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七叶的三七皂苷(Ara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leaves,APnL)对大鼠吗啡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PnL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躯体依赖模型,腹腔注射纳络酮建立催促戒断模型.在使用吗啡的同时,采用(50、100和200 mg/kg)3种剂量的APnL进行灌胃.第6天上午8:00末次注射吗啡50 mg/kg,观察各组催促戒断症状及体重减轻情况;1 h后急性分离海马神经元,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APnL对吗啡依赖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的浓度.结果 ①剂量递增法慢性吗啡处理5 d后经ip NAL催促戒断后,与吗啡组相比可明显地诱发大鼠体重减轻和跳跃次数的发生(P<0.01).②3种不同剂量APnL均可抑制大鼠戒断后体重减轻和跳跃的发生.③APnL可以有效地抑制纳络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浓度的降低,200 mg/kg剂量组作用最佳(P<0.01).结论 APnL可以缓解纳络酮催促戒断诱导的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发生,同时可以抑制纳络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戒断模型.观察不同给药途径(ip和ig).不同剂量的LNNA对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综合症的治疗效果。结果:NOS抑制剂LNNA可明显延长戒断小鼠跳跃潜伏期,减少小鼠的戒断跳跃反应次数,且抑制其腹泻症状。结论:NOS抑制剂LNNA可延缓吗啡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对强啡肽A1-13(Dyn)抑制吗啡依赖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身体依赖模型;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采用sc 5mg*kg-1纳洛酮激发;Dyn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采用侧脑室、脊髓及静脉内注射Dyn后,对大鼠经纳洛酮激发后60min内可数和不可数的戒断症状进行评分的方法进行.结果静脉内注射100μg*kg-1 Dyn可短暂抑制戒断症状;髓鞘内注射4μg*kg-1 Dyn可明显抑制绝大部分的戒断症状;侧脑室注射Dyn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Dyn抑制阿片类物质戒断症状可能主要是通过脊髓水平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对吗啡依赖大鼠海马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脑内海马区c-fos mRNA水平的变化,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分子机理。方法 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大鼠成瘾模型,给与地塞米松干预,纳洛酮促瘾后观察戒断症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区c-fos mRNA。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经地塞米松干预后,由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组;同时经地塞米松干预后,海马c-fos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但较盐水对照组高。结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以及海马c-fos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小鼠按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4.5d,共给药九次;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MT治疗,结果表明,小鼠实验中MT剂量为100mg/kg最佳对抗跳跃反应的作用(与吗啡对照组比较P<0.001),MT剂量为50,200mg/kg时次之(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7天给予大鼠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使用纳洛酮(2mg/kg)催促戒断,观察戒断症状并进行评分。将大鼠断头处死后,剥离大脑并分离出杏仁核,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提取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神经甾体(包括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甘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柱前OPA衍生-电化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33 %(P<0·01)。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吗啡戒断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水平分别升高45 %和42 %(P<0·05) ,γ-氨基丁酸水平降低18 %(P<0·01)。与吗啡依赖组比较,吗啡戒断组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水平分别升高60 %和40 %(P<0·05) ,甘氨酸水平降低14 %(P<0·05)。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而与吗啡戒断症状的表达无关。其他神经甾体(包括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则可能参与吗啡的戒断而与依赖的形成无关。纳洛酮催促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表明大鼠杏仁核中的各种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青藤碱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中药成分青藤碱 (Sin)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ipSin 30min后 ,用纳络酮进行催促戒断 ,观察小鼠的戒断反应。结果 ipSin 10mg·kg-1后 ,小鼠的跳跃反应、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戒断症状均明显减少或减轻 ,ipSin 30、6 0mg·kg-1可抑制小鼠跳跃、扭体、前爪震颤、“湿狗”样抖动、体重下降等症状。结论 Sin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 ,对成瘾小鼠的体重下降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钩藤碱抑制小鼠吗啡戒断症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钩藤碱(rbyncbopbylline,Rbv)为中药钩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除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外,近年来研究表明,钩藤碱具有拮抗Ca^2 的作用。因传统的钙拮抗剂能够抑制吗啡的戒断症状,钩藤碱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尚不清楚。鉴于此,我们在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模型上,观察了钩藤碱对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以探讨钩藤碱在戒毒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N 硝基 L 精氨酸 (NO2 Arg)在抑制吗啡身体依赖形成中的作用及探讨强啡肽在该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皮下注射吗啡法建立大鼠吗啡身体依赖模型 ;身体依赖程度采用皮下注射 5mg·kg-1 纳洛酮激发戒断症状并对大鼠 6 0min内可数和不可数的戒断症状评分的方法进行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脑各分区、垂体、脊髓和血浆内免疫活性强啡肽A(ir-Dyn)的含量。结果 NO2 Arg可剂量相关性地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其中 5mg·kg-1 NO2 Arg可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大多数戒断症状 ;NO2 Arg处理可显著升高吗啡依赖大鼠脊髓、纹状体、垂体及血浆内ir-Dyn的水平。该作用可被特异性κ -受体阻滞剂norbinaltorphimine (nor-BNI)所拮抗。结论 NO2 Arg剂量相关性地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该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内源性强啡肽的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起着细胞间信息传导作用,其与吗啡依赖和耐受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氧化氮(NO)的合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发现,在吗啡依赖大鼠体内一氧化氮及合酶含量,活性明显降低,催促戒断后各指标迅速上升,而NOS抑制剂能显著抑制这些症状,这进一步证实NO参与阿片类药物依赖和耐受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提示NOS抑制剂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脱瘾治疗,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对NO影响海洛因依赖戒断的原理及几种常见L-精氨酸衍生物NOS抑制剂在吗啡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对NO以及NOS抑制剂作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腹侧背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皮质(PC)、海马及蓝斑(LC)各脑区Ⅱ型抑制性鸟苷酸结合蛋白(Gi2蛋白)的改变,探讨吗啡依赖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急性空白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和慢性空白对照组。