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24例成人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成功为24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心肾联合移植1例。原发病包括冠心病11例,心肌病8例,瓣膜病3例,心肌炎2例。全部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结果:24例患者心脏移植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NYHA)。术后随访1~24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带状疱疹感染2例,肺炎2例。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暴发肝炎1例、重症感染1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终末期心脏病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供受体评估、器官功能维护、心肌保护、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抗排斥治疗是心脏移植术的关键。远期需注意对免疫排斥反应、感染、多脏器功能的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一例同种原位心脏成功移植的经验。方法:2001年8月2日对一例晚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完成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中及术后共输血1600ml,均采用去白细胞血。供心的热缺血时间为零分,术中心肌保护采用温血持续逆行灌注。术后在用多种指标监测排斥反应的前提下,采用小剂量抗排斥药物。结果: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感染并发症,患者至今已存活1年零二个半个月。结论:尽量减少供心的热缺血时间,良好的心肌保护,去白细胞输血,免疫耐受诱导剂的应用均可减少排斥反应和感染的发生。在控制排斥反应的前提下,使用小剂量抗排斥药物可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利于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2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方法:2003—08与2004—12进行了2例原位心脏移植,1例为瓣膜型心肌病,另1例是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冷晶体停跳液顺灌进行供心保护,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赛尼哌及环孢素A、骁悉、甲基强的松龙三联。结果:1例术后52h右心衰竭至全心衰竭死亡;另1例围术期无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术后存活8mo。结论:合理选择受体,良好的心肌保护、术后合理的监测与抗排异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心肌保护、血液成分保护及预防排斥反应,体外循环技巧等问题。方法:对体外循环下同 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标准法该例患者进行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为0min,冷却血时间为70min,总体外循环时间为12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3min。患者已存活250d。术后患者无排斥反应、感染、心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血液成分保护、体外循环过程预防排斥反应及完善的体外循环操作技巧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本组8例心脏移植受者应用免疫诱导方案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8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免疫诱导采用术前12 h内及术后第14天2剂赛尼哌1.0 mg/kg(抗白介素-2受体抗体)结合术后前5 d 5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00 mg/d的方法,免疫抑制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 骁悉(或硫唑嘌呤) 泼尼松三联方案。结果全组无死亡,移植后早期心内膜心肌活检无明显急性排斥反应,无移植物功能不全,无明显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发生机会性感染,1例远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心脏移植围术期采用2剂赛尼哌结合5剂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和减少器官功能损害,但可能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心肌保护,血液成份保护及预防排斥反应等问题。方法:对体外循环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采用标准法对该例患者进行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为10min,冷缺血时间为105min,总体外循环时间为12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4min。患者已存活60d。术后患者无排斥反应,感染,心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血液成分保护,体外循环过程预防排斥反应及完善的体外循环操作技巧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本组8例心脏移植受者应用免疫诱导方案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8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免疫诱导采用术前12h内及术后第14天2剂赛尼哌1.0mg/kg(抗白介素-2受体抗体)结合术后前5d5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00mg/d的方法,免疫抑制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 骁悉(或硫唑嘌呤) 泼尼松三联方案。结果 全组无死亡,移植后早期心内膜心肌活检无明显急性排斥反应,无移植物功能不全,无明显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发生机会性感染,1例远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心脏移植围术期采用2剂赛尼哌结合5剂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和减少器官功能损害,但可能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心肌保护、血液成分保护及预防排斥反应,体外循环技巧等问题。方法对体外循 环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标准法该例患者进行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 为0min,冷缺血时间为70min,总体外循环时间为12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3min。患者已存活250d。术后患者无 排斥反应、感染、心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血液成分保护、体外循环过程预防排斥反应及完 善的体外循环操作技巧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提高护士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的监护能力。方法 :参照原位肝移植术后常用观察指标 ,对 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 3周康复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对比、分析。结果 :1例术后出现大出血 ,肺部曲霉菌感染死亡。 2例术后康复顺利 ,生活自理 ;其中 1例术后出现精神心理反应和非典型急性排斥反应 ;另 1例口腔发生多发性溃疡。结论 :肝移植术后出血、移植肝功能、排斥反应、感染及精神心理反应是术后监护重点 ;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这些术后并发症 ,能有效提高患者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15例DGF的病因不同,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急性排斥反应冲击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近期移植肾切除后再次原位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移植肾静脉血栓1例;环孢素A肾毒性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肾功能在术后10~35 d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区别不同原因采用相应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71例人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肝移植后8~200 d共出现16次急性排斥反应,平均46 d,6例有典型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出现血清学改变并经肝穿刺活检确诊.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15次急性排斥反应被控制.