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裕霞  张秀生  杜洪印 《天津医药》2003,31(12):767-769
目的:研究体外静脉转流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应用,以便正确预防和处理体外静脉转流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6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在无肝期均采用体外静脉转流;转流中加强监测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血气及血生化;转流中均使用离心泵。结果:(1)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对无肝期的血流动力学及新肝期的循环再灌注起到有效调控作用。(2)手术各期无明显酸碱紊乱,仅转流后有轻微酸中毒。(3)凝血功能有不同程度紊乱。(4)离心泵和肝素涂抹管路的应用,使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少,围术期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有助于稳定循环,无明显酸中毒及高血钾,转流中及转流后应加强对凝血和血气的监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及部分肝癌患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移植。这些病人术前多存在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出不正常的组织氧合,动脉血乳酸增加,组织低氧血症。但在海拔3658m的拉萨地区,大气氧分压只有海平面65%左右,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围术期的治疗调整,术中管理技术要求更高。2002年11月首次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在我院顺利实施获得成功。现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介绍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术前情况患者男,24岁,体重47kg,属乙肝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重度腹水、严重贫血,术前HBsAg、HBV和DNA阳性,合并肝功能不全、严重黄疸,…  相似文献   

3.
张裕霞  张秀生 《天津医药》1999,27(8):493-494
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肝移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已有很大改善,1年成活率达70%~80%以上[1],围手术期的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我院于1994年5月10日对1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获得成功,术后存活至今(4年零1个月),并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总结如下。 病例介绍 1.患者男,37岁。体重51 kg。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1994年1月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住院。肝功能为 Child C级。实验室检查:总蛋白 45 g/L,白蛋白:球蛋白为15 g:30 g,转氨酶及胆红素均…  相似文献   

4.
15例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移植术目前已成为某些终末期肝硬化、先天性肝病及肝癌的一种治疗手段。不转流肝移植手术期间需阻断和开放下腔静脉及门静脉 ,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代谢改变复杂 ,体温及电解质尤其是血钾的波动大 ,麻醉处理有特殊性 ,与转流下手术有明显区别。现将我们近期实施的 15例不转流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经过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肝移植患者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9~ 5 5岁 ,体重 5 5~ 72kg ;其中胆汁性肝硬化3例 ,肝炎后肝硬化 7例 ,原发性肝癌 5例。二、方法 :(1)麻醉前准备 :入手术室后予面罩吸氧、心电及SpO2 监测。…  相似文献   

