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骆常义  王淑英 《河北中医》2000,22(7):514-515
老年人脾胃本虚 ,决定了老年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内经》指出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经临床观察 ,老年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衰 ,每因饮食、情志、寒湿等更伤脾胃 ,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 ,以致饮食积滞 ,湿浊困脾 ,形成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 ,其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 ,实则阳明”之论相符。脾胃同居中焦 ,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升则健 ,胃降则和。肝主疏泄 ,协助脾胃纳化 ,脾、胃与肝 ,三者一气相通 ,则升降有度 ,纳化有常 ,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 ,是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2.
正柴可夫教授从医30余年,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及《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教研工作,对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较深。现将其辨治脾胃病经验浅述如下。1病机浅释柴师认为,脾胃病总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及痰瘀痹阻胃络。"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升发清气,胃主通降浊气。脾胃与肝同属中焦,其在生理病理上与肝存在密切联系,肝气无论太过与不及,都会对脾胃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肝主疏泄,调节通  相似文献   

3.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4.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脾胃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主要环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本文就脾胃升降学说在临床的运用作一简介。1 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纳化是脾胃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  相似文献   

5.
骆常义 《四川中医》1998,16(7):13-14
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表,或由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引发。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牌为本,实在胃为标,即仲景所谓“虚则大阴,实则阳明。”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见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扶婢、和胃降浊为法,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能是其关键。l益气活血扶牌助运本法多适用于脾胃气虚证。此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院腹隐痛,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音技,得食腹胀,暖气不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  相似文献   

6.
探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分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本病病位虽在胃,但其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通降;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其气主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肝主疏泄,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重要条件。糖尿病日久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肝失疏泄,则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7.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内经》提出脾胃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东垣本《内经》“土者生万物”之旨,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治重升发脾阳,立“甘温除热”大法,著《脾胃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氏擅长柔润养阴之法,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历代医家治脾胃多从补虚立论,而张子和善用  相似文献   

8.
骆常义主任医师擅治脾胃病,认为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衰,情志所伤,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因素引发。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当以辩证为主,证病结合,和胃降浊为法,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9.
《素问·六微旨大论》载:“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升降出入主宰着机体的一切功能。这其中以脾胃升降功能最为重要。脾胃同居中州,脾属脏为阴,藏而不泻,其性主升,升则为阳,阳气升则水谷精微赖以转输”。胃属腑为阳,泻而不藏,其性主降,降则为阴,水谷之气得以下行。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相似文献   

10.
张鹏宏 《光明中医》2001,16(2):50-50
一、病机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属祖国医学“胃缓”范畴。系指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 ,或劳倦过度导致中气不足、胃中虚寒 ,从而出现以脾胃虚弱为特点的病症。单纯以补中益气法治疗 ,疗效并不遂人意。脾胃为人身升降的枢纽 ,脾主升、胃主降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即表现在脾胃这一矛盾的功能紊乱 ,而致升降失调 ,或为脾气下陷、或为脾不运化 ,或为胃不受纳 ,既有清气不升之本虚证 ,又有浊气不降之标实证 ;故气虚可见 ,气滞亦有 ,虚滞并存更为多见 ,因此应本标兼故 ,重在补虚行滞 ,寓补寓沮 ,寓升寓降。笔者…  相似文献   

11.
脾胃气虚与升降失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亚琴 《河南中医》2004,24(9):75-76
脾胃禀承土性,但其职不同,胃主受纳且主降浊,脾主运化且主升清;其性也异,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二者纳化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主化育。由于二者位居中焦,能上引下联,斡旋其中,因而脾胃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此如《医圣心源》所言:“脾升则肝肾亦升,故乙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之善运也。”正因于  相似文献   

12.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单兆伟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镔 《北京中医》2003,22(2):16-17
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 ,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 ,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1 虚实夹杂为标 ,脾气虚弱为本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有时类似“吐酸”、“嗳气”等证 ,现统称“胃疡” ,临床多按胃脘痛进行辨证治疗。单老师认为 ,其病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等 ,病亦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忧思恼怒 ,七情刺激 ,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或脾气郁结 ,纳化失常 :或饮食不节 ,或饮食偏…  相似文献   

14.
吉良晨治疗脾胃病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彪  金玫 《北京中医》2001,20(2):5-6
著名老中医吉良晨从医50年,博采众长,对中医基础理论及前人的经验在理解和运用上多有独到之处,对脾胃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吉良晨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概述如下. 一、纳化升降,首当其要 吉老师认为,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纳化升降功能.纳化即生理上胃主受纳五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虚运化失职,可影响胃的受纳,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升降是对气机而言,生理上脾主升而胃主降,若胃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15.
著名老中医吉良晨从医50年,博采众长,对中医基础理论及前人的经验在理解和运用上多有独到之处,对脾胃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吉良晨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概述如下. 一、纳化升降,首当其要 吉老师认为,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纳化升降功能.纳化即生理上胃主受纳五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虚运化失职,可影响胃的受纳,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升降是对气机而言,生理上脾主升而胃主降,若胃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16.
陈延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49-349
痞满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机为脾胃受伤 ,升降失常。治疗应分清病变以脾为主 ,或是以胃为主 ,分而治之。中医认为“脾胃皆属土 ,而脏腑分焉”,“胃主纳 ,脾主运”,“胃强脾弱 ,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 ,则知饥而纳少”,可见同为脾胃受损 ,临床特点却也有所不同。胃主要负责“纳”,也就是受纳、承纳、容纳 ,因此 ,胃的功能“强”,则可以承纳更多的食物 ,食量也较大 ,所以说“消谷”;胃的功能“弱”,则只能承纳较少的食物 ,食量也较小 ,所以说“纳少”。而脾的功能对食量影响较小 ,对食物的消化、转输能力影响较大 ,所以主“…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脾胃病大多由於脏腑功能虚衰,饮食、情志、寒湿等更伤及脾胃,或由于年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以致饮食、湿浊诸邪困脾.形成本虚标宾之证。其虚在脾为本,其实在胃为标。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临证常遇见一些被诊为“脾失健运”的患者,屡经他医久治罔效,索其方药视之,多为甘温健脾,或辛香醒脾之品。这与“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之说,似乎合拍。然为何不效?此乃忽略了“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之教。屡投阳药,损伤胃阴,致“土燥水竭”,“釜中无水怎能腐物”,胃乏津液,脾将何以运行,若是脾有余湿,胃又何能独燥。何况脾阳本于胃阳,胃阴统之脾阴,脾胃二者难以分割。故临床辨证不能拘泥于“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说。笔者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深刻认识到对于脾胃的虚证,应以“平补为法”。因脾胃同居中州,皆属土,燥湿平调,中土自安,纳食运化,循其  相似文献   

19.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年老者先天之本已经衰竭,各器官养息失宜和脏腑失调,久之则引发七情不和、食欲不节等,易损伤脾胃,影响器官运化和受纳。治疗兼顾五行器官,脾主气血盈虚,脾亏气则水谷无传输源头,同时水谷精微亦可影响脾气,胃降脾升则功能失调;肝与胃关系紧密,肝有泻火疏导功能,调节情志和气机;后天气血日渐亏虚,难以滋养身体器官,易引发肾脾亏虚病症,脾胃病也能引发生化乏源和脾肾亏虚。基于此,提出用药补、温养、清热泻火、疏通等疗法治疗老年脾胃病,望可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提高老年脾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脾主卫"学说指导分析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演变,认为胃肠息肉病位在胃肠,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毒。在治疗上,西医内镜下摘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肠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