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肺心病的预后评估价值,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80例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挑选同期接受体检的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展开分析,比较肺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 肺心病组不同等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健康者(42.19±6.81)ng/L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等级依次递增,且预后良好(52.54±6.43)ng/L的肺心病患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81.56±7.80)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其上升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早期诊断、治疗肺心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英波 《重庆医学》2013,42(15):1759-176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其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在本院住院的2型DN患者132例(DN组),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早期DN组62例和临床DN组70例,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检查,分为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组69例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组6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NP、Hcy和Cys-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DN组BNP、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DN组BNP、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早期DN组(P<0.05)。并发心血管疾病组BNP、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组(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BNP、Hcy和Cys水平明显升高,通过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DN病情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宣迎梅  陈亚平 《吉林医学》2012,33(19):4102-4103
目的:了解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等住院患者153例,将其分为基础疾病组、心脏病组、心力衰竭组,同时建立健康对照组,并检测血浆BNP浓度后对组内和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NP是早期筛查甲亢等继发性心脏病及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的无创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血浆脑钠肽与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对比两组的差异性。结果:(1)观察组BNP、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B组BNP、Hcy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BNP及Hcy在AC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ACS患者病情越严重BNP及Hcy升高越明显,二者可作为ACS病情程度判断的依据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科室收治的COPD患者病例1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体检者157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病例血浆Hcy浓度、两组患者中吸烟患者及未吸烟者血浆Hcy浓度及观察组COPD不同分级患者的入院及出院Hcy浓度.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血浆Hcy浓度(28.18±4.3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Hcy浓度(14.33±3.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级患者出院时Hcy浓度为(12.77±1.53)μmol/L,Ⅱ级为(16.21±2.12)μmol/L,Ⅲ级为(20.71±3.46)μmol/L,Ⅳ级为(22.42±4.52)μmol/L,与入院时Hcy浓度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血浆Hcy浓度随患者病情的加深而升高(P<0.05).结论 血浆Hcy浓度与COPD的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对于临床诊断COPD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云方 《当代医学》2013,(14):39-40
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BNP)在心力衰竭(HF)临床诊断中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湖南耒阳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病例40例H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心内科检查的非HF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BNP检测试剂盒,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LVEDD和LVEF。结果观察组BNP水平为(382.2±113.8)ng/L,高于对照组水平(42.1±10.9)ng/L,(P<0.05);观察组BNP和LVED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LVEF较治疗治疗前均增加(P<0.05);BNP水平与HF的发病性关联系数为2.3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HF存在相关性,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得分,分为轻、中及重型三个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浓度。比较组间血浆ADMA及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48.69±33.27)、(62.69±28.80)、(83.58±21.27)和(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浓度分别为[(12.99±8.78)、(15.99±7.74)、(22.16±7.35)和(11.97±4.87)μmol/L],轻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重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趋势(B=2.404,P<0.01),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在排除传统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危险因素后,结果提示Hcy和ADMA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血清Hcy水平均升高,且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营养素1(CT-1)血浆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心功能Ⅱ级24例,心功能Ⅲ28例,心功能Ⅳ22例。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用酶标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CT-1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钠肽(BNP)血浆浓度,分析CT-1和BNP血浆浓度与CHF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浆CT-1和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浆CT-1和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逐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1和BNP血浆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CT-1:r=-0.755;BNP:r=-0.684,均P<0.01)。结论血浆CT-1浓度可能是反映CHF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测定CT-1和BNP血浆浓度对CHF的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曹磊 《疑难病杂志》2011,10(6):408-410
