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重温《伤寒论》涉及用桂枝的方剂41方,约占全书112方的36.6%,条文达70余处,所用遍及三阴、三阳、表里、寒热、虚实诸证。现就《伤寒论》中的桂枝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从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辛温发汁、缓急止痛、温经通络、温阳利水、补益疏阳、活血化瘀、平冲降逆、交通上下等十一个方面归纳整理了桂枝在论中的配伍及运用。  相似文献   

4.
桂枝在《伤寒论》中使用广泛,其功效的发挥与剂量、配伍及其比例有着密切关系。桂枝功效的核心是通阳化气,从剂量层次来看,随着桂枝在方剂中剂量的增大,其通阳化气的功效在逐步增强,而在不同剂量层次上分别表现出来不同功效方向,小剂量表现为通阳助气化;中等剂量则表现为解肌疏风、调和营卫,调整阴阳;用至中重剂量,其温通之性更显,主要表现在温通心阳,温补脾阳,通络散寒而除痹症;重剂量使用则温化阴气,而平冲降逆。在看待桂枝在方中的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配伍及比例,配伍可以影响桂枝功效的发挥,而同一配伍的比例调整也体现了中医调整阴阳、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桂枝功效发挥方向与剂量、配伍及比例关系密切,学习时当综合考虑,着眼于病机、方证、用药,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写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医学著作。书中理法方药,条理清晰,一方多用,一病多方,运用灵活。尤其是同一种药物,配伍不同,疗效亦异。如对桂枝的运用,堪称灵活用药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桂枝甘草汤中桂枝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桂枝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表 ,温经通阳。因其味甘辛 ,气香性温 ,故能入足厥阴行血分 ,走经络而达营郁 ;善解风邪 ,最调木气 ;升清阳脱陷 ,降浊阴冲逆 ;舒经脉之挛急 ,利关节之壅塞 ;入肝胆而散遏抑 ,极止痛楚 ,通经络而开闭涩 ,甚去湿寒 ;能止奔豚 ,可安惊悸 ;并能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 ,四散通经络 ,走而不守。桂枝一味 ,仲景用之最广 ,作用甚大 ,是辛甘化阳之上品良剂。《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用桂枝者 ,约有七十六方之多 ,其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出二十八方 ,桂枝甘草汤加味配伍出十一方。以下就这两首经方作一…  相似文献   

8.
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祛风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心悸、痰饮蓄水、经闭癥瘕等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用桂枝,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独具匠心.因此,探讨张仲景运用桂枝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求其遣方用药之精妙所在,给吾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桂枝的临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之“补”法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法为《伤寒论》治法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属扶正治法类。本文就《伤寒论》中仲景本身对“补”法的运用和发挥作一阐述,并后世医家在促景应用基础上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及现代中医治疗中扶正思想具体体现。并以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椟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为例阐述现代医学对仲景正思想的临床运用。治疗宜从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出发,辩证地运用仲景的扶正思想,因晨、因地、因人制宜,古为今用,推陈致新。  相似文献   

10.
桂枝为樟科肉桂的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本经疏注》“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合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本草求真》“行痹,其是有因风、因湿、因痰、因寒、因瘀、因虚之瘀,需用桂枝以为向导”。《大同药物学》“合麻黄能发汗,合五味能降冲,合茯苓能利水,合桃仁能消瘀,合芍药饴糖能建中”。张寿颐曰:“桂枝,祛营卫之风寒,主太阳中风而头痛。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而腹痛。宣通经络,上达肩痹。温辛胜水,则抑降肾水,下定奔豚,开。肾家之痹着,若是阳微溲短,斯为通溺良材”。下面就《伤寒论》中桂枝的六大功用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仲景运用枝枝配伍的规律作了探讨,指出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辛温发汗;配甘草,温通心阳;配附子,温经除湿;配茯苓,化气行水;配桃仁,通脉行瘀;配柴胡,双解二阳;配饴糖,温中补虚。  相似文献   

12.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与甘草均是<伤寒论>中应用较多的药,二者单独使用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现就二者相伍在<伤寒论>中的临床应用,并适当联系<金匮要略>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桂枝在《伤寒论》中使用达43方次之多,仲景用桂枝既治疗外感表证,又治疗内伤杂病,桂枝配伍有制,功效各殊,主要体现在桂枝配麻黄,解表发汗;桂枝配芍药,和营温经平冲;桂枝配柴胡,太少双解;桂枝配炙甘草,温通心阳;桂枝配附子,固表通络止痛;桂枝配当归,温经散寒;桂枝配茯苓,助气化蠲痰饮;桂枝配桃仁、大黄,通经活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桂枝加大黄汤出自《伤寒论》第 2 79条 :“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究竟何谓大实痛 ?大实痛是属太阴还是属阳明 ?古今诸多医家俱认为该方“大实”是实在阳明。桂枝加大黄汤是为表解太阳里泻阳明而设。笔者认为桂枝加大黄汤证病机为阳明大实之说于理欠妥 ,兹析如下。1 在仲景诸方中 ,不要一见大黄就认为是苦寒通大便。温习大黄的性味不难看出 ,大黄味苦性寒 ,除独行气分 ,更善走血分。《神农本草经》中大黄“味苦主下瘀血 ,血闭寒热 ,破瘕积聚……”《日华子本草》…  相似文献   

15.
16.
李进业 《河南中医》2020,40(2):171-173
张仲景临证用药比较讲究,桂枝去皮为去其外层皮,但现代用的桂枝饮片去皮极难操作。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伤寒杂病论》中治肾虚的崔氏八味丸、治虚劳诸不足的薯蓣丸以及天雄散诸方中均是用桂枝,内脏病变更适合用肉桂进行治疗,桂枝更适合治疗肢体经络病证。药理试验测得肉桂、桂枝二者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肉桂醛,肉桂的挥发油提取率为桂枝的2倍。现代用的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细长或幼嫩的枝条),切片切段后去皮是不现实的,且去皮后木芯所剩无几。现代用桂枝不去皮(此指全部皮层),而其疗效是明确而可靠的,肉桂、桂枝及桂枝汤类方在临床中大量使用,具有多种功效,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所以,《伤寒论》中的桂枝基本等同于现代用的肉桂,而不是现代用的桂枝,其去皮也是去表面的木栓层。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附子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义 《中医研究》1995,8(1):13-14
《伤寒论》附子应用浅析江苏221006徐州市儿童医院刘和义主题词《伤寒论》,附子/治疗应用附子乃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之要药。仲景善用之,用药严慎精简,配伍有一定之法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附子甚多,《伤寒论》太阳篇方11首,阳...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乃仲景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专书 ,其中桂枝用药之频繁 ,功用之多 ,是其他药所无法相比的。而含附子的方剂仅 2 0首。笔者比较了两者在《伤寒论》方剂中的配伍 ,认为其功用大致相同。1 《伤寒论》首先可见桂枝与附子同用方剂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  相似文献   

19.
1邪热塞肺证之“无大热”63条日“发汗后,不可更行枝枝汤,汗出而瑞,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7条日”下后,不可更行桂技场,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现论中太阳表证,下之微喘.表未解者,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枝枝证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者,其表未解,宜葛根条连场。上述有关“无大热”二条,其证均为热邪内迫于肺之候一热郁熏蒸则汗出,气逆不降而喘作,其热在里而不在表,所谓“无大热”仅指体表温度而言。凡临床所见.若邪热在肺作险者,常可见到发热,甚至高热.切不可拘于“无大…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桂枝的应用功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桂枝"--药名,最早见于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书中所用"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干及粗枝之皮,即今所用之肉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