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维CTA研究椎动脉与寰枢关节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显示椎动脉寰枢段(ASVA)与寰枢关节(AAJ)的效果,明确其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从头颈部联合血管 CTA 检查的三维影像资料中,选出颈部血管及寰枢关节无病变者 68 例.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容积显示(VR),同时配合分离、融合、透明或伪彩等图像处理技术.在三维图像上观察和测量 ASVA的行程,以及与寰枢关节的相互关系.结果:68例 CTA 三维图像质量好,显示VA及AAJ结构清楚,满足本研究要求. ASVA 行程中表现为典型的 5 处弯曲者 60 例,动脉走行或大小变异 8 例.ASVA弯曲呈代偿性膨大,最宽处在第4弯曲,直径约5.6mm,两侧 ASVA 管腔大小比较,结果左侧大于右侧(P<0.05). ASVA 与寰枢关节伴行,其中两处行程稍分离,其一分离处为ASVA第 2 弯曲,居寰枢关节外缘0.0~5.4 mm;其二为ASVA第 4 弯曲,居寰椎后弓后外侧2.6~9.2mm,其测量值进行左、右侧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3DCTA清楚显示 ASVA及AAJ结构,确定其三维位置关系,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64层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评价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8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DSA,CT三维后处理主要包括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常规二维DSA检查后,对可疑病变血管行旋转DSA检查,应用三维工作软件行3D后处理,比较3D-CTA与3D-DSA对动脉瘤显示的价值.结果 28例病例中22例CTA和DSA均显示动脉瘤并经手术或栓塞证实,其中1例CTA和DSA显示单个动脉瘤,手术证实为2个动脉瘤,1例CTA显示假阳性.3D-CTA与3D-DSA均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形状、瘤径指向、瘤体直径、瘤颈、载瘤动脉、瘤体穿动脉情况,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64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细节显示上与3D-DSA无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应能替代血管造影,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3D)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显示儿童头颈部血管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SCT增强扫描的头颈部血管瘤患儿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外形、肿瘤血管、供血及回流血管、与颅内有无交通。结果血管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DMPR清晰显示了22例血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中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清晰显示16例,未显示者2例,回流静脉血管显示而供血动脉未显示者4例。2例血管瘤引流血管与颅内血管及血窦相通,余20例血管瘤与颅内无交通。结论MSCT3DMPR技术对于血管瘤的定位,显示其大小、范围、供血和回流血管、是否与颅内相沟通等方面具有优势。是观察头颈部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V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慢性狭窄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2例可疑头颈部血管慢性狭窄性病变的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CTA)技术行头颈动脉成像检查,观察两侧椎动脉(VA)、颈内动脉(ICA)以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对所有图像行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 62例中头颈部CTA未见异常19例,发现血管异常43例.其中VA狭窄18支,闭塞7支;ICA狭窄30支,闭塞7支;ACA和MCA狭窄11支,闭塞2支,PCA发育不良2支.烟雾病2例,脑内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起源变异4例.结论 VCT头颈部血管成像能准确显示头颈部血管正常解剖与异常改变,二维与三维图像相结合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动脉分级能力及图像质量效果.资料与方法 搜集1183例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患者的资料,按对比剂注射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708)和常规剂量组(n=475).观察容积重建图像上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段、颈内动脉岩骨段至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的显示情况,根据最大密度投影上血管质量评分判定图像质量.结果 两组头颈部动脉血管及脑内较大分支在容积重建图像上显示良好,且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多数血管显示清晰,边缘光滑锐利.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段血管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对比剂在CT头颈部联合成像上可以很好地显示颅内血管,且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4例临床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3D—CTA和DSA。3D—CTA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以及容积重建(VRT)。3D—CTA和DSA分别由相互独立的放射科医师实施和诊断,分别记录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动脉分支等的关系。同时调查神经外科医师及患者对两种影像手段的认可度。结果3D—CTA发现13例15个动脉瘤,遗漏1个直径1.2mm的动脉瘤,发现的最小动脉瘤长径为1.8mm。DSA发现14例16个动脉瘤。CTA在显示瘤颈以及相邻骨质结构上明显优于DSA,而DSA空间分辨率较高。神经外科医师多认为CTA可以用作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和术前评估,而DSA仍是金标准。患者对CTA的接受度较高。结论3D—CTA是检查颅内动脉瘤高度敏感的无创影像手段,它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确定其能否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来指导血管内治疗.方法 329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CTA和DS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选择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结果 329例中的181例患者发现202个颅内动脉瘤.4个动脉瘤CTA漏诊,而DSA检查过程中7个动脉瘤未能清楚显示.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8%、98%和98%.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CTA评价认为115个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治疗,结果112个动脉瘤成功栓塞.结论 16层螺旋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相似文献   

8.
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检出率以及好发部位,探讨开窗畸形与动脉瘤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行颅颈CTA检查的412例患者资料,将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得到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综合分析各组图像对于血管异常的显示情况.结果 412例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41例,共计44处,位于前交通动脉区23处(5.6%),基底动脉区18处(4.4%),椎动脉颅内段2处(0.5%),大脑中动脉1处(0.2%).48例动脉瘤患者的开窗畸形发生率与364例无动脉瘤者的开窗畸形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可清楚显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检出率为10.7%(44/412),好发部位为前交通动脉区、基底动脉,开窗畸形与动脉瘤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颅内血管病变CTA综合评价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颅脑CT血管造影(CTA)和综合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或疑诊颅内血管病变患者和4例血管畸形栓塞术后患者行CTA检查,并分别完成5种图像后处理: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显示(3D—SSD)、容积显示(VR)、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TS-MIP)和仿真内镜(VE)观察。结果CTA详细显示颈内动脉瘤10例,前后交通支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迂曲延长症1例,栓塞治疗后4例,其余10例正常。各种病理情况的CTA后处理以VR最优,综合显示更佳。结论颅脑CTA显示血管病变优越,以VR为主的综合后处理显示最好。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 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行64层螺旋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 结果 使用钛制动脉瘤夹者,64层螺旋CTA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的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以作为采用钛制动脉瘤夹治疗患者的术后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