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据报道按 Shell 等酶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缺血心肌再灌注使每克梗塞心肌的累积血清 CPK 释出量增加。本文试析按 Witteveen 等酶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是否受再灌注的影响。方法:病例由荷兰校际心脏病研究所提供,胸痛发作4小时内入院且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心电图表现。随机分组,接受链激酶(SK)溶栓治疗或常规治疗。冠脉内滴注 SK 直到肉眼可见的凝块完全消失或 SK 总量达25万单位。417例初发AMI 后存活、未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且造影复查图像满意的266例患者定量分析如下。本组内:134例接受 SK 溶栓治疗(SK 组),132例接受常规治疗(Ct)组;116例前壁梗塞,150例下壁或正后壁梗塞。冠脉造影复查,左室(LV)测定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四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左室构型尚未改变时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与节段应变功能,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同时段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45例,应用四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自动生成左室收缩功能参数:1常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球形指数(Spl);2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室整体面积应变(LVGA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3节段应变参数:选取左室节段纵向应变(LVRLS)、左室节段面积应变(LVRAS)等。将两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左室收缩功能常规参数:EDV、ESV、SV、CO、EF、Sp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左室整体应变参数:LVGLS、LVGRS、LVGAS、LVGC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左室节段应变:LVRLS、LVR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RLS以基底段的前、后间隔壁,中间段的后间隔壁、下壁,心尖段的间隔壁与下壁最为明显;LVRAS以基底段的后间隔壁、中间段的前、后间隔壁、下壁最为明显。结论:四维应变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抬高的ST段恢复时间对预测溶栓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92例AMI患者根据溶栓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达到稳定下移 5 0 %的时间 ,分成A组 (时间在 3 0分钟内 ) ,B组 (时间在 60分钟内 )和C组 (时间在 90分钟内 )。比较不同组间 3 0天的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溶栓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达到稳定下移 5 0 %的时间不同 ,各组 3 0天左室收缩功能存在差异 ,其LVEF( % )分别为A组 65 4± 1 1 2、B组 5 7 6± 1 0 3、C组 49 9± 1 0 1 ,ST段恢复时间越短 ,左室收缩功能恢复越好 (P <0 0 5 ) ,并随梗死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 ,前壁MIST段恢复时间与左室收缩功能恢复关系更密切 (P <0 0 1 ) ,下壁MI随ST段恢复时间延长 ,左室收缩功能有下降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心电图监测溶栓后ST段的变化 ,是预测左室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尤其对前壁MI有更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补镁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心肌顿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补给硫酸镁对再灌注时心肌顿抑及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前30min静脉给予25%硫酸镁20ml,两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或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再灌注成功的病例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E)检测顿抑心肌的发生,并测定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镁干预组的顿抑心肌节段和梗死心肌节段较少(P<0.05),左室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再灌注治疗同时早期补镁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早期补镁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心肌顿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补给硫酸镁对再灌注时心肌顿抑及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前30min静脉给予25%硫酸镁20m1,两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或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再灌注成功的病例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E)检测顿抑心肌的发生,并测定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镁干预组的顿抑心肌节段和梗死心肌节段较少(P<0.05),左室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AMI再灌注治疗同时早期补镁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迪  黄希正  马淑平 《心脏杂志》2008,20(5):610-612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对不同部位的左室心肌梗死(MI)患者进行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的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对照组15例、下壁MI组24例、前壁MI组29例,利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评价3组的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结果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在左室射血分数和峰射血率二个参数中,下壁MI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前壁MI组与对照组和下壁MI组相比,分别有显著下降(P<0.05)。②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在峰充盈率和前1/3充盈分数二个参数中,前壁MI组与对照组和下壁MI组相比分别有显著下降(P<0.05)。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在以左室局部射血分数为参数时,下壁MI组在4个节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前壁MI组在4个节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前壁MI组在2个节段比下壁MI组有显著下降(P<0.05)。④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在以LVR1/3FF为参数时,下壁MI组和前壁MI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在4个节段上有显著下降(P<0.05),前壁MI组在2个节段上比下壁MI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前壁MI对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损害重于下壁M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节段性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AMI患者(AMI组)、3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采用RT-3DE检查并测量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前壁和下壁各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收缩末期容积(rESV)及各节段射血分数(rEF)等指标。