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丙嗪球后注射治疗绝对期疼痛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丙嗪球后注射治疗绝对期疼痛性青光眼丹东市第一医院王淑华我院于1987年以来,采用了盐酸氯丙嗪球后注射治疗痛疼性绝对期青光眼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操作方法:病眼局部消毒,按照球后麻醉的部位、方法进行操作。先注入2%普鲁卡因1ml针头不必取下,...  相似文献   

2.
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1995年至2000年对12例绝对期青光眼伴顽固性眼痛行氯丙嗪球后注射,取得了显著的止痛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氯丙嗪是精神科主要用药,长期大量服用可导致晶体混浊。近十年来,国内对眼部并发症相继有报告。为了解其特异性改变,我科于1990年8月对35例长期服用氯丙嗪病人进行了眼部检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本院精神科住院病人35名,男23名,女12名。年龄21~62岁,其中21~50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63只痛疼的盲眼,以氯丙嗪和2%奴夫卡因球后注射获得良效。1975年作者等首先以氯丙嗪代替酒精球后注射,以减轻顽固性眼痛并避免眼球摘除。62例63眼绝对期青光眼,年龄31-91岁。以2%奴夫卡因1 ml先球后注射,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8岁,患精神分裂症33年,自1977-1999年服用氯丙嗪,每日200-700mg,累计总量约5420g,因出现全身毒副作用而停用氯丙嗪,改用氯氮平。因1个月前在我院内分泌科诊为糖尿病,于2004年1月8日就诊于我科门诊常规检查眼底。眼部常规检查:视力:右0.8,左1.2。  相似文献   

6.
氯丙嗪球后注射联合角膜层间灼烙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氯丙嗪球后注射联合角膜层间灼烙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以解除绝对期青光眼疼痛问题。方法:对29例(30眼)绝对期青光眼采用球后注射氯丙嗪,对伴发大泡性角膜病变者加用角膜层间灼烙术。结果:29例中14例仅采用球后注射氯丙嗪一种方法就达到止疼目的,15例(16眼)伴发大泡性角膜病变者,因球后注射未完全解除疼痛而加用角膜层间灼烙术后疼痛消失。结论: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引起的疼痛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者,于第1次注射氯丙嗪后即需加用角膜层间灼烙术。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2年7月、2004年3月分别收治两例因精神病而长期服用氯丙嗪治疗,致双眼药物性白内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作者对本地区接受氯丙嗪治疗的现住院精神病患者68例,进行眼部检查,发现12例白内障患者,现报告如下: 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34~62岁。住院时间1~18年,主要应用氯丙嗪治疗,间断兼用三氟拉嗪,奋乃近等药物,其中2例各接受一次电休克、胰岛素治疗。日用量范围200~1200mg,一般为600mg,年累积量22000~230000mg。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病史调查。眼部除一般检查外,并用10%新福林散瞳,在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的改变,在继续服药情况下,三个月后再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7年4月以来采用氯丙嗪作面神经干注射治疗睑面痉挛,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3~51岁,平均41.4岁;病程1~16年,平均4.3年。  相似文献   

10.
氯丙嗪球后注射解除绝对期青光眼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对期青光眼,常有剧烈的眼痛及头痛,往往被迫摘除眼球。有的患者因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摘除手木,有的则不愿接受此种手木。用睫状体透热或冷凝术以及酒精球后注射等方法,刺激性强,效果也不佳。我院自1982年以来用氯丙嗪球后注射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止痛效果颇称满意。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小结如下。操作方法:按照球后麻醉方法,先注入2%普鲁卡因,随即再注入氯丙嗪25mg。绷带轻压包扎24小时。  相似文献   

11.
口服氯丙嗪致眼──皮肤综合征一例江苏省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吕幼霞慢性精神病人,长期服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致眼—皮肤综合征,时有发生,文献报导均谓对视力无影响,我院遇一例对视力有一定程度影响,今报导如下:患者,男,43岁,嘉定人,热处理工,于1977...  相似文献   

