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蹄金提取物镇痛、抗炎及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马蹄金提取物的镇痛、抗炎及抑菌作用 ,以验证该药的相关功效。方法 :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电刺激法观察其镇痛作用 ;以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小鼠耳肿法及大鼠足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 ;以微生物试验琼脂法、钢管法及试管法观察其抗菌作用。结果 :实验数据经t检验统计 ,表明具有镇痛作用 ,以中剂量组作用显著 ;有抗炎作用 ,以大剂量组作用显著 ;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民族药马蹄金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及抗菌作用 ,此与其相关的中医临床功效及主治相符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敬民  李开双  李翠红  周军 《中成药》2010,32(9):1592-1594
目的:研究复方黄松凝胶(岗松等)的抗菌、抗滴虫、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抗滴虫法、白色念珠菌诱发家兔阴道炎、巴豆油致炎、角叉菜胶致炎、棉球肉芽肿法.结果:复方黄松凝胶对各种细菌及阴道毛滴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抑制家兔阴道炎的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结论:复方黄松凝胶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滴虫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活血止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和小鼠热水缩尾镇痛模型观察其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抗炎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小鼠福尔马林镇痛试验和小鼠炎性渗出物中PGE2含量研究其镇痛、抗炎机制。结果:活血止痛胶囊能显著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热水缩尾潜伏期;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降低小鼠福尔马林镇痛试验中Ⅱ相反应疼痛积分,对I相反应无影响;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爪炎性渗出物中PGE2含量。结论:活血止痛胶囊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可能是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引起的疼痛;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中PGE2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牛白藤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为牛白藤的临床应用以及筛选分离活性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模型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刺激致痛和醋酸扭体模型评价镇痛作用,比较牛白藤水提物、醇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牛白藤水提物、醇提物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同剂量之间比较以醇提物活性较强;牛白藤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明显减轻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程度,抑制热刺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结论牛白藤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可能是其主要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参败毒丸(羌活、柴胡、人参等)的解热,抗炎,镇痛,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致兔发热模型观察药物的解热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抗菌法.结果:人参败毒丸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动物体温;1.5 g·kg-1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抗菌效果.结论:人参败毒丸在上述作用中优于人参败毒散,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Pei K  Cao W  Guo QQ  Xie YH  He ZM  Wang SW 《中药材》2012,35(3):357-360
目的:对蛴螬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抗炎、镇痛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蛴螬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实验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共鉴定出22个成分,占峰面积的88.81%,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油酸、棕榈酸和棕榈油酸;蛴螬脂溶性成分能够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可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蛴螬脂溶性成分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菌、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MIC/MBC,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采用腹腔分别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以其死亡百分率为指标,经X2检验评价新工艺苦豆子片对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动物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镇痛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止泻作用.结果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菌试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新工艺苦豆子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有镇痛作用及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止泻作用.结论 新工艺苦豆子片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和镇痛、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良姜中芳香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取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中的辣味部位,并对辣味部位与其余部分的镇痛、抗炎、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真空液相色谱法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并以离线TLC-MS及化学显色法进行鉴别;分别以体外抗菌实验、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进行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提取出的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后者为辣味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抗炎作用与高良姜芳香类提取物相当.结论 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辣味部位可分离出来另作特色开发,这样更有利于拓宽高良姜药用资源的用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胆抗炎胶囊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体内试验观察其抗菌作用;收集胆汁观察其利胆作用,及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舒胆抗炎胶囊可明显降低小鼠耳廓和大鼠足跖肿胀度,对体内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加小鼠胆汁流量,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舒胆抗炎胶囊具有抗炎、抑菌、利胆、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辛处理后不含马兜铃酸的样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细辛经多种工艺除掉马兜铃酸后,观察其镇痛、抗炎作用。镇痛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进行试验,抗炎作用采用鼠耳肿胀和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方法,镇静作用采用阈上和阈下剂量小鼠睡眠法进行试验。结果:经处理后不含马兜铃酸的样品具有镇痛、镇静及抗炎作用。结论:不含马兜铃酸的细辛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马兜铃酸可能不是细辛的主要镇痛、抗炎成分。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鸦胆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发欢  雷华平 《中药材》2006,29(4):383-387
