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混合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服用同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并加用缓释烟酸。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大小。结果观察组 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能更好地抗动脉硬化,抑制斑块生长,甚至缩小斑块,改善动脉弹性,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本院2 995例无创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血压指数(ABI)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07-2011-02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检测,年龄在25~85岁,按5年间隔的年龄分段,测量并分析baPWV和ABI与其他物理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论男性或是女性的体检人群中,baPWV平均值以及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而且年龄对baPWV的影响系数,女性比男性要大。在45~54岁之间,女性的baPWV值快速增加,并显著高于男性(P<0.01)。baPWV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与baPWV呈正相关,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小呈高度相关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及其主要指标baP-WV和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健康体检与心血管病早期风险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密度(BMD)和动脉硬化评估指标随增龄的变化.方法 2011年对40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BMD、踝臂指数(ABI)、脉搏波速度(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测定.根据年龄分为<50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4组;其中女性根据月经史分为未绝经、绝经1~10年、绝经11~20年和绝经>20年4组.结果 髋部BMD女性各年龄组和绝经前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70岁以前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BMD女性70岁以前各年龄组和绝经20年以前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女性70岁以前各年龄组和绝经20年以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女性各年龄组和绝经前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70岁年龄组显著大于其他年龄组(P<0.01);CIMT女性和男性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除男性腰椎BMD和ABI外,各指标均与年龄相关.结论 女性和男性BMD和动脉硬化评估指标随增龄的变化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纵向研究同一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探讨血管弹性随年龄进行性减低的情况。方法以2008年沈阳地区人群队列为基础,按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44岁及以下、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及以上共5组。分别评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的四肢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baPWV等;3年后再次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对其中310例完成两次动脉硬化检测的人群,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两次测定的baPWV及baPWV变化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1),baPWV和baPWV变化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均为P<0.01);经自身对照分析,baPWV在两次检查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baPWV的变化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P<0.01)。结论 baPWV的变化与年龄增加有关系。增龄引起血管弹性进行性减低且随年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硬化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正常血压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脉硬化诊断装置VP-1000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比较各血压组合并颈动脉斑块时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 (1)随着血压从正常向高血压转变,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前期组(1 390±171 cm/s)较正常血压组(1 293±151 cm/s)升高但低于高血压组(1 652±291 cm/s,P<0.01);踝臂指数高血压前期组(1.115±0.060)与正常血压组(1.114±0.0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1.132±0.067,P<0.01).(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率及斑块发生率在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1);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高血压前期组(0.73±0.10mm)与正常血压组(0.72±0.12 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血压组显著增厚(0.78±0.16 mm,P<0.01).(3)有或无合并颈动脉斑块时,高血压前期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均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但低于高血压组(P<0.01);各血压组合并颈动脉斑块时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无颈动脉斑块时均升高(P<0.01).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271,P<0.01),校正血压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156,P<0.01).结论 高血压前期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升高.提示存在早期动脉硬度改变.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作为评估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度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同步四肢血压测量仪(悦琦VBP-9与欧姆龙BP-203RPWEⅢ)测值的一致性。方法2018年5月25-28日在河北唐山市的一个社区连续入选健康体检者100名,女性80名(80%),年龄22~81(47.5±13.3)岁。对同一受试者先完成连续2次悦琦测量,继而立即更换为欧姆龙完成1次测量。记录四肢血压、踝臂血压指数(ABI)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做图法评价悦琦前后2次测值的一致性和两种仪器测值的一致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悦琦前后2次测值相关性较好(r0.75、R~20.60,P0.01),配对t检验显示多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种仪器测值除双侧ABI和双踝舒张压外,其余参数相关性较好(r0.70,R~20.60,均P0.01);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仪器测的右侧baPWV和双侧AB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测的ABI和baPWV经Bland-Altman做图分析显示,ABI一致性欠佳,而baPWV一致性好。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悦琦自身测值比较一致性较好,与欧姆龙测值比较baPWV一致性较好,而ABI一致性欠佳。两种仪器在四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人群中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人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年龄60~89岁、平均(71±6)岁人员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50例,其中男性234例,女性216例.所有受检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baPWV、IMT、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心率等一般指标的检测.分析baPwV与颈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24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200例不伴有As(非As高血压组),1200例伴有As(As高血压组),以124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As高血压组及As高血压组baPWV、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非As高血压组相比,As高血压组baPWV、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s高血压组AB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IMT增厚率明显升高(P<0.05),而非As高血压组ABI、IMT增厚率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在对照组和非As高血压组中,baPWV与ABI没有明显相关性,而在As高血压组中,baPWV与ABI呈显著负相关(r=-0.718,P<0.05)。结论 baPWV及ABI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与动脉硬化程度明显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动脉硬化诊断装置VP-1000检测BaPWV和ABI,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形成情况。比较两组合并颈动脉斑块时BaPWV的变化情况,分析颈动脉IMT与BaPWV和ABI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BaPWV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P<0.01);糖尿病组颈动脉IMT增厚及颈总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合并颈动脉斑块者BaPWV较无颈动脉斑块者升高(t=15.86,P<0.01)。糖尿病患者BaPWV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0.180,P<0.05),ABI与IMT呈负相关(r=-0.309,P<0.05)。结论 BaPWV与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呈正相关,ABI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BaPWV和ABI可作为评估糖尿病外周动脉硬化情况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群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群踝臂指数(ABI)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参加“青岛港健康研究”的人群中,挑选年龄大于55岁,既往无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病史共507人,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四肢血压的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踝臂指数明显减低,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说明踝臂指数减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结论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前瞻性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臂踝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在115例(女61)人群资料中用超声测量颈IMT,用日本科林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臂踝PWV和臂踝ABI,同时测定血TC、TG、HDL、LDL、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体质指数(BMI)等,作均数比较、t检验,IMT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法和逐步法)。