5.
<正>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多数呈高动力血流状态。麻醉管理的关键是克服脏器因低血管阻力所致的低灌注压性损害[1]。在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能对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起很大的稳定作用。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笔者对52例肝移植手术中12例在无静脉转流下完成。本文着重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非静脉转流下经典式肝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肝移植围术期炎性反应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连续完成的4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首次原位肝移植术,应用气管插管异氟醚吸入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无肝期未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常规应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0)、无肝期前60分钟(T1)、无肝期30分钟(T2)、新肝期15分钟(T3)、术毕(T4)共5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LL-6、TNF-α浓度。结果肝移植患者术中各阶段,两种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呈升高趋势。与T0(切皮前)比较,IL-6水平无肝前期(T1)就显著升高(P〈0.05),新肝期(T3)升高至高峰(P〈0.01),它的变化要早于TNF-α;TNF-α的水平无肝前期(T1)变化不大(P〉0.05),无肝期(T2)开始上升,新肝期(T3)上升至高峰(P〈0.01)。结论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不同阶段,促炎细胞因子反应水平不同,在新肝期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上升至高峰。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全身炎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常规剂量应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不能完全抑制肝移植患者术中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原位肝移植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至今为止临床肝移植术已经成为一种治疗终末肝病的最佳方法,大量成功的病例证明肝移植不仅可以让患者长期生存,也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2003-01~2005-01成功进行50例原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静脉转流下,经典原位肝移植病人围术期电解质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9例经典原位肝移植病人在非静脉转流下,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经颈静脉双腔管持续监测CVP,桡动脉置管监测ABP。于手术各期定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钠、钾、钙浓度。常规持续监测HR,SpO2,PETCO2及体温。结果:本组9例围手术期血钙持续偏低,无肝期和再灌注前期尤为明显。无肝期前期(5 m in)及再灌注前期(5 m in)血钾轻度上升,无肝期中期(30 m in)及再灌注中期(30 m in)血钠轻度上升,但极少超出正常范围,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逐渐恢复诱导后水平。进入无肝期后,大部分病人血压一过性明显下降,其余时间段均较平稳。结论: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及再灌注期应注意纠正低血钙,无肝期前期(5 m in)及再灌注前期(5 m in)应警惕高血钾发生。进入无肝期前应适当扩容,无肝期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及时根据病人失血量及血球压积补充血容量,尽可能维持围术期循环稳定,防止再灌注前期严重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累及下肢 ,动脉广泛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慢性下肢缺血 ,重者常肢体坏疽被迫施行截肢而残废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病人表现为间歇跛行 ,患肢病变部位皮温较正常皮温低 ,患肢出现静息痛 ,足背动脉搏动由弱到消失 ,重者足趾及下肢出现坏疽。近 3年我院对 6例经DSA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动脉以远的动脉无流出道或流出道特别狭窄 ,无法行各种旁路血管移植术的行动脉—经后动脉转流术 ,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病人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5 1~ 83岁 ,平均年龄6 9.4岁。出现下肢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2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无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现已康复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OLT)围手术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18例终末期肝病病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无肝期心排血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CI)较无肝前期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新肝期CVP与PAWP较无肝前期明显升高(P<0.01或P<0.05),平均动脉压(MAP)下降(P<0.01);外周血管阻力(SVR)与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无肝期10 min后显著增高(P<0.01).结论 血液动力学变化主要发生于无肝期和新肝早期,应采取综合措施维持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 8例行背驮式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肝癌患者,ASAⅢ~Ⅳ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监测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再灌注期(新肝早期)及新肝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股静脉压、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凝血功能及血气和生化功能指标,并精确记录术中的尿量和出入量.根据背驼式原位肝移植各期的不同特点,对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电解质、凝血功能、体温、肾功能进行综合调控和保护.结果 围麻醉期8例成功,康复出院6例,术后死亡2例(抢救性肝移植),出院后死亡1例(肝癌复发).无肝前期、无肝期HR与术前相比有较明显的增快,而在再灌注期则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在无肝前期、无肝期和再灌注期出现明显改变,尤以再灌注期最为显著.酸碱平衡在无肝期和再灌注期出现明显改变,以再灌注期最明显.从无肝前期至再灌注期凝血功能进一步紊乱,尤其在无肝期和再灌注期.再灌注期血钾和术前相比有明显增高,血钙则出现明显的降低;再灌注期体温下降明显.结论 提高原位肝移植麻醉安全性的关键是及时、有针对性的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体温、肾功能进行综合调控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Cyclosporine absorption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ood concentrations of cyclosporine were determined in adult and pediatric patients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to quantitate cyclosporine blood clearance and oral absorption. Seventeen bioavailability studies were performed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surgery in nine children and seven adults. The intravenous cyclosporine study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an average dose of 2.1 mg/kg. The patients were again studied when they received the same intravenous dose plus an oral dose of cyclosporine of 8.6 mg/kg or an oral dose alon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cyclosporine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yclosporine blood clearance ranged from 29 to 203 mL/min (1.9-21.5 mL/min/kg) in children and from 253 to 680 mL/min (3.2-7.6 mL/min/kg) in adults. The mean cyclosporine clearance value was 9.3 mL/min/kg in the pediatric patients and 5.5 mL/min/kg in the adults. Cyclosporine bioavailability was less than 5% in six studies on five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bioavailability varied from 8% to 60% in adult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mean, 27%). We conclude that: cyclosporine clearance is highly variable between patients, pediatric patients clear the drug more rapidly than adults and therefore need a higher cyclosporine dose on a body weight basis, cyclosporine is poorly and variably absorbed in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and cyclosporine blood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is essential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一肝移植是治疗不可逆性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对2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熟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步骤,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在传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部分手术操作,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50例。结果初步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为90%。结论改进方法简便易行,初学者可较快掌握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3-04~2004-04开展的4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良好,2例患者乙肝HBsAg转阴。结论完善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个体化治疗原则、严密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切取方法及心肌保护的注意事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供心的切取配合及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9例自动复跳,3例经电击除颤后复跳。结论充分的准备、熟练的供心切取配合、合理的供心保护、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快速切取供体心脏并使供体心肌得到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对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1医院2003-09~2006-03实施肝移植40例,其中5例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人工肝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中,4例为术前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的血清胆红素降低,肝性脑病得以纠正,凝血功能有改善,均顺利过渡到肝移植手术,术后已生存17~25个月,目前肝功能正常。1例为肝移植术后2个月,发生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感染,经4次人工肝治疗,延缓了肝衰竭的进程,接受了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引流,终因移植肝的功能衰竭,未能再次肝移植,术后5个月病死。结论AISS能纠正肝衰竭患者术前代谢紊乱,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为患者等待供肝,提高耐受肝移植手术创造条件,可减少手术风险。也能为术后肝功能提供有力支持,争取再次肝移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