析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出现的导管感染及其治疗病历。结果:268例中出现导管感染22例,其中股静脉置管15例(11.9%),颈内静脉6例(4.8%),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1例。采用纯肝素 抗生素封管,2例联用全身抗生素静滴治疗,全部导管感染均得到完全控制。结论:肝素 抗生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