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改良钢丝缝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2010年在关节镜下用改良钢丝缝合固定18例胫骨止点撕脱骨块患儿,18例meyers-mckeever分型Ⅲ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在关节镜下复位,在胫骨结节旁,骨骺线上方用2.0mm克氏针向胫骨骨折面内、外缘中部各钻一骨道.用自制缝针从内向外穿过韧带骨块结合部前中1/3及中后1/3处各穿1根双股1号聚乙烯缝线,用钩针分别经过两骨道至ACL缝线处,用钩针将ACL内、外两端缝线拖至胫骨结节处.再将其中一根缝线做牵引线,牵引双股0.6 mm钢丝从胫骨结节处经由骨洞穿人、穿过ACL与骨块结合部、经由另一骨洞穿出至胫骨结节.将骨块复位,钢丝和缝线分别打结双重、三维固定骨块.术后无需外固定,可早期活动.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患儿关节活动度皆正常,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皆阴性,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骨块无移位及翘起.术后8~10周骨折均愈合,Lysholm评分平均为98.3分.结论 采用该方法镜下缝合固定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简便,对骨骺无损伤,固定牢靠,患肢无需外固定,可以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12例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移位患者,于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引导下,于胫骨结节旁内上侧,向关节腔内作骨隧道,把PDS-Ⅱ缝线经骨隧道导出关节外,打结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平均随访23个月(6~50个月),膝关节活动均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结论关节镜下骨折复位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一种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Ⅱ、Ⅲ型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手法复位失败的Ⅱ、Ⅲ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患儿12例,行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4.4个月(12~32个月),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Tegner分级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X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2例骨折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术后3个月内骨性愈合,X线检查未见骺板早闭现象.未见关节纤维化内固定松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6.7±2.2分,Tegner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2.8±1.1和7.5±0.9.结论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是治疗Ⅱ、Ⅲ型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治疗及随访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临床较为少见,多发生于8~10岁儿童,及时手术切开复位与疗效有关。我院1983年1月~1993年8月收治共9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现将随访5例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年龄:4岁~10岁,平均年龄8岁。男3例,女2例。发病部位:左侧3例,右侧2例。根据Meyers的方法分型,Ⅱ型骨折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型13例,ZaricznyjⅣ型2例.术前均行双侧膝关节X线、CT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科收治的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儿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8~17岁(平均1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 d(平均6.0 d).所有患儿均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后使用带线锚钉进行固定.术后随访复查X线片、MR、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25~33个月(平均29.1个月).术后,MRI示锚钉固定位置稳定,未及骨骺线.X线示所有患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7周).末次随访时,19例患儿X线片示骨骺线可见,未见骨骺损伤.4例患儿X线片示骨骺线模糊,提示骨骺已闭,但是未见骨端形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未见内外翻畸形,未见双下肢不等长畸形,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呈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53.5±11.4)分,末次随访时为(92.4±6.7)分(P<0.05);术前ⅡKDC评分为(54.1±8.8)分,末次随访时为(93.1±6.4)分(P<0.05).结论 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固定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且不易损伤骨骺,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 2.0 mm带孔克氏针建立骨隧道, 不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24例的临床资料。24例中, 男14例, 女10例;年龄6~15岁。患儿均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 高强度不可吸收缝线前交叉韧带基底部"8"字缝合, 经胫骨近端骨骺2.0 mm带孔克氏针钻孔建立骨隧道并过线, 关节外打结固定骨折块, 术后石膏固定4周, 4周后拆除石膏主动功能锻炼。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2000主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 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术后2年摄双膝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骨骺早闭情况。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40~115 min[(63.1±20.2) min]。患儿均随访, 随访时间24~36个月[(28.7±3.4)个月]。术后X线片解剖复位, 未见骨折再移位、缝线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3个月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9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结果.方法 胫骨髁间嵴骨折18例.新鲜骨折7例,陈旧骨折11例,在关节镜下将骨块复位,通过骨折端的清理达到轻微过度复位,以恢复前交叉韧带(ACL)张力,分别用2枚空心钛螺钉固定骨折块,必要时使用垫片.结果 所有骨折术后3个月内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平均97.3分.3例残留有轻度伸膝受限.2例有屈膝受限,经过关节镜下松解后恢复正常.1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结论 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儿童胫骨嵴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关节镜下儿童移位胫骨嵴撕脱骨折复位钢丝固定技术。方法根据Meyersand McKeever分型,12例儿童患者中Ⅱ型骨折4例,Ⅲ型骨折8例。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用钢丝缝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2个月(22-49个月),临床检查全部患者无伸直受限,Lachmann征轻度阳性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X线检查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无移位、无畸形愈合。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较简单,可重复性强,可达到胫骨嵴骨折的复位、固定和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干骺端骨折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8岁7个月至14岁,平均12岁1个月.根据AO儿童长骨骨折分型:43-M/3.1型12例,43-M/3.2型3例.43t-M/3.1型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 Ⅰ型).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5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4.2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88.2%),良2例(11.8%),优良率100%.伤侧肢体过度生长-5mm~11mm,平均3mm.切口浅表感染、内植物局部不适及内固定物取出困难各1例.无深部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出现断钉、内同定松动及继发骨折移位,无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内植物取出后再骨折,无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同定治疗大龄儿童胫骨远干骺端骨折符合BO理念,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术后可早期行关节功能练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及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治疗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接诊的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儿,在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2例(12膝),进行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均获得随访,作为Ⅰ组;同期非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9例(19膝),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其中16例(16膝)获得随访,按照年龄(±1岁)、性别选择其中的12例与Ⅰ组进行匹配,作为Ⅱ组.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KT1000记录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术后平片按照Wilfinger给出的X线评价标准分级,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是否存在骨骺早闭.