结果 AMI组的LVM、LVMI、LEDV、LESV高于健康组,AMI组的EF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的的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下壁中间段、下壁心尖段rEDV、rESV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的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下壁中间段、下壁心尖段rEF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能评估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梗死心肌代偿节段的数目及范围。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取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静息心电图40例(A组),以无ST段持续抬高的AMI患者48例为B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并观察2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及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程度。结果A组较B组LVEF减低(P<0.05)、ESV增大(P<0.01),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局部室壁无收缩或矛盾运动比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而2组EDV、室壁瘤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与冠状动脉完全的闭塞、LVEF的显著降低、ESV的明显扩大直接相关;与室壁瘤、EDV无显著相关,是一种简而易行、无创伤的临床检测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梗死相关血管重建后存活心肌的功能恢复与左室重塑进程和左室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心肌梗死区异常室壁运动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做为量化存活心肌的指标。筛选 4 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后 (2 0± 12 )天成功的接受梗死相关血管的介入治疗术 ,术前 1~ 3天接受静息超声心动图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 ,术后 (5 4± 1 6 )个月复查静息超声心动图。依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出的梗死相关的异常室壁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 ,将 4 8例患者分为 :Ⅰ组 ,大量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6段 ) 11例 ,Ⅱ组 ,少量存活心肌 (2段≤存活心肌节段≤ 5段 ) 2 9例 ,Ⅲ组 ,无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2段 ) 8例。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静息状态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室壁节段运动积分指数。结果 重建血管术后 (5 4± 1 6 )个月随访发现梗死相关动脉血管重建后 ,梗死相关血管的异常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Ⅰ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由 (6 3± 8)ml降至 (4 7± 10 )ml(P <0 0 1)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由 1 4± 0 2降至 1 1± 0 1(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由 (4 6± 9) %增至 (5 7± 10 ) % (P<0 0 1)。Ⅱ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 (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IIA)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5例首次前壁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5例 )、卡托普利组 (30例 )和氯沙坦组 (30例 ) ,并于AMI后 1、4、2 8周分别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ERNA)及心室相位分析 (PA) ,测定右室收缩功能 (RVSF)、右室舒张功能 (RVDF)和右室收缩同步性功能 (RVSS) ,了解两药物对AMI后右室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AMI后 2 8周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氯沙坦组右室射血分数和右室平均充盈率分别增加 12 .19%和 19.12 %(P <0 .0 5 ) ,右室高峰射血率时间、右室高峰充盈率时间分别降低 16 .2 1%(P <0 .0 1)、2 4.38%(P <0 .0 5 ) ,且氯沙坦组与卡托普利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AMI后 2 8周时 ,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相位延迟减轻 ,氯沙坦组右室相角程、半高宽和峰相位标准差分别较常规治疗组降低 13.92 %、2 3.12 %和2 4.84%(P <0 .0 1,<0 .0 5和 <0 .0 1)。结论 :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前壁AMI后右室功能的下降 ,提高右室收缩的同步性 ,且其效果与卡托普利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100例AMI患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0例、氯沙坦治疗组40例,并于AMI后1周、4周、28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和心室相位分析,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左室收缩同步性功能参数,了解二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1)AMI后28周时卡托普利组和氯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且卡托普利与氯沙坦作用相似。(2)AMI后28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增加32.3%(P<0.01),左室峰射血率时间下降15.3%(P<0.05),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升高44.8%(P<0.01),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下降21.3%(P<0.01)。(3)AMI后28周时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相位延迟减轻,左室相角程、左室半高宽、左室峰相位标准差亦明显减少,且两药间差别无显性。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和左室重塑,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提高左室收缩的同步性,改善左室功能,且其效果与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相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广泛接受溶栓治疗,然而生存率的提高和左室功能的改善仍无定论.作者将1981年1月至1985年6月间发表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均开始于1980年或以后),包括观察终点(死亡)明确的14355例AMI患者,按照①冠状动脉内(IC)或静脉内(IV)注入链激酶(SK)和②随访≤6周(短期,A组)或>6周(长期,B组),适当归并后计算合并比数比(pooled odds ra-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测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MI)后不同时段左室的收缩功能,评价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前壁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对60例初次急性前壁MI患者[心梗后再灌注治疗28例,未再灌注治疗(未再通)32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25例应用QTVI技术分别测量二尖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计算平均峰值速度(Sa)。通过Simpson方法测定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急性前壁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2、4、12周进行上述测量。比较分析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Sa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6);AMI患者发病后第2、4、12周的Sa、LVEF、FS均低于对照组(P<0.01);再灌注组的Sa、LVEF、FS均显著优于未再通组(P<0.05-<0.01)。结论:QTVI测量二尖瓣环峰值运动速度能很好地反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可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溶栓治疗急性心梗(AMI)与脑出血的关系密切,但作为危险因素,尚有不同看法。