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131例(250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术前及术后1月行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 LASIK术后视力100%较术前提高;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以平滑型(64.5%)为主;中央岛和偏心切削发生率分别为6.29%、5.03%;SimK值较术前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与切削度数有关;PVA值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SRI和SAI值较术前显著增高.结论 LASlK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角膜地形图可帮助设计手术方案,判断手术效果,为处理术后并发症和再次补充矫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3例124只眼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特征。方法:选择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资料完整的患者63例124只眼,分析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角膜地形图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地形图以平滑型居多,6个月时为72.6%;在近视高度组,角膜地形图形态不同,而其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心切削在1.0mm以内对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影响。结论:LASIK手术后角膜切削形态较规则,疗效可靠、稳定性好。激光切削偏离中心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TMS-1 computed Anatomy Inc.New York,NY)对70例(137只眼)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术后3月均匀型者90.5%,蝴蝶结型占7.3%,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切削区形态随时间延长,蝴蝶结型有向均匀型发展的趋势;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对术后视力有一定影响。结论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个体化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中角膜瓣厚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LASEK与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r keratomileusis, LASEK)术后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角膜后表面形态的变化。方法将134例268眼近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接受LASEK治疗的为1组79例158眼,平均屈光度( -5.67±0.59)D,接受LASIK治疗的为2组55例110眼,平均屈光度( -5. 97±0.83)D。术后采用orbscan -2角膜地形图系统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1、2组的角膜中央3mm区后表面屈光力和角膜后顶点到理想球面之间的距离(diff值)的改变量,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LASEK与LASIK术后角膜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前突且与残留角膜床厚度相关。LASEK在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稳定性方面优于LASIK。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对 14 3例 (2 0 6眼 )近视患者手术后 1,3,6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随访。结果 Simk的差值较术前降低 ,术后 6个月切削形态呈平滑型87 3% ,切削形态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变规则。术后偏心切削占 34 9% ,偏心切削在 1mm以内对最佳矫正视力影响不大。结论 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LASIK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 ,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光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342-134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LASIK术后13例膜瓣皱褶的原因和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角膜瓣皱褶分类为小皱褶和大皱褶指导治疗,小皱褶以观察为主,大皱褶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接触镜法。结果术后大多小皱褶可随时间推移自动消失。大皱褶经处理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透明,未见明显皱褶,角膜瓣位置正常,无上皮植入。结论角膜瓣皱褶可根据皱褶轻重分类指导治疗方法,大多可治愈并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8.
冯熠  郝秀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29-1730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60例112只眼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结论: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使LASIK手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使LASIK手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龙曙光 《广西医学》2008,30(5):630-63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15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剩余的角膜基质层厚度不足以矫正的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角膜瓣平整、复位良好.术后视力第1天、1周、3个月均值分别为0.95±0.26、0.98±0.25、1.02±0.26;术前屈光度(-2.5±1.25)DS,散光(-1.05±0.65)DC;术后3个月的屈光度(-0.37±0.50)DS,散光(-0.50±0.37)DC,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0,P=0.002;F=3.086,P=0.043),术后3个月时15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术前预测角膜基质层厚度不够的近视患者,而且无明显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LASIK治疗近视2753眼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采用moria旋转式角膜板层刀(法国产)对2753眼行LASIK,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30%(63/2753)分别为:角膜血管翳出血1.05%(29/2753),层间异物残留0.76%(21/27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6%(76/2753)分别为:屈光回退0.70%,角膜瓣不全0.22%,瓣位置偏离0.14%,游离瓣0.07%,瓣过薄0.07%,上皮内生0.65%,过矫0.22%,欠矫0.83%,激素性高眼压0.14%,层间沙漠反应0.11%,视网膜脱离0.07%,角膜瓣移位0.04%。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与角膜瓣制作相关。通过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充分的准备与预防工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陈文辉  高昭辉 《河北医学》2011,17(12):1591-159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分析本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110例(210眼)角膜地形图为非对称或不规则且初次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分为两组,即按术前等效球镜分为〈-6.00D的低中屈光组,54例(105眼);〉-6.00D的重屈光度组,56例(105眼)。随访3-12月,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手术后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低中屈光度组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重屈光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疗效显著,但术后低中屈光度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明显优于重屈光度患者,此点在临床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560例(1117眼)近视眼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完成手术;术后指导,保证疗效。结果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减轻了患者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5-1.2,其中526例(94%)达到矫正视力,与治疗前比较p〈0.01(x^2=1956.090)。结论做好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准分子手术患者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成人单眼屈光不正所致屈光参差的l临床效果.方法 对33例(33眼)成人单眼屈光不正患者,行单眼LASIK治疗,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度变化、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 术后6月,全部患者裸眼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达0.5~0.8及0.8以上眼分别为18眼(54.5%)和15眼(45.5%),平均0.7±0.23;BCVA达0.5~0.8及0.8以上眼分别为16眼(48.5%)和17眼(51.5%),平均0.8±0.2.残余球镜度±0.5~±1.0D及±1.0以上眼分别为27眼(81.8%)和6眼(18.2%),平均-0.45±1.61D;残余柱镜度±0.5±1.0D及±1.0以上眼分别为16眼(48.5%)和5眼(15.2%),平均-0.55D±0.69D.结论 单眼LASIK可有效矫成人屈光参差的屈光度,提高视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LASIK对6 0例 (110只眼 )复性近视散光进行治疗。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二组 :A组 (- 2 2 5~ - 3 0 0 )D ;B组 (- 3 2 5~ -6 0 0D)。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术后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2 5 1± 0 6 8)D下降为 (- 0 5 1± 0 2 5 )D。B组术后的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3 85± 0 4 6 )D下降为 (- 0 5 2± 0 2 2 )D。术后 12个月时两组残留散光度无明显差别。两组术后的平均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中高度散光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符奕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20-921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影响,以减少或避免干眼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健康教育在内的护理干预。于术后1mo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部主观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主观感觉明显改善,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主观感觉和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郭淑玲  乔志艳  陶相宜 《河北医学》2012,18(10):1409-1411
目的:探讨LASIK术前眼底检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来我院准分子治疗中心的LASIK术患者1380例2760只眼,对术前LASIK行散瞳后眼底检查并作详细眼底记录.结果:发现800眼底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占总检查眼数的30%.结论:LASIK术前扩瞳后眼底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是术后患者达到理想视力的重要保障,并为患者眼底疾病的及早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非接触眼压值(NCT)及中央角膜厚度(CCT)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9例( 538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分为低(≤ -3.0D),中( - 3.0 - - 6.0 D),高( > - 6.0 D)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NCT及CCT的动态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