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影响。方法36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予依帕司他150 mg qd治疗16个月,并在治疗前后测患者UAE、血压、体重指数(BMI)、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糖、血脂。结果依帕司他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BMI、Ccr没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UAE比治疗前UAE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帕司他可以阻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依帕司他组及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组,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糖、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前列地尔组蛋白尿有明显下降,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组蛋白尿下降效果更明显.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可保护肾功能,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划分两组,70例为一组。对照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单一使用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素氮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素氮各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予依帕司他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予高压氧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从而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陈晓丽  沙益锋  邢建平 《四川医学》2012,33(12):2185-218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筛选11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蛋白的糖尿病饮食方案,按时服用降糖药和/或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降压等治疗,定期监测血糖,以及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有效率91.3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30例,无效11例,有效率81.0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除FPG外,其余实验室指标如SCr、BUN以及UAE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唐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作荣  郑媛  金江丽  康晋 《重庆医学》2013,42(11):1281-1283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罗格列酮、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将9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分别为A组(依帕司他+罗格列酮+前列地尔),B组(依帕司他+罗格列酮),C组(依帕司他+前列地尔),口服依帕司他(每日3次,每次50mg),罗格列酮(每日1次,每次4mg),前列地尔(每日1次,每次10μg),3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实验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B组总有效率为78.79%,C组的总有效率为84.85%,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χ2=18.638,P<0.05与χ2=12.363,P<0.01),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59,P>0.05);3组治疗后尿清蛋白排泄率、尿素氮、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治疗后,A组尿清蛋白排泄率、尿素氮、CRP、IL-6、TNF-α较B组、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罗格列酮、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清蛋白排泄率、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阻抑早期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尿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52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依帕司他胶囊(50mg,3次/日),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尿液中TGF-β1和尿nephrin表达。 结果 依帕司他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血清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UAE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GF-β1和nephr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帕司他可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nephrin表达,该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洛汀新10 mg,口服,1次/d;观察组再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l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脉点滴。两组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方面相同,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血肌酐、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8 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均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血肌酐(113.97±14.53)μmol/L,尿蛋白(0.23±0.02)g/24 h,尿蛋白排泄率(72±31)μg/min;对照组治疗后的各数据为(127.2±10.11)μmol/L,(0.32±0.07)g/24 h,(136±36)μg/min;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尿蛋白及白蛋白排泄率改善明显(P<0.05)。结论短期使用前列前列地尔联合洛汀新治疗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显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月平 《海南医学》2011,22(7):33-3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2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性、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降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12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福辛普利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963-964
目的:前瞻性研究小剂量福辛普利和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合理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福辛普利10 mg/d 坎地沙坦酯8 mg/d)、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20 mg/d)和坎地沙坦酯组(坎地沙坦酯8 mg/d)各60例,观察期24周。治疗前后检测平均动脉压、尿白蛋排泄率、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钾。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清钾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最明显(P<0.05),坎地沙坦酯组与福辛普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福辛普利和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其中B组加前列地尔治疗,C组在前列地尔基础上加银杏叶片治疗,共28天,均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通过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结果:三组24h尿总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优于B和A组。B、C组治疗后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明显(P0.05),三组未出现干咳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功、降低蛋白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104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用常规降压、抗凝和胰岛素治疗,联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结果:联用药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用药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尿蛋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前列地尔(prostaglandin E1)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肾病病人107例,其中56例糖尿病病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同时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51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单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同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尿微量白蛋白抑制作用明显,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用伊贝沙坦及伊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PGE1)治疗早期糖尿病贤病(DN)的疗效。方法:早期DN患者24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单用伊贝沙坦治疗,治疗组伊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NS100mL中静脉滴注,共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二组用药均可使早期DN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P〈0.01),血压下降(P〈0.01),但治疗组在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对于早期DN患者,联合应用伊贝沙坦和前列地尔,比单用伊贝沙坦更有效减少早期DN白蛋白尿,延缓DN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Alprostadil,Lipo PGE1)、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U-MA)的疗效.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入组,配对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饮食运动疗法加胰岛素治疗)的控制血糖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剂量分别为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日静滴,甲钴胺注射液500μg,1次/日入壶静滴,胰激肽原酶40单位,1次/日肌注,联合治疗三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肾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微量白蛋白尿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使用有利于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降低尿蛋白排泄,效果显著,适合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洛汀新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洛汀新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改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洛汀新)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基凤 《吉林医学》2010,31(18):2835-283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推注,1次/d,共2周。结果: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