目的测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水平,探讨血浆BNP及血清FABP对CHF诊断及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CHF患者60例,其中NYHA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原发疾病:冠心病30例,瓣膜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另纳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BNP及FABP浓度,评价心功能。结果 CHF组血浆BNP及血清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CHF患者的BNP及FABP水平逐渐增高(NYHAⅣ级>NYHAⅢ级>NYHAⅡ级,P均<0.01);LVEF≤40%患者显著高于LVEF>40%患者(P<0.01);而不同病因CHF患者间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FABP呈正相关(r=0.801,P<0.01),两者与LVEF呈负相关(r=-0.718,r=-0.881,P<0.01)。结论血浆BNP及血清FABP测定对CHF的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彩珍 《中外医疗》2015,34(1):179-180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Cys C、Hcy及U-m 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60例、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6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组60例。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每组患者人员Cys C、Hcy和m ALB的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及对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及糖尿病阴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与对照组(P<0.05),其中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 (P<0.05)。结论血清Cys C、Hcy和U-m ALB联合检测可作为一项理想早期诊断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NP及ET检测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方法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法检测1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CHF组)和15例有急性呼吸困难表现的非CHF患者(非CHF组)的血清BNP浓度,血浆ET浓度,并与15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摄片及血气分析。结果CHF组和非CHF组和对照组血清BNP浓度分别为(863.15±265.4),(97.13±46.40)和(36.65±9.91)pg/mL,CHF组和非CHF组血清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CHF组血清BNP浓度又明显高于非CH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HF组和非CHF组和对照组血浆ET水平分别为(64.92±5.39),(106.23±29.72)和(48.77±13.22)pg/mL,非CHF组和CHF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非CHF血浆ET水平又明显高于CH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HF组血清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68,P<0.01);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r=0.72,P<0.05);CHF组血清BNP与心胸比值、右肺下动脉横径呈一定正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0.45,P<0.05和r=0.42,P<0.05);非CHF组血浆ET的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0.64,P<0.05);非CHF组血浆ET的水平与PaCO2呈正相关(r=0.58,P<0.05);非CHF组血清BNP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对于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初步评估心衰的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于鉴别呼吸困难原因可作为辅助检查;血浆ET水平对于诊断肺源性呼吸困难,初步评估呼吸衰竭的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T与BNP呈正相关趋势,反映了它们多种相互影响的调控作用,结合两者检测结果可能相对更准确反映病人的心肺功能,对进一步评价呼吸困难原因及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1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心功能分级,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BNP、CRP检测对比.结果 观察组BNP、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CRP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明显相关,临床可作为疾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lime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AMI组20例,UAP组23例,NQMI组17例,并设SAP组19例,对照组20例。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CRP及血浆D-dimer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合征患者血清CRP及血浆D-dimer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AMI组较UAP组和NQMI组升高更明显,但它们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及血浆D-dimer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两者的检测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UAP和SAP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梅光艳  李杰  李兴升 《医学综述》2011,17(23):3678-3679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期心内科非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BNP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水平依次递增,经过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LVEF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其预后评估,且对舒张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钠肽(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6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的血浆BNP、血清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情程度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BNP、CRP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BNP、CRP水平也逐渐增高。结论:BNP联合CRP测定可作为诊断及评估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效果的依据,其水平高低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华 《吉林医学》2014,(9):1846-1846
目的:探讨BNP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5%,BNP浓度为(105±21)ng/ml;对照组BNP浓度为(895±82)ng/ml。两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准确率高,测定结果显示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7.
刘正群  付林 《河北医学》2015,(3):509-51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3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3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和血浆D-D。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及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s-CRP及血浆D-D水平最高,SAP组最低,而UAP组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r=0.763,P<0.05)及血浆D-D(r=0.647,P<0.05)水平与冠心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al-binding protein,RBP)、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2例糖尿病病人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值。结果: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尿肌酐≥300μg/mg)、微量蛋白尿组(30μg/mg≤尿白蛋白/尿肌酐<299μg/mg.)和健康体检组RBP、BNP和Hcy浓度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微量蛋白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和正常组比较,阳性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RBP、BNP和Hcy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ACS患者4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海  张毅  陈皓  苏祖禄 《重庆医学》2013,(25):2975-2976,2980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分为手术组(26例)和非手术组(30例),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在发病后6、24、72、168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BNP血浆浓度,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脑水肿程度。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血浆BNP含量在6、24、72、168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BNP含量在168h低于于非手术组;两组患者在24h开始发生脑水肿,手术组72h达高峰,非手术组168h达高峰;血浆BNP水平变化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r=0.685,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BNP含量是早期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急性期脑水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