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3月本院16512名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原(TRUST)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5.06%,抗-HCV阳性率0.18%,TRUST阳性率0.15%,未检测到抗-HIV阳性。[结论]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和减少因输血后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7月~2005年12月本院18275名肿瘤患者术前、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抗-HCV阳性率1.8%,抗-HIV阳性率0.01%,TRUST阳性率1.18%。[结论]对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953例患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为:HBsAg 10.96%;抗-HCV 2.01%;抗-HIV0.07%;抗-TP1.25%;ALT大干40U13.84%。结论:输血前受血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可为血源性感染诊断提供依据,为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产前)或受血前血液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59例术前(产前)和受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90%,抗-HCV阳性率为0.70%,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8%。结论检测术前(产前)或受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率1.20%,抗HIV阳性率0.02%,梅毒抗体阳性率1.38%。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6.
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295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36%,抗-HCV阳性率1.76%,抗-HIV阳性率0.03%,梅毒抗体阳性率1.18%。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受血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5 790例拟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患者受血前进行常见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测。计算5 790例受血患者输血前各项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不同科室患者各项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以及不同性别患者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结果HBsAg的阳性率最高,为18.2%;抗-HIV的阳性率最低,仅为0.26%;HBsAg与抗-HIV在妇产科中的阳性率最高,抗-HCV与抗-TP的阳性率在各科室中基本一致。男性受血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以及抗-TP的阳性率都高于女性受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对受血患者进行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非常有必要,能够有效阻断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保护广大受血者和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以便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控制血液传播疾病。方法于输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标志物。结果连续2年共检测7700份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血清,检出27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3.55%。检出HBsAg阳性255份,占3.31%;检出抗-HCV16份,占0.21%;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份,占0.03%。结论手术患者群中存在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应加强手术过程中隔离预防措施;但本次未检出抗-HIV。  相似文献   

9.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9):695-696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手术前、产前血源性感染痰病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8877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8877例患者中HBsAg阳性1000例(11.27%),抗-HCV阳性88例(0.99%),抗-HIV1/2阳性58例(0.65%),抗-TP阳性166例(1.87%)。各指标均有交叉阳性。结论输血前、手术前、产前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有重要意义,基本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可提高医护的防范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血液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及意义.方法 对1862例输血前和手术前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1862例受检血清中,HBsAg阳性率占16.48%,抗-HCV阳性率占1.50%,抗TP阳性率占1.88%.抗-HIV不确定病例有1例.结论 为了维护患者的利益,同时也为了加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传染病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颖  李彬  朱艳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275-276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019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检测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试验。结果 HBsAg阳性率12.01%、HCV阳性率0.36%、HIV阳性率0.06%、TRUST阳性率1.09%。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不仅对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有益,而且保证输血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或防止医院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前、术前、输血前患者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在20014年1月~2008年10月需要分娩、手术及输血的16821例患者(其中分娩患者10111人、手术患者5107人、输血患者1603人)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0.62%、抗-HCV阳性率0.45%、抗-HIV阳性率0.03%、抗-TP阳性率0.95%.结论 对产前、术前、输m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对于血液传播件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项血源性传染病病毒标记物进行检测。结果 13 013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14.00%、0.60%、0.26%、1.41%,总阳性率为16.27%。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水平较高,强化检测可以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减少医疗纠纷,因此对患者进行输血及手术前相关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备血标本进行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情况。方法:留取患者输血前备血样本,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HBV、抗-HIV、抗-HCV和梅毒的结果。结果:8 746份标本中1 557人HBsAg阳性,99人抗-HCV阳性,8人抗-HIV阳性,52人梅毒阳性。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权益。  相似文献   

15.
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对2487例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抗体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4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0.17%、抗-HCV0.48%、抗-HIV(1+2)0.00%、TRUST0.60%。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医患双方均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的安全监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群中的HBV、HCV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普遍存在(安徽地区HBsAg阳性率为15.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9%),寻求一种快速、方便、敏感的检测HBsAg等项目的方法至关重要。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均为输血相关传染病,均可通过血液传播。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保证输血安全,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献血者在献血前必须经过血型、HBsAg、抗-HCV、抗-HIV1/2、ALT、梅毒螺旋体抗体和血红蛋白等7个项目的检测。HBsAg、抗-HCV、抗-H1V1/2(初筛)、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检测均须采用ELISA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2006~2010年拟输血患者输血前4项血液传染性检测结果,分析输血前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拟输血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患者再加作梅毒筛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如阳性再测定其效价。结果 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次11.6%,各传染性指标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sAg、抗-TP、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结论对拟输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是否为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ELISA对2008~2010年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7 779例住院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初筛;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证检测,HBsAg、抗-HCV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抗-TP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抗-HIV阳性标本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7 779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确证阳性率分别为6.88%(1 910/27 779)、0.72%(199/27 779)、1.04%(290/27 779)、0.03%(8/27 779).结论 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避免医疗纠纷,也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避免医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梅毒快速血液反应素(RPR)、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均为二次检测,采用ELISA法。抗-HIV阳性标本送上级医院确诊。结果 8 756名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高达13.35%,抗-HCV阳性率达0.03%,抗-HIV的感染率0.01%,RPR的阳性率达0.05%,总阳性率达13.44%。结论输血前四项检查对于防止患者、医务工作者感染,并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3 480例输血前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输血前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4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并对前3种标志物阳性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作统计分析。结果 3480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0.40%、4.30%、0.08%;对197例HBsAg、71例抗-TP和22例抗~HCV阳性患者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除了HBsAg、抗-TP阳性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HBsAg、抗-HCV、抗-TP阳性患者中40岁以上较高,表明中老年健康值得关注。(2)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志物检测,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预治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