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法:对我中心1999年1月对2001年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7%和73.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卵溶解率分别为10.6%和7.9%。实验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238)。(2)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20%碎片的胚胎率分别为41.2%和35.6%,两组的差异不显著(P=0.137);两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1.3%和55.8%,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为34.7%,略低于对照组39.9%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1.744),实验组的宫内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8.9%vs13.4%,P=0.079)。结论:实验组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等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失败患者后续性治疗时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以及 ICSI 治疗的结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选取前次 IVF受精失败(包括完全受精失败和受精低下即受精率为 0 和低于 25%),在随后周期中行 half- ICSI 治疗的 8 个周期作为研究组(后续性 half-ICSI组),同时因前次 IVF 受精失败在随后治疗周期采取全部卵行 ICSI 方法受精的16个周期(后续性 ICSI 组)的治疗结局作为对照组.结果 后续性 half-ICSI 组总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续性 ICSI 组(51.79% vs 67.81%,P<0.01),后续性half-ICSI 组卵裂率、优胚率、植入率、妊娠率、流产率与后续性 ICSI 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率两组分别为 50%、25.0%,流产率分别为0、6.2%.后续 half-ICSI 组中 IVF 受精率显著低于 ICSI 的受精率(29.82% vs 74.55%)(P<0.001).结论 IVF 受精失败将影响后续性 IVF 治疗的受精率,但是 IVF受精失败并不是 ICSI 治疗的绝对指征,考虑到安全性,half-ICSI 治疗优于ICSI 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畸形精子症患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男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445个新鲜取卵周期,根据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精子形态正常组(A组,正常形态率≥4%,n = 296),非极度畸形精子症组(B组,正常形态率≥1%且 0.05)?在3组中,极度畸形精子症组有最高的优质胚胎率(67.6% ,405/599),种植率(32.1%,53/165)和临床妊娠率(46.7%,35/75)?【结论】 ICSI可用于畸形精子症的治疗?按照WHO5标准评估,不同程度的精子畸形率对治疗结局影响较小,极度畸形精子症患者行ICSI后仍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失败患者后续性治疗时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以及ICSI治疗的结局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l2月在我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选取前次IVF受精失败(包括完全受精失败和受精低下,即受精率为0和低于25%),在随后周期中行Half-ICSI治疗的8个周期作为研究组,简称后续性half-ICSI组,同时因前次IVF受精失败在随后治疗周期采取全部卵行ICSI方法受精的16个周期(后续性ICSI组)的治疗结局作为对照组。 结果: 后续性half-ICSI组总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续性ICSI组(51.79% vs 67.81%,P<0.01),后续性half-ICSI组卵裂率,优胚率,植入率,妊娠率,流产率与后续性ICSI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妊娠率两组分别为50%,25.0%,流产率分别为0,6.2%。后续Half-ICSI组中IVF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的受精率(29.82% vs 74.55%) (P<0.001)。结论: IVF受精失败将影响后续性IVF治疗的受精率,但是IVF受精失败并不是ICSI治疗的绝对指征,考虑到安全性,Half-ICSI治疗优于ICSI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外受精(intel visual fortran,IVF)助孕治疗中,个别患者会出现全部卵母细胞受精失败或者受精率低下(≤25%)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常规IVF周期的发生率约为5%~15%[1]。受精失败不仅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受精过程、体外环境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夫妇长期不能自然受孕的病因所在。当一次取卵获得的多个卵母细胞中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洁 对我中心1999年1月至2001年 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7%和73.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卵溶解率分别为10.6%和7.9%,实验组稍 高,但差异不显著(P=0.238)。(2)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20%碎片的胚胎率分别为41.2%和35.6%,两组的差异不显著 (P=0.137);两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1.3%和55.8%,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为 34.7%,略低于对照组39.9%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1.744);实验组的宫内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率,略低于对照 组,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8.9% vs13.4%,P=0.079)。结论 实验组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等的一 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4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Ⅱ期卵母细胞35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3%,卵裂率89.5%,临床妊娠15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结论:ICSI对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3周期以上宫腔内人工控授精(IUI)失败的不明原因,探讨不孕夫妇采取何种卵子受精方式更为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5年间3周期以上IUI失败的不明原因不孕共321例?根据不孕夫妇对于卵子受精方式的选择,将其分为3组:体外受精(IVF) (备Rescue-ICSI)组(213例)?一半行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组(69例)?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39例)?结果:3组中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S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无统计学差异?IVF组妇女不孕年限与其他两组相比有差异,Half-ICSI组妇女窦卵泡计数和获卵数较其他两组多,ICSI组最少?IVF完全不受精发生率为18.8%(53/282)?3组总受精率?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3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相似,但3组的优质胚胎率?流产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IVF(备Rescue-ICSI)组优质胚胎率高于ICSI组,而流产率较Half-ICSI组低(P < 0.0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卵子受精方式的选择,与Half-ICSI和ICSI相比,IVF后短时受精联合补救ICSI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经济?有效的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 (IVF)联合治疗畸形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对 72例精液分析轻度异常的患者采用常规IVF和ICSI联合治疗方案 ,根椐精子形态分为精子形态正常组和畸形精子症组。结果 精子形态正常组共 3 9例 ,其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 71 7%,86 7%,43 4%;常规IVF分别为 68 2 %,89 0 %,47 0 %。精子正常形态组的ICSI与常规IVF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畸形精子症组为 3 3例 ,其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 73 9%,92 5 %,5 6 9%;常规IVF分别为5 3 2 %,86 8%,3 9 2 %。畸形精子症组的ICSI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高于常规IVF(P <0 0 1,P <0 0 5 )。结论 ICSI与常规IVF联合治疗畸形精子症 ,可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避免全部受精失败现象。