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脑组织表面颞肌帖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45例病人行内科保守治疗,同期48例病人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并脑组织表面颞肌帖敷术,并比较其效果.结果:在死亡率,致残率,痊愈率方面手术治疗组均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脑组织表面颞肌帖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并脑组织表面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1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及脑组织表面颞肌贴敷术进行治疗,同期22例患者行内科治疗,并比较其效果。结果在中线回复、患者死亡率、痊愈率三方面,手术治疗组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但病残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及颞肌贴敷术进行治疗。结果在中线回复、患者死亡率、痊愈率三方面,效果良好。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10年2月26例采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放弃手术的15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26.9%,保守组(对照组)死亡13例,死亡率86.7%(χ2=5.66,P<0.05);手术组功能有明显障碍15.4%,保守组功能有明显障碍13.3%.结论 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可有效挽救大面积脑梗死危重患者生命,并提高后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35例,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抢救,与同期内科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组患者死亡率较低,重症监护时间较短,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合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6-72hCT复查见中线移位及基底池受压情况均明显好转。根据J&B预后分级标准:Ⅰ级2例,Ⅲ级1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要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彻底减压,尽快恢复血供。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8例重型额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2例常规骨辩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38例中,恢复良好25例(65.78%),死亡6例(15.79%);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37.50%),死亡13例(40.62%),两组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内外减压手术能明显改善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常规内科治疗历来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疗大脑大面积脑梗死最基本和必要的手段,但是病死、致残率均较高.我科对46大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及颞肌贴敷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16例经CT、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约12cm×15cm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13例存活,3例死亡。7例早期手术者均存活。结论: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葛海涛 《疑难病杂志》2011,10(2):132-133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2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38例中,恢复良好25例(65.8%),死亡6例(15.8%);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37.5%),死亡13例(40.6%),2组恢复良好率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内外减压手术能明显改善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SLT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后评价颅内压降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3、7d治疗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TC治疗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死亡,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创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所有颅脑创伤患者812例,依据患者是否并发NPE分为两组,NPE组12例,非NPE组80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格拉斯格评分(GCS). 结果 颅脑创伤患者共812例,其中并发NPE者12例,并发症率为1.48%.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构成、GCS评分、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E组患者的治疗:去除原发病因,积极降低颅内压,机械通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氧疗,吗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扩张血管药物等综合治疗. 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并发NPE患者以男性、GCS评分低者高发,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时国兵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75-76,7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12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SLTC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脑组织氧摄取率、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结果治疗前两组ICP、CCP、脑组织氧摄取率、VA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本组上个时点ICP、C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 d ICP降低、CCP增高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VADL均明显减低(均P〈0.05),但治疗后6 d时观察组VADL降低程度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脑组织摄取氧的能力及代谢功能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外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取得较大进步,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多种监测手段已应用于其基础研究,并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但尚未建立统一的去大骨瓣减压动物模型,在分子水平上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对脑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罕见。其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拓展,不仅在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而且还用于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药物难以控制的脑肿胀和颅内压升高,但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较高的重残率及植物生存率仍然引起临床争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用SLTC治疗,对照组69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颅内压下降速度和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预后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SLTC具有视野开阔、减压充分、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减少病死率的优点,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不同时期严重胸部创伤(severe chest trauma,SC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救治的SCT1 834例(胸部AIS≥3且ISS≥16)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时期分为2000年前组(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和2000年后组(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按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 2000年前后比较,钝性伤构成比分别为68.5%和74.7%(P<0.01);交通伤构成比分别为54.37%和58.94%(P=0.069);锐器伤构成比分别为12.21%和15.9%(P<0.05);2000年后院前时间缩短(P<0.01),转院率增高(P<0.05);胸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 viated injury injury scale,AIS)、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增高(P<0.01);严重心脏大血管损伤、严重胸腹联合伤及合并严重脑外伤例数、年平均例数明显高于2000年前组(P<0.01)。2000年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14/565,55.58%)比2000年后(673/1 269,53.03%)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2000年后肺部感染及创伤性休克治疗效果有显著性提高(P=0.019,P=0.008);死亡率由7.07%降至4.81%(P<0.05);住院天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首要致死原因为低血容量休克(59.41%);各评分指标在生存组和死亡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000后SCT的发生率增多,病情更重,但救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骏 《中外医疗》2016,(18):105-107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严重腹部创伤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观察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方法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体液复苏救治方法来进行救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是(2226±325)m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为10.20%,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10.20%,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8.1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为14.29%,病死率为4.08%,对照组平均输液量为(3498±592)mL,ARDS发生率为18.37%,,ARF发生率为10.20%,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6.33%,DIC发生率为22.4%,病死率为10.20%。两组对比,除ARF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体液复苏救治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能够降低一般休克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死亡率也较传统体液复苏方法明显提高,预后改善情况良好,其综合复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立DCS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DCS组采用DCS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确定性手术后ICU复苏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DCS组死亡率分别为37.8%、1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C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1%、3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合适DCS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P<0.05,其控制感染时间(10.2±2.16)d短于对照组(12.7±3.43)d,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CO)对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11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试验组采取DCO救治。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与术前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分析两组不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患者病死情况。结果 (1)手术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情况: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凝血功能指标:术后3 d试验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不同ISS评分患者病死情况:试验组ISS评分为31~50分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O应用于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