本文研讨这一问题。方法与结果有107例AMI患者进入了研究,年龄为 63±11岁,男性 83例(78%),女性24例(22%)。其中,前壁心梗37例(35%),下壁心梗69例(65%),均接受了溶栓治疗。有4例分别给予链激酶(SK)和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门控平衡法心血池心室造影,评价洛汀新(苯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室壁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的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发病72小时后开始服用洛汀新10mg,每日一次,连用6周后采用核素门控平衡法心血池心室造影,了解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室壁瘤发生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提高约20%(P<0.001),左室峰射血率提高(P<0.001)。在心脏收缩功能改善的同时,心脏舒张功能亦改善,左室峰充盈率较对照组提高(P<0.005)。治疗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及室壁瘤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洛汀新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和室壁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ulse-wave doppler yissue imaging,PWD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同治疗方案后局部室壁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AMI 患者72例,分为3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30例,溶栓组27例,保守治疗组15例。采用PWDTI 定量测定患者治疗一周时局部室壁运动速度同时结合常规16节段超声心动图资料,并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2例中共出现异常室壁运动节段382个,3组间异常室壁节段,PCI 和溶栓组在1周时收缩波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收缩波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S wave,ACCs)及舒张早期峰速度/舒张晚期峰速度(E/A)均高于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到3个月时 Vs、收缩波时间速度积分(systolic velocity-timeintegral,VTIs)、ACCs 及 E/A 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但 PCI 组各项指标与溶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WDTI 评估 AMI 不同治疗对心脏局部室壁功能的影响,提示 PCI 或溶栓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脂消斑片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30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服用降脂消斑片治疗,每片0.45g,每次4片,每天3次口服;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晚上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进行心脏长轴切面18节段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的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LS)参数及常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治疗后B组各节段STI参数LS均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治疗后常规超声测量的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和收缩期末左房内径(LA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消斑片改善冠心病心功能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辛伐他汀片)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心肌灌注分级 (MBG)的方法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MI PCI)后的无再流现象 ,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 6~ 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 12 8例 ,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再流组 (MBG 0~ 1级 )和有再流组 (MBG 2~ 3级 ) ,其中无再流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 ,平均年龄 (6 6 2 3± 13 17)岁 ,有再流组 92例 (男 5 8例 ,女 34例 ) ,平均年龄 (6 3 18±11 73)岁。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 ,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 (WMS) ;AMI后 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 ;AMI后 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测定上述参数 ,同时随访并记录术后 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率。结果  (1)AMI PCI后 6个月随访时 ,无再流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均较有再流组明显增高 [(5 0 35± 7 2 4 )ml/m2 比 (39 6 4± 7 15 )ml/m2 ,(86 4 7± 11 77)ml/m2 比 (77 19± 9 2 9)ml/m2 ,(10 11± 1 94 )比(7 92± 1 6 6 ) ,(16 38± 3 2 1)mmHg(1mmHg =0 133kPa)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2组:正常组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0例,其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14例,均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并将左室心肌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3个水平节段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心肌梗死组左室16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且均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Tmsv-16-SD与LVEF的相关系数r=-0.644,P<0.01.与正常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组3个水平节段的Tmsv-sel-SD、Tmsv-sel-Dif增大(P<0.05),REF明显减小(P<0.05),其中心尖段Tmsv-sel-SD、Tmsv-sel-Dif与心尖段REF呈负相关(r=-0.656,-0.687,P<0.05).结论:RT-3DE能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左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段心肌的不同步运动与其节段收缩功能减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ulse-wave doppler yissue imaging,PWDTI)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局部室壁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AMI病人60例,其中PCI+药物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采用PWDTI定量测定病人治疗一周时局部室壁运动速度,同时结合常规16节段超声心动图资料,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总计出现异常室壁运动节段382个,两组间异常室壁节段,延迟PCI和保守在1周时收缩波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收缩波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S wave,ACCs)及舒张早期峰速度/舒张晚期峰速度(E/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CI+药物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Vs、收缩波时间速度积分(systolic velocity-time integral,VTIs)、ACCs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 PWDTI可评估AMI不同治疗时段对心脏局部室壁功能的影响,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