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学报》2005,20(6):15-15
  相似文献   

2.
老年顽固性眩晕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临床常见病.多因年老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失调;或风木过动中土受伐,肝风挟痰火横窜经络,风阳上僭;或邪浊上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治疗上在补益气血的同时,需注重熄风平肝、调理运化、畅通经脉、化痰行瘀,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郁证相应增加,常常会出现因郁致痿,因痿致郁。郁证与阳痿往往相互影响。文章从肝、心、脾对郁证后引起阳痿进行分析,从而为郁证后阳痿的治疗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述眩晕证临床辨证用药的八种经验治疗方法,在传统治疗针对眩晕的“风、痰、虚、火”四大病因基础上,增加了“郁”的病因辨治,强调中西内外兼顾的原则是治疗眩晕取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眩晕十针"结合脏腑经络辨证治疗眩晕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眩晕患者根据疾病归经分为肝经组25例,心经组12例,脾经组8例,肺经组8例,肾经组22例,采用自拟"眩晕十针(百会、神庭、太阳、头维、四关)"结合脏腑经络辨证治疗眩晕并观察有效率。结果根据阴阳学说和脏腑经络辨证理论,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出的"眩晕十针"结合脏腑经络辨证治疗脏腑眩晕7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眩晕十针"结合脏腑经络辨证治疗眩晕,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眩晕一证 ,一般认为虚者居多 ,《景岳全书·眩运》指出 :“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 ,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 ,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 ,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笔者认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频率的加快 ,恣食肥甘、劳倦太过引起的痰眩似有增多趋势。现代人体型偏胖者逐渐增多 ,古人云 :胖者痰多也。恣食肥甘油腻之物 ,劳倦太过 ,伤于脾胃 ,脾胃虚弱 ,一则气血无生化之源 ,导致眩晕 ;二则脾失健运 ,水湿运化失司 ,造成土不生金 ,金不生水…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1],指出眩晕可因肝风内动而发生,因此临床上对眩晕多从肝论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对眩晕的治疗,除从肝论治外,还采用从脾论治,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素问&#183;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1],指出眩晕可因肝风内动而发生,因此临床上对眩晕多从肝论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对眩晕的治疗,除从肝论治外,还采用从脾论治,收到了良好  相似文献   

9.
何艳华  金辉 《长春医药》1998,11(2):33-33
  相似文献   

10.
11.
失眠症从胃论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脾为心之子,又因脾胃相表里,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胃失和降,子病及母,影响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失眠.  相似文献   

12.
脑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但肺功能失调在脑中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临床分肺气上逆、肺气郁滞、肺气不足、肺阴亏虚四型,用药肯綮,辨证准确,清虚灵活。  相似文献   

13.
从脾论治腰椎骨质增生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骨质增生症以往多从肾论治。但临床观察发现,脾虚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位中央,脾虚则五脏俱虚。肾精亏损,则骨失所养;肝虚血少,则筋失滋荣;脾虚湿阻,瘀血阻络也是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脾虚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健脾益气,祛湿止痛为腰椎骨质增生症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4.
便秘从肺论治五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属大肠病变,唐宗海《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又《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大肠司燥金,喜润而恶燥……与肺相表里,故病多治肺之法治之。”验之临床,言中肯綮,今就便秘从肺论治总结五法如下。1宣肺通秘法肺的宣发功能是保证津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的关键。肺与大肠相表里,经脉上相互络属,肺的正常宣发是大肠濡润和运化的基础。肺失宣发,津不布肠,临床见大便干结不通,腹满胸闷,咳喘气逆,咯痰白粘或黄,口干不欲饮水,苔白厚而干等。治当宣发肺气,润肠通便。方用《类证活人书》桔…  相似文献   

15.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者居多。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也较多,并根据《内经》对其病机、病位症状及“脑渗为涕”的论述,故又有“脑漏”、“脑渗”、“历脑”、“控脑痧”等病名,与急、慢性鼻窦炎相类似而致病因素大多因感受外邪,侵于太阳,皮毛不利致肺气壅郁,阳明不降,阻碍肺胆降路,致使热邪痞浊填塞于上,久而久之,遂成辛颊鼻渊。本病有实证与虚证之分。但临床属血瘀者亦多见。笔者自2000年1月~2000年3月,从血瘀证考虑,应用中药辨证治疗鼻窦炎,收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临床以尿频、尿急或尿痛为主要表现,而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并排除结核、真菌及厌氧菌尿路感染.本病病因未明,以中年女性多见,均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史.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于睿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眩晕,强调肝,但不独责肝、又必及肝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以和调治五因,必兼治肝两种思路为导向,泻肝、平肝、疏肝、养肝四种治法为主线的特色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汗证的治疗,应首先辨明病变所属脏腑,再辨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并责之于病理产物,如瘀、痰等.临床中常使用生脉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玉屏风散等进行化裁,治疗汗证尤善用黄芪,因人因证施治,用药精简灵活,同病异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历代医家多有著述,但多从病因与气血津液方面辨证论治,直接系统地从五脏论治者较少.现笔者就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dizziness. Methods: 65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6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9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ith both drugs and acupuncture was given, with the points Jiaji from C1- C4, Taiyang (EX-HN5) and Touwei (ST 8) mainly selected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drug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1.7% and 79.3% respectively, and a curative rate of 58.3% and 44.8%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