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病情严重时贲门痉挛狭窄,食管下段,甚至中下段管腔扩张,食物潴留,并发慢性食管炎,内镜通过贲门困难。笔者应用双内镜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任××,34岁,男性,工人,渐进性咽下困难,食物返流,下胸骨后胀满不适十余年,初期间歇发作,后期转为持续性,近两年为著,伴体重渐减轻,体质较弱。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显著扩张,近贲门约3cm段渐狭窄呈漏斗形,但粘膜缘光滑,钡剂不能通过贲门而潴留于食管内,钡剂灌满食管并跳跃加力后方见少量钡剂断续流入胃腔,贲门仅能短时驰缓,最宽4mm。内镜下食管中下段粘膜弥漫充血,管腔高度扩张,有大量食物潴留,贲门渐狭窄,贲门痉挛紧缩。缓慢强力方通过入胃腔,确诊食管贲门失驰缓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吞咽不利半年入院。查体肝、脾未见肿大,腹部本价及肿块。X线检查:钡剂通过食管下段受阻,管腔狭窄,管壁不规则,粘膜中断,经贲门处可见钡剂明显分流。胃底小弯侧充盈缺损,粘膜结构紊乱。X线诊断为:责门癌,侵及食管下段及胃痛。行贲门、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可见贲门处有一巨大溃疡,约10cm×8cm×5cm大小,侵及食管下段。并可见食管中段有一约3cm×2cm×1cm肿物,侵及肌层,肿物质硬,不光滑,界尚清,周围有肿大淋巴结,术中切除食管中段癌肿,并切除胃3/5及部分食管下段。病理检查巨检:食管中段组织,长4.5…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主因上腹胀痛,反酸数年而就诊。查体:上腹部轻压痛,上消化道造影示钡剂滞留在贲门部,食管下段呈边缘光滑的鸟嘴状狭窄,钡剂成细流缓慢地进入胃内。  相似文献   

4.
肺及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性,68岁。因渐进性吞咽困难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食道吞钡示食管胸中段长约4个椎体有充盈缺损表现,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硬,黏膜纹破坏,钡剂通过受阻,其余段食管未见异常改变,贲门通过良好,胃、十二指肠及2、3组小肠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吴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829-1829
1病例报告 男,33岁。吞咽困难渐进性加重1个月余,现只能进半流质饮食,伴左下腹部不适。于2005—11—14入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腹段近贲门处可见偏心性局限性狭窄,黏膜中断,管壁略僵硬,可见钡剂返流。X线诊断:食管腹段癌;返流性食管炎,良性狭窄待排。胃镜检查示:食管腹段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表浅性胃炎。手术所见:食管膈肌裂孔处松弛,可容2指,见贲门及胃组织进入胸腔,术中探查食管腹段及贲门未见明显肿瘤性改变,并取活检;诊断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局限性增生,间质皿管扩张充血,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平滑肌瘤临床上常见,但同胞姐妹同患贲门失弛级症并发食管平滑肌瘤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例1:女,21岁。从几岁开始食后呕吐,平卧时有食物从口鼻中流出,睡眠中常有食物返流致剧烈呛咳,近来加重,并有胸闷、气短,活动受限。于1984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头顿及五官无异常。右肺呼吸音弱,叩珍呈浊音,左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和腹部如常。消化道钡餐相:食管明显扩张并突向右胸腔,最宽处直径达11cm,贲门处钡剂通过受阻呈鸟嘴样改变。临床诊断贲门失她级症。全麻下,左后外第8肋间入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0岁.于半年前进食时有梗阻感,曾有恶心、呕吐一囊性物至口腔内后又吞下病史,之后只能进流或半流食维持生命.近2周症状加重,进半流食亦较困难,梗阻感愈加重.体检无异常.上消化道造影:食管自颈7水平至膈上约5.0 cm处可见长20.0 cm巨大囊状充盈缺损影,占据整个管腔,边缘光滑,钡剂沿食管前后壁及侧壁呈分流,食管全长扩张,贲门开放正常,钡剂通过无受阻.考虑食管占位,囊肿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述人工贲门的原理结构 ,人工贲门植入术的操作方法及其防反流、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贲门、食管下段癌病人 ,在食管胃吻合口处用贯穿外翻法、悬吊外翻法及内外包裹法 ,植入经改进的CZESⅢ型防反流食管支架即人工贲门。