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学家Roy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可引导个体的行为[1]。自我概念的水平受外界重要人物的评价、强化以及个体对自身行为归因风格的影响[2]。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的贫乏或支持缺失,致使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极大地影响了个体维持健康的能力和患者康复的能力[3]。本研究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2月-2005年10月入住本科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排除智能障碍。将100例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将开放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并选择了配对的家属9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对研究组家属进行同步干预,疗程为6 w.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于干预前及随访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双重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复发率、心理康复、社会功能的康复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生活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病耻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并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照料水平及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通过精神分裂症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法,对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出院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显著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更能显著提高遵医行为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要求(或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可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意志、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它病程迁延,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现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和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家属的应激水平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提高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以期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在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10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总得分为0~170分,平均(105.08±21.25)分,102例患者中,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差者20例(19.6%),一般54例(52.9%),良好27例(26.5%),优秀1例(1.0%)。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3.85±7.35)分,其中客观支持为(8.16±2.62)分、主观支持为(18.15±4.67)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为(7.18±2.58)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以及6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不甚理想,社会支持度不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重视社会支持对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51-315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对家属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2012年9~12月在我所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病程、不同住院次数及不同治疗效果的患者家属间的健康状况。结果患者病程短、住院次数少及治疗效果好的家属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家属(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影响着家属健康,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家属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样本选自本院住院的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 ,按随机抽样分成实验组 5 7例 ,对照组 5 9例 ,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再接受健康教育 ;另外实验组选择了相应的家属 5 7例 ,对其进行同步健康教育 ,采用讲座和集会等形式以及结合对患者生活能力、心理社会功能训练等方式 ,并予以精神卫生常识了解程度测评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量表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双重干预后 ,精神症状和行为迟缓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复发率、心理康复、社会功能的康复等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被控制后 ,积极实施健康教育 ,尤其是对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更显重要 ,不仅能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提高其应对能力及照料水平 ,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增强疗效 ,降低复发率 ,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家属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科学认识,改善家属和患者对出院医嘱的依从性。方法:将63例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家属均接受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家属健康教育登记表并做出院指导,以后分3次结合患者院外康复情况,对家属实施相应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两次复诊时健康知识测查成绩优于对照组,非遵医行为人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帮助出院后的家属科学认识精神分裂症,提高其指导和帮助患者院外康复治疗的能力,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通过精神分裂症知识的健康教育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家属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法。对44例精神分裂症患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显性差异。出院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显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更能显提高遵医行为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相关健康教育。于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患者自知力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陪护家属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和病情的康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