12.
绝对期青光眼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病。病人因剧烈眼痛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但是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我院自1982年3月—1983年6月采用球后注射氯丙嗪止痛,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绝对期青光眼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只要现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3年至1990年共对42例绝对性青光眼眼痛行氯丙嗪球后注射止痛,取得显著疗效,避免了摘除眼球的痛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25~35岁2例,36~45岁6例,46~55岁12例,56岁以上22例。42例均曾用过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4.
球结膜下误注射氯丙嗪致角膜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刘淑梅患者王××女44岁左眼畏光,流泪反复发作3年,一周来加重,以左眼角膜炎于1993年12月28日复诊。双眼球小,小角膜(直径约5mm),双眼球呈旋转性震颤,右眼外上斜,右眼视力眼前手动,角膜呈灰...  相似文献   

1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案合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哲  赛自金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51-135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在临床中随着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而越来越多。虽然其诊断简单,但是治疗却比较复杂,在晚期,由于患者疼痛,解除患者痛苦采用多种方法如睫状体冷冻、光凝术、球后酒精注射、氯丙嗪术、甚至眼球摘除术。摘除眼球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面对错综复杂的治疗方案,那么如何选择比较科学合理方法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尽可能避免眼球摘除术;慎用酒精或者氯丙嗪球后注射术。应结合眼科新进展采用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痛苦,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NVG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例1 女 43岁双眼视物不见伴双眼胀痛16年,左眼胀痛难忍3月,于2006年5月15日人院.有精神分裂症病史,长期服用氯丙嗪,每日剂量500~1500mg,已有23年.全身检查:颜面部、耳周及颈部皮肤明显变粗呈黑褐色,有独立或融合成片的小结节,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少数皮肤有破溃.皮肤病损均见于暴露部位,未暴露部位未见病变.眼部检查:视力双眼无光感.眼睑皮肤粗糙增厚有色素沉着、无结节.  相似文献   

17.
孙丽颖  于建国 《眼科研究》2009,27(7):562-562
患者,女,57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就诊。既往有精神病史10年,口服氯丙嗪375mg/d,总量约1368g。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3,眼压正常,眼睑呈灰蓝色(图1),角膜内皮可见棕色及灰白色颗粒沉着(以中央居多),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前囊可见棕黄色颗粒附着,前囊下皮质呈棕黄色多角形混浊,宽度为3~4mm,中央区较厚,可达晶状体1/4厚度(图2)。眼底视网膜色素轻度紊乱,眼球运动正常。诊断:双眼药物性白内障。嘱其停用氯丙嗪,改用其他安定药物。于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植入+22.0D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右眼视力0.6+,眼部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18.
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文献报道甚少,李锦文于1986年报告后,王恩荣又报告一例因此法而引起上睑下垂,现笔者报道用此法治疗5例绝对期青光眼,进行初步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共5例5眼,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6岁,平均51.8岁。病程短者5年,长者在30年以上。均经1~3所医院确诊为青光眼、现已无光感的患者。其中伴有前房出血,并发白内障  相似文献   

19.
患者高某男38岁10年前患精神病,口服氯丙嗪300mg,每晚1次,连服10年,从未发作。近半个月以来,视物模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视力均为1.0,近方视力0.8/30cm。辨色力正常。眼位正,眼球运动正常。结膜正常。裂隙灯下可见角膜后面有黄褐色颗粒状色素沉着。虹膜正常,瞳孔药物性散大8mm。晶体前囊可见黄褐色色素沉着。眼底未见异常,眼压正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84年至1990年,对32例绝对期青光眼顽固性眼病行氯丙嗪球后注射,取得了显著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本组3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5~35岁2例,36~45岁6例,46~55岁7例,56岁以上17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0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8例,闭角型青光眼14例,均为单眼。其中3例曾球后注射无水酒精止痛无效。随访时间6~12个月6例,1年~2年14例,2年以上4例。除8例外地病人未能随访外,其余24例无1例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