结果 术后大部病人临床症状观察 ,都无返酸、嗳气、烧心、胸骨后隐痛感 ;均无吻合口狭窄及瘘发生。 2 9例X线吞钡胸透及 /或摄片提示 ,植入的人工贲门准确 ,无变型偏斜 ;钡剂顺利通过膜瓣 ,无潴留 ;头低脚高位无胃内钡剂反流。 1 5例内镜检查未见吻合口上食管粘膜有炎性改变及溃疡 ;推挤上腹部时 ,内镜下可见膜瓣随胃内压的变化而关闭或者开启 ,膜瓣的防反流功能良好。 1 2例分别于术后 0 .5~ 7个月进行了 1 4次上消化道 2 4小时PH监测 :酸反流时间、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 <4的总时间多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无一例存在酸反流。结论 国产人工贲门的研制及其植入术式的探索实为首创 ,为食管外科的进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临床资料验证了人工贲门及其植入术式有较好的防反流、防瘘、防狭窄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5岁,因反复吞咽困难15年入院;口服解痉药物可缓解。1999年曾在我院行食管钡餐检查提示贲门失弛缓症,后行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扩张术失败;2001年在当地医院行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吞咽困难仍未缓解。再次以贲门失弛缓症收入院。胸部正位片于心脏右缘重叠处见一水滴状的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边缘尚清晰(图1);食管碘水造影:见食管下段轻度扩张,食管右前壁见一长约5.0cm光滑的充盈缺损,局部黏膜平展,未见破坏,食管向右侧偏移,钡剂通过尚顺畅,在距贲门约4cm处见造影剂不规则局限性外溢,呈囊袋状,大小约4.0cm×1.6cm;立位可见囊状气液平面及…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女,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0 a余伴恶心呕吐,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行胃镜检查见食管极度扩张,食管内有大量潴留食物残渣,食管下段贲门纤维胃镜镜头无法通过,未见明显新生物,粘膜有炎性改变,拟行食管下段贲门扩张由于难受及出血而终止,后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图1)见食管扩张直径约7cm,贲门处呈鸟嘴样改变,钡剂不能通过。腹部平片示胃腔明显扩张潴留液中量呈现出气液平面.膈下未见游离气体。经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加重,饮水无法下咽。后剖腹探查见腹腔内肠管萎缩肝胃体下垂,腹主动脉于椎体前方搏动有力,且较正常粗硬,并见肝左叶异常增大呈楔形肿大与脾脏上极重度粘连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医学影像诊断的各种技术中 ,对于胃癌 ,X线钡剂检查不论从诊断特异性 ,还是从敏感性讲 ,仍然优于其他手段 ,属首选检查方法。钡剂检查结合内窥镜检查使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但 X线诊断中还有不少漏诊、误诊发生 [1 - 5] ,值得我们重视。现将在 X线检查中胃癌容易误诊的情况作一介绍 ,检查诊断时以引起注意。1 食管下端及胃贲门区变异及有关疾病1.1 解剖位置特殊  1由于贲门区在解剖上有些不利于 X线检查的地方。如 :贲门区位于胃底和胃体的内后方 ,腔大弯曲 ,充盈时易前后重叠 ;胃底粘膜排列无一定规律 ;食管胃连接区解剖与生理…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 (achalasia)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本院自 1996年 9月至 1999年 2月通过食管测压、内镜、食管钡剂造影共检出贲门失弛缓症病人 15例 ,现对其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实验对象 ①病例组 :15例系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5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31.5(2 0~ 4 5)岁 ,均有吞咽困难、反流、胸痛 ,排除心、肺、肝、胆等疾病。 2例有夜间咳嗽、哮喘、夜间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 ,②对照组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0 .5(2 0~50 )岁 ,临床上无食管疾病和贲门失弛缓症症状 ,无累及食管的…  相似文献   

13.