结果:115例受检者颈IMT平均值为:(0.64±0.11)mm,男性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女性,年龄≥50岁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年龄<50岁组的,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收缩压<140mmHg组的,有高血压病史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组的。颈动脉IMT主要与年龄、臂踝PWV、收缩压、ABI等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625、0.460、0.412、0.361。多元回归分析,对颈动脉IMT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年龄、SBP。结论:颈动脉IMT与臂踝PWV、ABI高度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各自条件选择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血管早期病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期睡眠不足人群中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早期预测长期睡眠不足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临床未检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睡眠不足者(持续3个月每日睡眠时间<7h)120例,以睡眠充足(每日睡眠时间>7h)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健康对照组。同时分别测定其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baPWV,分析睡眠不足者baPWV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睡眠不足组血压、TG、LDL-C、空腹血糖、IMT、HOMA-IR、baPWV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baPWV和BMI、SBP、DBP、TC、TG、LDL-C、空腹血糖、HOMA-IR、颈动脉IMT和睡眠不足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231~0.784,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BP、baPWV是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人群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7、1.158,P=0.013、0.001)。结论:睡眠不足人群中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baPWV对于预测长期失眠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对血管早期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00例。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两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值的差异,对血脂异常进行临床分型,比较各血脂异常亚型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的差异,并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1674.0±13.0 cm/s)较单纯高血压组(1594.0±11.2 cm/s)显著升高(P<0.001);两组间踝臂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高血压病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均与动脉硬度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与反映动脉僵硬度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密切(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β=0.104,P<0.001),是仅次于收缩压和年龄的影响因素。结论血脂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高脂血症加速了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硬度的影响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氧化应激状态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并重点探讨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光光度法检测44例未绝经女性SLE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OPPs、同型半胱氨酸(Hey)、丙二醛(MDA)的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检测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将SLE组分为病程≥5年与<5年组、活动组与非活动组,记录SLE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采用t检验.t'检验以及Pearson榆验.结果 SLE组AOPPs、Hey、MD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OD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病程≥5年与<5年组、活动组与非活动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检查SLE组中有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CAP)(病程均>5年),而31名健康对照组均无CAP形成,且SLE组CIMT、baPWV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病程是否≥5年组中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应激指标(AOPPs、Hcy、MDA、SOD)与baPWV、CIMT有显著相关性(P<0.01);AOPPs浓度与Hcy、TC、TG、LDL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存在显著的氧化应激,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疾病病程、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AOPPs与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可作为一项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损害的关系以及其中的致病机制。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312例,依据Hcy水平分为A组(Hcy≤10μmol/L),B组(10μmol/L20μmol/L),所有患者行血浆Hcy、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查,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肢体动脉硬化检测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肱指数(ABI)。结果B组患者较A组脉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baPWV均显著升高(P〈0.05),2组ABI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较A组脉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baPWV、ABI均显著升高(P〈0.05)。C组与B组比较脉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baPWV、ABI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损害程度与Hcy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律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太湖疗养院体检者7 993例,其中男性4 371例,女性3 622例,年龄(55.8±7.9)岁。收集受检者运动、饮酒、吸烟、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在武警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体检的1579例体检者,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收缩压(DBP)。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肢体的ba PWV,并以ba PWV≥14 m/s为动脉僵硬度增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动脉弹性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判断相关影响因素对ba PWV的预测价值。结果 BMI、TG、TC、LDL-C、SBP、DBP、FBG、年龄在ba PWV正常组及升高组有显著差别(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SBP、TG、BMI为ba 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通过ROC曲线分析,AUC曲线下面积最高的为SBP,为0.81,SBP切点选择在135mm Hg时,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81%。结论年龄、SBP、TG、BMI为ba PWV的独立影响因素;收缩压对ba PWV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and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are widely used noninvasive modalities for evaluating atherosclerosis. HYPOTHE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carotid IMT, PWV, and ABI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expressed as the Gensini score, and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METHODS: We examined 205 consecutive patients (mean age 65 +/- 12 years) who were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having CAD and were scheduled to undergo coronary angiography.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brachial-ankle PWV (baPWV), and ABI were measured in all subjects before they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 Of the 205 patients, 12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CAD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50% stenosis in a major coronary artery; the remaining 81 patients did not have CAD. A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carotid IMT and the Gensini score (R = 0.411, p < 0.0001), whereas baPWV correlated only weakly with the Gensini score (R = 0.203, p = 0.0035), and ABI did not correlate with it.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Gensini scor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and independently with age, male gender, and carotid IMT. CONCLUSIONS: Of the three noninvasive methods, carotid IMT may be more useful for determining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than baPWV or AB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