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4种检验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作用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8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使用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乳酸杆菌检查、细菌性阴道炎(BV)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并对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乳酸杆菌检测阳性率为80.0%,线索细胞检查为78.75%,传统检查法(胺试验、pH值)为62.50%与61.25%、BV快速检测法为77.50%。BV快速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检测法检测结果与其他3种比较,诊断结果最差。结论 BV快速检测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测速度较快且检出率较高,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线索细胞检查法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筛检价值.方法:用棉拭子收集450例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分别用Amsel法和线索细胞检查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msel法检出BV阳性280例,线索细胞检查法检出阳性278例.线索细胞检查法诊断BV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1.2%,诊断效率92.9%.该方法与Amsel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索细胞检查法具有结果准确、简便快速、经济适用的特点,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开展应用,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66例患者,提取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并采取常规检查结合涂片方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66例受检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为24.70%(41/166)高于真菌感染率16.27%(27/166)和滴虫感染率4.82%(8/166)。结论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炎中,采取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阳性率高,属于准确、方便、快捷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V)方法较多,其中线索细胞检查是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诊断方法,我科用白带常规镜检法、Am sel法、BV B lue法对745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了检查。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3月~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745例,年龄21~56岁。2.试剂BV B lue试剂盒(美国G ryphus D iagngtics公司)。3.方法无菌采集足量阴道分泌物后立即送检。(1)白带常规中线索细胞、白念珠菌、滴虫检查法:在载玻片上加2滴生理盐水,取阴道分泌物与之混合成悬液,置高倍镜下检查线索细胞、白念珠菌和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G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12月进行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2 6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取双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分离培养法进行检测,分析免疫荧光法检测GV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免疫荧光法检测GV的敏感度为94.31%,特异度为90.75%,准确度为91.20%;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34.99%,免疫荧光法阳性检出率为39.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GV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高、诊断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炎科3项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39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妇科3项快速检测卡检测同时常规湿片镜检清洁度、真菌、滴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0例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炎检测卡诊断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65.6%,常规湿片检出率为47.7%,二者符合率为48.9%.快速检测卡检出率明显高于湿片镜检.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简便、快速、敏感,同时与常规镜检联合检测,大大提高妇科各种阴道炎症的检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阴道加德纳菌四种临床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菌性阴道病是近年来被确定的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 ,其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 ,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 ,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对加德纳菌的实验诊断 ,主要以直接涂片找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免疫荧光法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等。为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实验诊断方法应用的效果 ,我们对阴道加德纳菌临床 4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临床标本 :5 0份宫颈分泌物 ,取自西京医院门诊妇产科就诊的非特异性阴道炎 (NSV)患者 ,常规消毒用无菌棉签自宫颈口取分泌物于无菌生理盐水管中。2 革兰染色法 :取无菌…  相似文献   

8.
阴道加德纳菌 (GavdnerellaVaginalisGV)是临床常见的细菌性“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病原菌之一 ,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 ,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常采用分泌物涂片直接镜检找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免疫荧光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诊断GV感染。为探讨适合常规使用 ,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 ,我们采用白带快速染色法检测阴道GV ,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与采集1、标本来源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有阴道感染症状的分泌物126份 ,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34.5岁。2、标本采集用无菌…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病BV蓝快速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 l vag inos is,BV)BV蓝快速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平行进行Am se l法[1](颜色和性状观察、胺试验、pH值和镜检线索细胞)、两种BV蓝快速法检测。以Am se l法合并革兰染色法为扩大了的金标准,评价BV蓝快速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BV蓝快速检测法A与Am se l法结合涂片革兰染色法在临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中无显著差异(A试剂χ2=0.167,P>0.05),BV蓝快速检测法B与Am se l法结合涂片革兰染色法在临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4.75,P≤0.01)。结论BV蓝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BV,但是市场上的试剂质量良莠不齐,要认真比对,筛选出好的试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快速临床辅助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真菌性、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的检出率。方法将1338例阴道炎分泌物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法、革兰染色涂片法镜检,同时运用细菌性阴道炎(BV)联合测定试剂(过氧化氢酶、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检测,比较真菌孢子、菌丝、滴虫、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及细菌性阴道病合并真菌、滴虫的检出率。结果阴道炎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真菌、滴虫的感染率;在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中有50%的患者均并发 BV 感染。加入与未加入 BV 联合试剂的运用,革兰染色涂片法对病原的检出率均高于生理盐水涂片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纯性的真菌、滴虫的感染,加入与未加入 BV 联合试剂,生理盐水涂片法之间,革兰染色涂片法之间分别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细菌性阴道病及并发感染的患者中,加入BV 联合试剂与未加入 BV 联合试剂的运用,生理盐水法之间、革兰染色法之间分别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革兰染色,可提高病原的检出率,同时加入 BV 联合试剂的运用,能准确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并发真菌、滴虫的感染,从而减少漏检、误检。  相似文献   

11.