研究注射用鸦胆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考察了萃取和分离条件对鸦胆子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萃取和分离压力等对鸦胆子油酸值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鸦胆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质量评价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的鸦胆子油各项指标均符合注射用精制鸦胆子油质量标准。该研究充分显示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提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制备工艺葛根芩连汤抗炎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混煎液、分煎液、有效成分提取物3种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葛根芩连汤进行抗炎、抑菌作用实验研究,对比其抗炎抑菌作用的异同。方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混煎液组、分煎液组、有效部位提取物组及生理盐水组,ig给药1.95 g·kg-1,连续7 d。含药血清体外抑菌试验:ig给药20.475 g·kg-1,连续7 d,采集分离大鼠血清。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以及含药血清体外抑菌实验模型,评价其三者的抗炎、抑菌作用。结果:与混煎液和分煎液比较,有效成分提取物(1.95 g·kg-1)明显缓解了小鼠耳廓肿胀(P<0.01),其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沙门菌等10种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提取物对化学刺激所致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其含药血清的体外抑菌作用,优于混煎液和分煎液。  相似文献   

13.
鸦胆子油喷雾干燥乳剂的制备与药效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将鸦胆子油制成干燥乳剂,进行药效学对比实验,开发药物新剂型。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鸦胆子油干燥乳剂,进行质量评价,同时用两种动物,以雷尼替丁为对照药进行抑制胃溃疡形成的药效学实验。结果与结论:干燥乳剂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稳定性。药效学结果显示,对小鼠阿司匹林所致胃溃疡,束水应激胃溃疡,大鼠醋酸所致慢性胃溃疡,幽门结扎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藏青果喉片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冰醋酸致小鼠疼痛、醋酸泼尼松龙致免疫低下等模型,观察藏青果喉片的药效学作用。结果:藏青果喉片对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具有不同程序的抑制作用;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显著的镇痛作用;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增强作用。结论:藏青果喉片具有抗菌、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干姜乙醇提取物解热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干姜乙醇提取物(干姜醇提物)的抗炎、解热、镇痛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导致家兔发热反应以及小鼠扭体法观察干姜醇提物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干姜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干姜醇提物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并具有明显的抑制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所致家兔发热反应作用;干姜醇提物对8株菌的MIC范围为13.5~432mg/mL。结论 干姜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一枝蒿颗粒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及最佳有效剂量范围,为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用法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幼龄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观察复方一枝蒿颗粒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龄小鼠死亡模型观察其抗菌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致幼龄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0.7、0.9 g生药/(kg·d)2个剂量组可发挥稳定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并可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在0.7~0.9 g生药/(kg·d)剂量范围内对幼龄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芩有效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萍 《光明中医》2011,26(7):1356-1357
目的观察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然后分别制得两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结晶物,并对4种提取物对肠炎沙门氏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黄芩水煮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62.5~250mg/ml。水煮法提取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1.25mg/ml。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较水煮法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瑞香素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与鸡蛋清致大鼠足跖法以观察西瑞香素的抗炎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西瑞香素对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西瑞香素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5种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45 mg/mL。结论:西瑞香素具有抗炎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组方精简,配伍严谨,蒙医临床常用,而且疗效显著。姜黄作为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君药,在此方剂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当前研究姜黄有姜黄素类及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姜黄素类又分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研究证实姜黄素是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的主导药效成分之一,具备了抑菌、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利尿、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口服含姜黄素的药物后体内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较低、生物转化率高,对于协日嘎-4的临床疗效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及其有效成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确定其有效物质基础,而且能够为深入研究该药的药代动力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鸦胆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慧媛  吴忠 《中药材》1998,21(8):398-400
从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果实中分离得到活性粗产物,进一步经层析分离得到成分Ⅰ、Ⅱ、Ⅲ,经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分别为鸦胆苦醇(Brusatol)、鸦胆因 D(Bruceine D)和鸦胆子甙A(Bruceoside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