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外科显微镜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63.8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9.44%(P〈0.05).结论 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相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介入治疗的选择、时机和方法。方法总结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铂金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经验,分析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病例选择、疗效评定、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共总结13例。结果术前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的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DSA下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有动脉瘤后,全麻下行GDC栓塞治疗,成功12例,疗效满意,其中10例随访1-3年无再出血发生,术后患者无明显偏瘫、失语、智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介入治疗时机以出血后3天内进行为佳。结论GDC栓塞治疗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风险小,适应证范围广,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瘤。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0例动脉瘤性SAH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动脉瘤性SAH的发病既有内在原因,亦有外在因素,结合临床看儿童时期发育缺陷起主要作用,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为颅内动脉局部的异常膨出,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2%~7.5%,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动脉瘤可反复多次破裂,导致出血,死亡率高达25%~26%。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它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患者痛苦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科自2005年4月-2006年8月,对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应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行栓塞手术,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伴有多囊肾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海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4):357-357
2003年10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多囊肾患者,为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老年人SAH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9年2月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32例,并实施介入治疗。男14例,女18例,年龄42—72岁,均有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均做CT和DSA检查,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显示后交通动脉瘤11例,前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3例。治疗:除3例多发动脉瘤转脑外科治疗外,余29例均实施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处理32例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慢胜脑积水的发生率在年龄大于60岁和小于60岁患者之间、Hunt-HessⅢ~Ⅴ级和Ⅰ~Ⅱ级之间、后循环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与其他部位动脉瘤之间、出血次数在两次以上与一次之间、有脑室积血与无脑室积血之间,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Hunt-HessⅢ~Ⅴ级,后循环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两次以上出血和有脑室积血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reorrhage,SAH)的防治方法.方法 综述抗氧化剂治疗动脉瘤性SAH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依达拉奉和替拉扎特是最先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用于治疗动脉瘤性SAH的两种抗氧化剂,前者临床实验结果较理想,有望在不远的将来用于临床治疗;后者的临床实验结果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N-乙酰半胱胺酸、咖啡酸苯乙酯、褪黑素和胡椒碱等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对动脉瘤性SAH有效,其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抗氧化剂将在动脉瘤性SAH的临床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aSAH患者的预后与Hunt—Hess分级、术前血管痉挛程度、年龄、动脉瘤直径、动脉瘤位置、血压及性别的关系。结果aSAH患者Hunt—Hess分级越高,术前血管中重度痉挛、动脉瘤直径越大预后越差,而不同年龄,是否患高血压,以及不同性别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动脉瘤直径可用于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估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128例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128例患者(133个动脉瘤)中瘤腔完全栓塞93个(69.9%),次全栓塞37个(27.8%),不完全栓塞3个(2.3%)。窄颈动脉瘤次全栓塞和完全栓塞的比率明显高于宽颈动脉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4.8±0.4)分,治疗后为(2.1±1.8)分,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死亡15例(11.3%),其中手术相关死亡1例(0.8%)。在急性期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12例(9.0%),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0.8%)。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探讨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在研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疗与护理结果表明,治愈41例,有效好转12例,死亡2例,其他7例。结论:在治疗脑动脉瘤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患者再次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