应用PASS软件(V11.0.7,美国NCSS公司)确定所需样本量.应用两个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Lysholm评分进行分析,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KT1000测量值进行分析,应用Fisher精确概率x2检验对两组Wilfinger X线分级C及D级占比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每组各4例,女性每组各8例;年龄8~14岁,平均年龄10岁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8~48个月).Ⅰ组12例骨折均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复位,无内固定断裂、骨块松动、感染、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无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97.5±2.0)分,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术后3个月内X线显示骨性愈合,按照Wilfinger给出的X线评价标准A6例,B4例,C2例,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未见骺板早闭现象.Ⅱ组末次随访时2例存在5°~10°伸直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8.0±7.2)分,与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6.500,W=94.500,Z=-3.273,P=0.001<0.05),Lachnmn试验5例阳性、轴移试验2例阳性,X线评价B2例,C6例,D4例,两组Wilfinger X线分级C及D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0.667,P =0.003<0.05).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软骨钉固定治疗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可更有效的重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安全有效,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回顾以往文献报告,总结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间9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治疗的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2岁10个月~16岁3个月,平均年龄14岁7个月;体重50~89 kg,平均66 kg;身高165~180 cm,平均173 cm.均是在运动中跳起或着地时受伤,篮球6例,足球1例,跳高1例,跨栏1例.其中1例有Osgood-Schlatter病,2例受伤前有明显的胫骨结节区疼痛病史.髌韧带撕脱2例,无关节内损伤病例.按照Ogden和Ryu & Debenham改良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2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非手术组均行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固定;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空心螺钉固定3例,克氏针及螺钉固定2例,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同期行关节探查3例.两组均行石膏固定6周.随访骨折愈合、关节功能及畸形情况.结果 8例患儿获得随访,1例保守治疗的患儿失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6个月,平均27.5个月.根据Mosier等的标准对患儿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均为优.2例有股四头肌萎缩,1例髌下感觉减退,无骨筋膜室综合症、膝反张、感染、关节屈曲障碍、再骨折、肢体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非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可以保守治疗,但要警惕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发生.移位性骨折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修复撕裂的髌韧带、骨膜町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大收肌腱移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patella,RDP)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了6例RDP(1例为双膝)的患儿,术前进行临床检查、X 线片、CT、MRI了解髌股关节及MPFL情况,并进行Lysholm评分,术中先用关节镜观察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运动轨迹及关节软骨情况,通过髌骨内侧缘切口确定MPFL髌骨止点,并在髌骨内缘制作L形骨髓道,通过股骨内上髁切口显露并游离大收肌腱,移位并穿过髌骨内缘骨髓道,调整张力后反折与自身及髌前腱膜缝合重建MPFL,重建后关节镜检查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和运动轨迹恢复情况.同时进行游离体取出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Q角>20°或TT-TG> 20 mm的病例,同时进行髌腱止点外侧半内移.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儿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也没有髌骨错动或半脱位的感觉.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为76.7±8.7改善为术后95.6±5.7(P=0.000).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大收肌腱移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Displacement of a portion of the tor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nto the intercondylar notch can cause a focal fibrotic reaction similar to that seen following ACL reconstruction. This displacement, which can result in locking or limitation of knee extension, is termed stump entrapment and is described in adult MR imaging literature. We present a pictorial essay of the etiology and appearance of stump entrapment on MR imaging of the knee in an older child and adolescents and review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finding.  相似文献   

15.
《Archives de pédiatrie》2019,26(7):422-425
Approximately 3% of all joint dislocations involve the hip joint, and only 8–10% of these will be anterior. Traumatic anterior open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s rare in children and prone to be associated with injuries, extensive soft tissue damage, an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e present a case of a 13-year-old boy who had an open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 with ipsilateral avulsion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fter a tractor wheel crush in an agricultural accident. Additional lesions included a diaphyseal closed fracture of the contralateral femur. We report this case because of the rarity and seriousness of this injury due to its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s and difficulties related to it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状韧带的重建、修复对陈旧性孟氏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各中心治疗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通过病历查询及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首诊时间、手术年龄、骨折分型、复位方式、是否尺骨截骨、手术入路和肘关节功能等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有59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2个月.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2~14岁,平均7.8岁.Bado分型:Ⅰ型45例,Ⅱ型2例,Ⅲ型12例.行肱桡关节切开复位59例,其中采用B0yd's切口35例,Kocher's切口10例,Henry's切口14例.行环状韧带重建(重建组)45例,环状韧带修补(修复组)14例.行尺骨截骨59例,其中48例内固定,包括:钢板39例、克氏针9例;采用外固定架11例.根据Kim's评分标准,重建组:优18例,良13例,一般8例,差6例,优良率为68.9%(31/45);修复组:优9,良3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2/14).两组患儿术前的一般资料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前旋前活动度为(67.2±6.7)度,末次随访时旋前活动度为(75.8±7.5)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5,P<0.05).修复组术前旋前活动度为(70.6±9.2)度,末次随访时旋前活动度为(79.1±8.9)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7,P<0.05).在患儿受伤后1年以内,修复组的优良率为90%%(9/10)明显高于重建组81.3%(2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采用Henry's切口,重建组采用Boyd's、Kocher's切口.修复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82.6±5.7)min、(5.3±1.2)cm和(32.6±6.8)ml]上,均较重建组[(95.6±6.8)min、(8.2±0.9)cm和(56.1±9.7)ml]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前切口采用修补残余环状韧带的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具有符合伤前解剖结构、方法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