Schatzki环(SR)是一种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黏膜环,可引起食管狭窄,是间歇性固体食物吞咽困难、食物嵌顿最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SR可与食管裂孔疝、Barrett食管及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一些食管疾病并存。其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有症状的SR可以使用抑酸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食管裂孔疝数字胃肠影像与胃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数字胃肠机与胃镜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与胃镜分别对43例食管裂孔疝进行检查,并对两种结果进行并对分析。结果:43例X线可见食管粘膜增粗、毛糙,少数患者食管下段出现多发性毛刺状浅龛影,食管下段多见痉挛,食管排空功能减低,钡剂滞留,疝囊形成。B环形成,贲门切迹改变。胃镜检查食管腔内可见胃底粘膜,贲门切迹改变,有时可见疝囊。粘膜充血水肿,齿状线不清晰或增厚发白,贲门口扩大。结论:数字胃肠机检查对食管及其病变整体表现占优势。可获得腔内形态结构及其细节更多信息。结合食管运动功能进行研究,使诊断更加客观全面和准确。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32~62岁,平均47岁。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上腹隐痛不适4例,进食阻塞感2例,胸骨后灼烧感、异物感2例,噎食2例,消瘦2例,轻度贫血、乏力1例,1例噎食与情绪有关。4例行纤维食管镜检查发现:1例贲门处有0.5cm大小的溃疡,2例粘膜糜烂,1例贲门管腔狭窄,其中3例行活组织病理检查为:贲门粘膜增生2例,炎症改变1例。钡餐X线检查: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贲门狭窄、钡剂通过受阻或滞留,3例贲门区粘膜不完整、中断或胃壁僵硬,2例贲门狭窄上方食管轻度扩张…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合并贲门失弛缓症是上消化道较为常见疾病,2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通过CT、X线、内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院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贲门失弛症46例,其中6例伴发其他食管良性疾病,发生率为13%。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32~58岁;发病时间2~8年。伴发膈上憩室3例,其中1例尚合并食管裂孔疝;伴发食管下段潴留性囊肿2例,食管中段平滑肌瘤1例。均有咽下困难、返胃、呕吐及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4例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1.2 X线检查 食管钡剂造影示有中度以上食管扩张,贲门1~2.5cm范围鸟嘴样或萝卜根样狭窄的典型贲门失弛症征象;3例伴膈上憩室者2例于膈上食管右侧,1例于食管前方可见囊袋样钡…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食管裂孔疝X线诊断与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东朦 《临床医学》2006,26(4):55-55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裂孔疝的X线诊断。方法本组28例患儿均经X线钡剂造影发现食管裂孔疝。结果20例可见贲门、胃底进入纵隔呈葫芦状阴影,食管胃环位于膈上,食管胃角增大变钝,其中4例患儿显示合并短食管畸形(其中2例位于右侧胸腔),1例位于左侧胸腔及合并短食管畸形,胃粘膜不规则、胃扭转、胃食管反流并不明显,诊断为旁疝。2例贲门位置不能确定,但可见胃及部分肠管同时疝入纵隔,考虑为混合型食管裂孔疝。结论食管裂孔疝是引起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变。X线检查可以明确不同类型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盐酸乙哌立松、洛拉酮联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例报告傅文安(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312000)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吞咽动作后不能正常松弛,致使食物通过...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症(AC)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在食管病变中仅次于食管癌,位居第二位,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进食困难、呕吐、胸痛、营养不良、消瘦、体重下降等。X线食管钡餐造影表现为贲门部呈鸟嘴样狭窄,钡餐不能通过而潴留于增粗的食管内。治疗的关键是解除贲门括约肌的失弛恢复食管的运动功能,目前有下述7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