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随着心脏细胞水平及离子水平基础研究的进展,不仅更新了一些有关心电活动的传统观念,还大大提高了对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认识。主要的进展之一是提出了关于跨室壁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概念。传统概念认为整个心脏的心肌组织类似一个“合体细胞”,其电活动好比在均匀一致的介质中传导。1991年 Sicouri等[1]研究发现犬的心内膜下心肌(endocardium,Endo)、中层(me-dial,M)及心外膜下心肌(epiardium,Epi)的电生理活动并非是相同一致的,特别是M细胞具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方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11例,健康对照组13例,对两组的跨度壁复极离散度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病人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跨室壁复极离散增大可能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汪吉红  黄玉华 《山东医药》1996,36(11):30-30
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枣庄市立医院(277138)汪吉红,黄玉华QT离散度(QTd)或QT间期离散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自1990年Day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的临床实用价值后,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例QTd及QTcd明显延长。但关于低血钾引起QTd及QTcd的改变与心律失常关系少有报道。本文旨在对低血钾患者补钾前后QTd及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体表心电图测量到的Q-T间期反映了心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时间,代表心肌的复极过程。各导联的QT差值被称为QT离散度(QTd),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DCG)检出的4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35例正常人的QTd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刘宪恩王丽娜(西安军工医院710077)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近年来,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2例,为了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我们对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次心电图的QT离散度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JT离散度增加与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首次心电图的JT间期离散度(JTd),并以9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作对照,结果表明:AMI组JT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AMI室性心律失常组JTd较无心律失常组明显增大(P<0.01),且JTd愈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愈高.同时发现:最大JTd大多发生在梗塞及缺血导联上.认为:AMI早期JTd明显增大者,应高度警惕重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 QT离散度 (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6 9例DCM患者同步 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在 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32例 ) QTd为 (92± 31) m s,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37例 )为 (6 2± 19) m 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 QTd增大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QTd是 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分组测量21例低血钾患者未补钾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前3-5天的OTd与Q-Tc间期离散度(QTcd).以及补钾后的QTd、QTcd并与21例血钾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显示:低血钾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前教天内的QTd、QTcd值明显增大,且显著高于补钾后和对照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t),认为低血钾QTd增大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方法 制作压力超负荷兔模型,分别记录对照组、肥厚组心室肌内、外膜动作电位并同步记录跨室壁心电图,比较两组动作电位时限(APD90)、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危险度评分.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内、外膜APD90显著延长,以内膜层心肌更为明显;TDR显著增大(P<0.01);上述变化呈现显著慢频率依赖性;(2)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Tdp危险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基础上的早期后除极和跨室壁折返激动是肥厚心室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选择4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13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高血压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54.62%;VA、复杂VA及室透(VT)患者QTd显著高于无VA者(分别P<0.05、<0.01、<0.01);LVH者QTd显著高于无LVH者(P<0.05);并发现LVH又QTd<60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LVH但QTd<60ms者(均P<0.01)。提示QTd对于预测高血压病LVH者发生VA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无器质性心脏病者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于DCG检查前进行常规12导ECG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QTD,QTcd(校正的QTD)根据24小时ECG检出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分为无室早组,室早〈100次,室早≥100次组,成对室早组及无成对室早组,比较各组病人之QTD,QTcD。结果 无室早组,室早〈100次,室早≥100次组,成室早组及无成对室早组之QTD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非左室肥厚(NLVH)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行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LVH组QTcd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NLVH组(P〈0.01),并发现LVH组有QTcd〉60ms者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LVH而QTcd〈60ms者(0.05≥P〉0.01)。结论 高血压LVH组QT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左室肥大Q-T离散度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18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左室肥大组及左室正常组Q-Td分别为67.31±13.57和38.8±8.55ms(P<0.001),左室肥大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2.5%,其中复杂性者为64.2%,室速为23.9%,该组中Q-Td>60ms 3项检出率均高于<60ms及左室正常组中Q-Td>60ms者,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速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大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速有一定关系,结合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Q-Td可作为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100例重度(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全部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根据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按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随机选择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观察101例,男性7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9.3岁.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夏琼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213011)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文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d及JT间期离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63例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d及JTd,比较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QTd、JTd.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及JTd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QTd(112.86±33.84)ms对(54.48±24.43)ms,JTd(101.43±36.34)ms对(41.38±19.22)ms,P<0.01.结论:QTd或JTd增大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