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年龄性别及遗传因素等.AS的早期病变是动脉内膜中有脂质沉积,继之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局限性增厚,形成斑块,之后斑块深部发生崩溃、软化而形成粥样物.胆固醇是AS斑块中主要脂质成分.大量研究证明,血浆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AS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笔者主要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及中药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中药抗A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加深。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调脂作用 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试验均证实抗AS的中药都具有调脂作用。何首乌和何首乌藤及其提取物、山楂及其提取物、川芎、酸枣果肉均能降低高血脂动物的血浆TC、TG、β-脂蛋白,也能降低主动脉中的Ch和肝脏TG,使实验性AS兔的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脂质蓄积明显减  相似文献   

3.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胜珠 《国医论坛》2002,17(6):47-49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As) ,从中草药中寻找防治 As的有效药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国内已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的研究 ,目前认为中药抗 As的作用机理主要有调脂、抗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增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几个方面。以下就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1 调脂作用血脂代谢紊乱是 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 ,将血脂各种含量控制在合适范围 ,仍然是防治 As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为肝肾亏虚或脾虚导致痰湿内聚 ,阻遏气机 ,终致痰瘀互结 ,故治疗以痰…  相似文献   

4.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合近年来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就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年来运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分析了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之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具有很大的危害。中医虽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根据其病理变化,可将其归为“瘀血”、“痰阻”、“症结”等范畴,据此而组成的方药在防治As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至于其抗As的作用机理,已由传统的调脂深入到调节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病理过程,如何用中医药方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病理过程,如何用中医药方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1平滑肌细胞(SMC)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长因子与癌基因是影响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从基因表达分子水平调控这一根本原因入手,进行中医药抗AS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唐利龙[1]等研究证实,川芎嗪具有直接抑制血管SMC生长分裂作用。观察川芎嗪对培养血管SMC前胶原基因转录的影响,发现…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多发病、常见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作为危险因素受到普遍重视。由于迄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 ,多种学说并存 ,因此成为国内外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吸烟、环境以及精神因素等 ,其中以血脂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所致高脂血症为首要因素。然而 ,中医将高脂血症归属为痰证 ,痰生成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 ,而过食高粱厚味是其外因 ,从遗传角度讲中医体质状况如肥人多痰也是重要因素。又因中…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伟琪 《中医药导报》2005,11(11):64-65,73
文章对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从调脂作用、抗氧化作用、对动脉壁细胞的直接作用,SMC增值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因子和主长因子的作用,对凝血纤溶系统作用、以钙拮抗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9):2001-200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内皮细胞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移行和脂质代谢紊乱及沉积等方面相关。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常见的非编码RNA,miRNAs可以在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等多个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行调控。中医药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主要就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调控miRNA干预A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西医学上多采用降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甚至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医学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上有着更加丰富的方法,并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具体机制也有了初步认识,其可通过调节血清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炎症反应、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调节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等诸多方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防治As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s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赵欣  王强 《中医药信息》2012,29(2):116-118
从中药能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内皮、抗炎、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用原位杂交与组化法观察了水蛭或其复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内皮素基因(ET-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水蛭或其复方,能改善喂饲高脂饲料家兔内皮功能,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拮抗ET-mRNA在主动脉内膜上过表达,其作用优于绞股蓝总甙。  相似文献   

15.
16.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泡沫细胞的形成、血小板活化等多个方面有关,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A/ROCK)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药物通常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较多,并发现多种单味中药可以通过靶向信号分子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本文通过对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成过程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药防治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方面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郭力辉,马杰指导周群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沈阳110031)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局部病埋改变,高血脂是形成AS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的比率,在调节血液循环和...  相似文献   

19.
20.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从活血化瘀法,消食化痰利水渗湿法,扶正补虚法,中医非药物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