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道分泌物涂片清洁度判定和革兰氏染色对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现将 2 12例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清洁度与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妇科疑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 ,年龄 18~ 5 0岁。1.2 方法 用无菌棉签从阴道侧壁或后穹窿处取分泌物 ,放在 0 .5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取干净玻片涂片两张 ,一张加盖玻片 ,在高倍 (40 0倍 )镜下观察白细胞、线索细胞、细菌等有关清洁度内容 ;另一张玻片空气中干燥固定 ,作革兰氏染色 ,检查阴道菌丛的变化等 ,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革兰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在妇女阴道炎性反应中的检出率,提高阴道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23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采用悬浮法和生理盐水进行检测.结果 革兰染色法念珠菌检出率为 15.8 %,滴虫检出率为 5.6%;,淋球菌检出率为2.3%,线索细胞检出率为13.7%;生理盐水涂片法念珠菌检出率为8.2%,滴虫检出率为6.1%,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6.4%.结论 革兰染色法在妇女阴道炎性反应中的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结合革兰染色法是目前临床检查妇女阴道炎性反应的较好方法,建议将革兰染色法作为妇科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可疑的标本,更应用革兰染色法进行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V)方法较多,其中线索细胞检查是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诊断方法,我科用白带常规镜检法、Amsel法、BV Blue法对745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4.
陈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33-1033,1036
目的评价快速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1例妇科阴道分泌物进行BV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检。结果 BV快速检测法阳性率26.6%,涂片镜检线索细胞阳性率21.7%;霉菌性阴道炎中伴BV阳性约30.7%,滴虫性阴道炎中伴BV阳性约18.4%。结论 BV快速诊断试剂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较强,与涂片镜检法合用可显著提高BV及霉菌或滴虫性阴道炎伴发B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于阴道炎患者在白带常规检查中通过联合应用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144例白带异常病例,以其检测方法为标准分组,观察组为常规镜检+阴道炎五联检,对照组为常规镜检,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白细胞、霉菌性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炎(B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中P<0.05。结论阴道炎白带常规检查中通过联合应用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有助于提高阴道炎检出率,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该联合检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意义。方法严格按唾液酸酶快速检测BV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对妇科门诊1500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测,检测对象为阴道分泌物pH≥4.5、镜检发现线索细胞、清洁度为Ⅰ~Ⅱ度及同时伴临床症状,无滴虫及真菌者。同时检测清洁度为Ⅲ度、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鉴别诊断。结果1500例被检者中清洁度为Ⅰ~Ⅱ度者484例,检测阳性者64例,占13.22%;伴临床症状者408例,检测阳性者307例,占75.25%;镜检发现线索细胞者108例,检测阳性者94例,占87.04%;清洁度为Ⅲ度者230例,检测阳性者5例,占2.17%;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52例未检测出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8例,检测阳性者2例,占1.69%。总发病率为31.47%。唾液酸酶法对清洁度为Ⅰ~Ⅱ度伴临床症状者、镜检发现线索细胞者与清洁度为Ⅲ度者、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检测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唾液酸酶法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采用唾液酸酶法诊断BV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特异性强、设备简单、快速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治BV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CT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异常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采用TCT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刮片法检查,比较两组标本制片满意率和阳性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标本涂片满意率和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9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检查明显提高了标本制片满意率和阳性符合率,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阴道念珠菌感染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阴道分泌物涂片两种涂片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念珠菌的结果.方法 对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真菌培养,并应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B液(10%KOH)涂片直接镜检检测念珠菌,将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22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液(10%KOH)涂片镜检法检出念珠菌27.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三维CT联合MPR诊断对颌骨骨折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三维CT联合MPR以及X线片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确诊的40例患者中,三维CT联合MPR共诊断出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确诊的40例患者中,X线片共诊断出31例,诊断符合率为77.5%;观察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对颌骨骨折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P〈0.05)。结论三维CT联合MPR诊断颌骨骨折诊断符合率高,所重组影像对颌骨骨折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