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戒断组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作用30min。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Ac、PC、LC、VTA和海马的相对Gi2蛋白水平。结果急性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与急性空白对照组比较,NAc区Gi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慢性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与慢性空白对照组比较,NAc区Gi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LC区Gi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吗啡依赖可引起大鼠脑内Gi2蛋白水平发生改变,但各脑区Gi2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不相同。Gi2蛋白水平改变可能是吗啡耐受和依赖潜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胍丁胺抑制中枢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戒断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HPLC法测定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结果:纳洛酮能使吗啡依赖大鼠出现戒断综合征;使其海马、纹状体和丘脑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用胍丁胺和吗啡共同处理大鼠,纳洛酮的上述作用显著受到抑制。胍丁胺的此项药理作用可被咪唑克生阻断。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抑制纳洛酮引起的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胍丁胺的此项作用与其抑制戒断综合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胍丁胺的精神依赖潜能及其对吗啡诱导大鼠自身给药模型形成和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自身给药模型.结果:胍丁胺(80 mg/kg/INJ)不能替代吗啡(0.5 mg/kg/INJ)诱导的自身给药行为.胍丁胺(40, 80 mg/kg, i.g.)可显著抑制吗啡诱导大鼠自身给药行为的形成,表现为自身给药模型建立潜伏期延长,触鼻次数和每日用药总量明显降低.熄灭期胍丁胺(40, 80 mg/kg, i.g.)治疗能显著抑制吗啡自身给药模型重建,表现为重建潜伏期明显延长,触鼻次数和每日用药总量明显降低.结论:胍丁胺自身无吗啡样致依赖潜能,显著抑制吗啡诱导的奖赏效应,具有抗吗啡精神依赖和防复吸作用.  相似文献   

14.
CREB1蛋白在大鼠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脑区和核团CR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抑制蓝斑CREB1蛋白表达。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增加皮质、海马、蓝斑等脑区核团CREB1蛋白的表达,但是在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伏隔核CREB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1在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蓝斑、伏隔核等脑区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介导阿片类药物依赖信号转道通路的反应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观察中药制剂清君饮对动物药物依赖性的影响。用逐次逐日增加吗啡注射剂量的方法造成大鼠的吗啡依赖性模型后,又分别分为中药大、小剂量组,吗啡维持组,空白对照组,再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给予催瘾,观察经不同药物处理后动物的戒断症状反应。结果表明:中药能明显抑制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主要症状积分值的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能促进动物体重的恢复。中药的效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We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cyclooxygenase (COX) activity is necessary for overload-induced growth of adult rat skeletal muscle, and whether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ctivity is involved in upregulation of COX messenger RNA (mRNA) expression in skeletal muscle. METHODS: Unilateral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gastrocnemius and soleus was performed on the right hindlimb of 16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approximately 230 g) to induce chronic overload (OL) of the plantaris for 14 d, with sham surgeries performed on the contralateral leg as a normally loaded (NL) control. Half of the ra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nonspecific COX inhibitor, ibuprofen (0.2 mg.mL(-1) in drinking water; approximately 20 mg.kg(-1).d(-1)). In a second experiment, the plantaris was unilaterally overloaded for 5 or 14 d in male rats (approximately 350 g; N = 16 rats per time point) and half of the animals were treated with the NOS inhibitor, L-NAME (0.75 mg.mL(-1) in drinking water; approximately 90 mg.kg(-1).d(-1)). RESULTS: Ibuprofen treatment inhibited plantaris hypertrophy by approximately 50% (P < 0.05) following 14 d of OL, as did L-NAME treatment (P < 0.05). COX-1 and COX-2 mRNA did not differ between any groups at 5 d. At 14 d, however, L-NAME caused a 30-fold increase in plantaris COX-1 mRNA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loading condition. Additionally, OL induced a 20-fold increase in COX-2 mRNA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NL (P < 0.05) at 14 d, without affecting COX-1 mRNA level. L-NAM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OL-induced expression of COX-2 mRNA. CONCLUSION: COX activity is important for in vivo muscle hypertrophy, and plantaris overload is associated with NOS activity-dependent COX-2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二乙酰单肟(diacetylm onoxim e,DAM)对敌敌畏体内外抑制小鼠小肠羧酸酯酶重活化的作用。方法:用微量对硝基酚戊酸酯法测定DAM 对敌敌畏体内外抑制的小鼠小肠羧酸酯酶的重活化作用。结果与结论:1,0.5,0.1 m m ol/L的DAM 在体外对敌敌畏抑制的小鼠小肠羧酸酯酶有较强的重活化作用(重活化率分别为84.8% ,59.3% 和32.4% ),而对正常小肠羧酸酯酶没有抑制作用,但DAM 经口、肌肉和腹腔给药(均为100 m g/kg 体重)在整体对小鼠敌敌畏经口中毒(100 m g/kg 体重)没有显著的抗毒作用,对小鼠敌敌畏50 m g/kg 体重经口中毒后小肠羧酸酯酶的抑制也没有显著的重活化作用(P> 0.05);而且DAM 经口与腹腔给药后小鼠小肠羧酸酯酶活力显著下降(P< 0.05),但DAM 经肌肉给药后小鼠小肠羧酸酯酶活力没有显著变化,从而提示DAM 经口、肌肉与腹腔给药都不能有效地对抗敌敌畏对小鼠的毒性,其本身经口与腹腔给药后对小肠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肝肠首过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