结论:细针肝穿活检术是确诊急性排斥反应的惟一手段;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临床治疗应注重对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成功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Stanford方法对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伴有严重糖尿病和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1例极度肥胖,体重108kg(身高172cm);1例62岁高龄伴肾功能不全和中度肺动脉高压。供体均为脑死亡者,供心保护采用4℃改良StThomas液;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三联治疗,根据血环孢素浓度及心内膜活检调整环孢素A用量。结果:3例均康复,未发生术后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例2术后出现一过性右心功能不全,经大量利尿和无创通气治疗,48h后完全恢复;例3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经连续肾脏替代(CRRT)和调整抗生素治疗痊愈。病人心功能均恢复正常。例1需长期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例均完全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2例已恢复手术前工作。结论: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市首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经验. 方法行标准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供心总缺血时间150min,主动脉阻断90min.术后隔离治疗一个月,采用国际通用的"三联"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通过有创和无创检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急性排斥反应(AR)的监测. 结果供心移植完成后电(20J)一次复跳为窦性心律,循环稳定,18h停辅助呼吸,第4天下床活动.患者术后已10个月,未发生明显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心肌内膜活检(EMB)示AR为0级;超声心动图(UCG)示射血分数(EF)为77.1%,缩短分数(FS)为45.7%.心功能Ⅰ级,已恢复正常工作. 结论心脏移植术是对终末期心脏病人,或按一般手术方法无法矫治的复杂心脏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合适的手术时机、良好的供心及其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优良的移植技术、对排斥反应有效监测和及时处理是移植成功和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7例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肾移植术中肾缺血事件病因:血管痉挛11例,其中肾外动脉痉挛5例,肾内血管痉挛6例;肾血流灌注不足6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2例,肾静脉血栓1例,肾动,静脉扭转3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2例肾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成功.4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1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1术中切取移植肾二次灌注再吻合成功.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其余病例经抗凝、解痉、升压、调整移植肾位置等治疗缓解.1例术后因急性排斥并移植肾破裂手术切除.余25例中22例人肾存活良好,3例移植.肾因慢性移植物肾病而失功.8例发生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4例,用甲泼尼龙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l治疗后3例逆转.结论 肾移植术中发生移植肾缺血,及时准确判断原因和及时恢复血供,与移植肾的存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84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正平  于立新 《广东医学》2005,26(4):481-48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肾移植4 2 8例中对84例(19 6 % )发生早期(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82例成功,2例失败,移植肾均于术后短期予以摘除,对2例在短期内作了再次移植,均取得成功。结论 急性排斥反应仍是各类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对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近交系Lewis和SD大鼠 ,分别建立Lewis(供体 )→SD(受体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为实验组 (n =2 4 ) ;Lewis→Lewis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为同期对照组 (n =2 4 )。术后 1、3、5d各时点分别处死 ,取移植心脏进行普通病理检查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术后5d移植心脏进行mRNA检测。结果 实验组移植心脏术后 3d开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术后 5d全部发生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 ;而对照组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 2 1 0条 (下调 96条 ,上调 1 1 4条 ) ;其中已知基因有 33条 (下调 1 3条 ,上调 2 0条 ) ;未知基因 1 77条 (下调 83条 ,上调 94条 )。结论 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涉及多基因表达改变 ,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例肝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进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移植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式和背驮式肝移植术式,病肝切除时注意仔细分离第三肝门、创面严密止血,供肝植入时应细致吻合血管及胆道防止发生渗漏或狭窄.肾移植为常规术式.围手术期间注意肝性脑病的防治、液体的管理、凝血功能的纠正以及并发症的及时诊治,并合理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结果 1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围手术期存活率100%,所有患者痊愈出院.16例存活至今,肝肾功能正常;2例死亡,其中1例49岁患者术后1年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52岁患者术后1年1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围手术期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例,继发性出血1例,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2例,所有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肝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娴熟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细心管理、并发症的及时诊治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1993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完成的 5 6 8例肾移植中发生的 6例超急性排斥反应 ,其中 5例发生于手术过程中 ,1例发生于术后 36h。结果 :6例均行移植肾切除 ,病理证实为超急性排斥反应。其中 2例随即行再次移植 ,1例移植另一供者的肾脏获得成功 ,另 1例移植同一供者的另一肾脏失败。结论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的严重并发症 ,预防是最为重要的 ,良好的HLA配型可防止其发生 ,发生超急排斥反应后 ,随即移植另一供者的肾脏有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其中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术后9例存活,手术成功率为90%(9/10).随访2~94个月,其中有1例失随访,4例患者死亡.余5例生活全部自理,恢复正常的生活,最长存活患者术后存活期已超过7年,存活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3例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病人分为两组,A组16例(OKT3 5 mg/d);B组17例(OKT3 2.5mg/d).观察排斥反应逆转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13例(81.25%)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2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B组15例(88.24%)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两组排斥反应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感染43.75%,B组5.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