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杀未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在对自杀的流行病调查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往往归因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但是,即便在住院治疗中,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杀是我国第5位死亡原因。有自杀未遂史是再次发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大多数精神病患者自杀能被及时发现而制止(死亡:未遂=3:100)。下面就一些防范措施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9所医院10年间住院抑郁症自杀未遂者资料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率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40‰,占抑郁症自杀人数的87.2%.女性多于男,已婚多于未婚.在精神症状(58.8%)和自知力(55.9%)无改善的情况下易自杀,再自杀率73.5%,自杀原因悲观厌世47.1%,受幻觉妄想支配32.4%,自杀未遂致残率11.8%.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以及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自伤情况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和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病人版(DSM-Ⅳ)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为调查和诊断工具,对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同一时段内诊治的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并通过对239例完整的调查资料进行Logistic分析筛查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终生发生率是69.46%(95%CI:60.25%~79.2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为近1周有绝望感(OR=2.88)、有现患精神障碍(OR=2.78)、为解脱痛苦(OR=2.29)。结论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者有较高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应及时对其识别并评估他们仍存在的自杀意念风险因素,同时需要对他们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防止其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有无自杀意念特点,为自杀未遂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病人版(DSM-Ⅳ)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为调查和诊断工具,对同一时段内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诊治的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有无自杀意念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在这次最早出现伤害自己的想法到自伤所间隔时间、自伤最主要的目的、自杀当时想死程度、对这次自杀态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无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9例自杀未遂者的健康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常模偏高,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缺乏,既往自杀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经济状况差,无固定职业、离婚、性格内向,精神疾病及自杀家族史阳性对其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精神病人的自杀未遂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对260倒入院精神病人中的自杀未遂者和无自杀行为者进行对照分析。自杀未遂发生率为11.92%。导致自杀未遂的主要因素为抑郁、幻觉和思维障碍。病人首发精神症状后能否及时治疗是预防精神病人发生自杀未遂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次自杀未遂者和重复自杀未遂者的区别.方法检查126名因自杀未遂而入院的患者,分为首次自杀未遂组和重复自杀未遂组,获得有关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自杀意图及自杀企图冲动性和致死性的测定,将有关项目作对比分析.结果有51(40.5%)名重复自杀未遂者,与首次自杀未遂者比较,重复自杀未遂者已婚居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较多的既往精神科治疗史、常饮酒、企图自杀前与他人交流少,自杀意图较低,冲动性较高(P均<0.05).结论对伴有某些危险因素的自杀未遂者应积极进行医学干预,以期减少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国内对精神病患者自杀的报道甚多 ,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探讨农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因素 ,进一步作好康复、监护及宣教工作 ,现将农村75例精神病患者自杀的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院精神病科门诊 1978年~2 0 0 0年收集的 36例 ,由线索了解 39例 ,共 75例。笔者自行设计调查表 ,并逐一向患者亲属、邻居、同事及知情人进行当面调查填表。经过严格鉴别 ,75例均为精神病患者自杀个案。2 结果2 .1 性别 男性 49例 ,女性 2 6例 ,男女之比为 1.89∶1。2 .2年龄  19~ 86岁 ,平均 38.45±17.11岁。小于 2 5岁 2 0例 ,2 6~ 35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与有精神病的自杀未遂核心家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HTTVNT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5-HTT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结果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不存在连锁不平衡(χ2=2.38,P>0.05).结论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核心家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76例近1个月内有过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组)和9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近1月内没有过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和自杀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有过自杀未遂史(5.232)、目前非现婚(4.111)、自杀前有急性应激事件(3.355)、未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2.569)和病程短(1.527)。结论:有过自杀未遂史、目前非现婚、有急性应激事件、未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和病程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两项相关研究探寻了精神科患者出院后出现非致命性自伤的风险以及自杀未遂后再次自杀的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自杀是导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至2020年自杀所致的疾病负担将达到全球疾病负担的2.4%,届时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将死于自杀。所以将预防自杀作为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的重点在医疗、伦理以及花费收益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赵维敏  李明芳 《中外医疗》2012,31(8):121-12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2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1~40岁最多;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人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虎晓岷  尹晓涛  王家同 《医学争鸣》2005,26(16):1523-1525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2名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者在HAMD分数、过去一年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HAMD分值.结论: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提出预测性指标。方法对137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临床分型、临床主要症状的调查,并按有无自杀观念、自杀行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用χ2检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9.20%,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性别、妄想、早醒、运动迟滞、绝望感有关,自杀观念、自杀行为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主要影响因素有绝望感、迟滞、妄想、早醒。结论自杀观念不能作为预测自杀行为的指标,而临床主要症状可以作为预测抑郁症自杀行为的指标,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寻找自杀的特点及规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30例自杀患者的临床特点(自杀方式、工具、地点、时间、季节以及自杀企图与观念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30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病程以一年最多;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且多发生于春秋季节。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早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是降低病人自杀率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云南省基诺山基诺族近10年内(1999年至2009年)的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基诺山44个基诺族自然村共10 610人采取线索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其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者的人口学资料.结果 基诺山基诺族近10年的年平均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为30.16/10万,年平均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4.71/10万.结论 基诺族的自杀死亡率高于全国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平均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cent decade (1999 to 2009) incidence of committed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of the Jinuo nationality in Jinuo Mountain and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 Methods 10 610 subjects at 44 Jinuo villagers committe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door-to-door inquiry under the help of clues and collected the data of larithmics and medical history. Results 32 committed suicide patients were found in total, and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per year in the recent decade was 30. 16/100 000. 5 attempted suicide patients were found and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per year in the recent decade was 4.71/100 000. Conclusion The Jinuo committed suicide incidence rate is higher than nationwide level. The attempted suicide incidence rate is lower than nationwide level.  相似文献   

17.
分离性障碍患者除表现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外,很多患者常表现出自杀姿势。定义为“自杀姿势”是由于认为患者做出自杀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具有这种行为的患者其自杀态度究竟如何,本研究对此进行对照研究,以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调查,以了解其再次成功自杀、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自杀未遂者的个性特征及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父母的个性特征、遗传倾向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2名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父母的调查资料和心理健康测查表评定结果进行研究,以30名正常青少年及父母为对照。结果:1.青少年自杀未遂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23;自杀方式主要是服药(73.8%),自杀原因前三位依次为恋爱婚姻受挫、学习压力升学受挫、家庭矛盾冲突。2.自杀未遂具有焦虑、病态人格和多疑等性格特点。3.自杀未遂个性缺陷与父母的个性明显相关。4.阳性自杀家族史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青少年的个性缺陷存在遗传倾向,个体素质因素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20.
李天萍  杨蕉  庞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47-1648
目的:研究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自杀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或处于抑郁状态,自杀的方式主要为自缢、服药过量及吞食异物等,其自杀的时间多为夜间和清晨。结论:护理人员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对出现幻觉、妄想及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并针对患者的自杀原因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