采用ICSI方法治疗畸形精子症优于常规IV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患者阴道出血原因、妊娠率、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就诊的1384周期IVF和ICSI患者。按有无出血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妊娠率,统计妊娠后出血转归。结果:出血组妊娠率79.24%(229/289),未出血组妊娠率31.87%(349/1095),差别有显著性(P<0.05)。胚胎停止发育86例14.87%、先兆流产84例14.53%、早产48例8.30%、生化妊娠5例0.87%、输卵管妊娠3例0.52%、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0.35%、宫颈妊娠1例0.17%。结论:IVF-ET和ICSI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无出血者,妊娠后出血病因最常见为流产,继续妊娠率为57.64%(132/22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孕类型和年限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4 年3 月-2016 年10 月常规体外受精周期1 128 个。根据不孕类型分为原发 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比较两组间不孕年限不同时间段的受精结局。结果 ①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在受 精率(69.36% vs 72.99%)、正常受精率(60.48% vs 62.00%)、卵裂率(94.96% vs 95.84%)、早期补救卵胞浆 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8.96% vs 2.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5、4.085、4.494 和22.775, P =0.000、0.043、0.043 和0.000);②两组不孕年限不同时间段比较,原发不孕组中不孕年限4 ~ 6 年及大于 6 年的受精失败率高于继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 和4.580,P =0.034 和0.049)。结论 行常 规IVF 受精时,原发不孕及不孕年限长的患者存在受精失败的风险较高,建议行短时受精并及时进行早期补 救ICSI。  相似文献   

12.
徐明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2):214-215,218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不明原因不孕组46例及已生育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45例GSTM1基因进行分型,对GSTM1缺失基因型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明原因不孕组GSTM1缺失率(67.39%)明显高于对照组(35.5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不孕存在相关性,GSTM1的缺失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原发性不孕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输卵管因素与不明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时的受精率、完全受精失败率及临床妊娠率,评估常规体外授精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13例原发不孕患者分为输卵管因素组188例,不明原因组25例,行IVF—ET,比较二组的受精率、完全受精失败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不明原因纽受精率明显低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而完全受精失败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二者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不孕输卵管因素患者最好选择IVF;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可以采用部分IVF部分ICSI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Todate ,therearenounivresallyacceptedselec tioncriteriafor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 ) .Forexample ,thechoiceoftreatmentforcoupleswithsubfertilemaleorunexplainedinfertilityisoftenempiricalandmayleadtocompletefertiliza tionfailureafterconventional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获卵数少的患者采用不同受精方式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周期获卵数少于6个的患者,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比较两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取消周期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获成熟卵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较IVF组受精率、冷冻周期率明显高(P〈0.05);两组按精液情况分层,男方精液正常的患者ICSI组比IVF组受精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多精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冷冻周期率、取消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单个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的患者ICSI组可移植胚胎、冷冻周期率、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较IVF组显著增加(P〈0.05),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IV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获卵少患者采用ICSI可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及累计妊娠率,男方精液正常获卵少患者行ICSI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技术治疗不孕症 ,探讨胚胎培养系统和不孕妇女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 0 8对不育夫妇 ,女方采用控制性超排卵 ,阴道B超引导穿刺取卵 ,丈夫精液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比较不同培养系统和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 2 0个治疗周期共获卵 2 0 97个 ,周期获卵数为 9.5 3± 5 .61个 ,受精率 72 .2 1% ,卵裂率 94.40 % ,优良胚胎率为 67.43 % ,96周期临床妊娠 ,临床妊娠率为 43 .64 % ,双胎率为 3 6.46% ,流产率为 13 .5 4%。结论 :IVF -ET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通过改进培养系统 ,能够改善胚胎质量 ,提高IVF治疗的成功率 ;妇女年龄超过 3 5岁IVF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抗透明带抗体 (AzpAb)与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ELISA法定性检测不孕症妇女血清中AzpAb ,放射免疫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孕酮 (P)和泌乳素 (PRL)。结果 AzpAb阳性组 (31例 )血清FSH、LH水平显著高于AzpAb阴性组 (46例 ) ,而E2 、P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 ,两组血清PRL水平差异却无显著性。结论 AzpAb对卵巢的免疫损伤可能是引起不孕症妇女血清激素水平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获卵数较少的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IVF-ET,女方获卵数≤3的夫妇做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内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结果 对于获卵数较少的夫妇,不论女方年龄是否≥35岁,采取常规受精与采取单精子注射受精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精液正常行ICSI和少弱精行ICSI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VF治疗时,获卵数较少的夫妇单精子注射并不能改善妊娠结局,受精方式的选择仍以精液指标为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
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
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
新鲜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与
GnRHa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GnRH拮抗剂方案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有不利影响(25.0% vs 45.0%,P=0.184;66.7% vs
27.8%,P=0.247),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活产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患者(0% vs 30.8%,P=0.025)。结论子宫腺肌病降低不孕患者
IVF/ICSI-ET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增加流产率,GnRH拮抗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ET的临床结局
有负面影响,GnRHa长方案能够增加IVF/ICSI-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