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咽炎、泡疹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咽喉杂病,十几年来笔者用自拟利咽清解汤治疗该病288例,屡用屡效,现举案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 主方:双花10~50g、连翘5~20g、兰根10~30g、射干5~30g、山豆根5~30g、玄参10~30g、牛蒡子5~20g、黄芩5~20g、赤芍5~25g、甘草5~15g、桔梗5~20g。 加减:表热明显加葛根、薄荷、咽嘶哑重用玄参加花粉,便秘加大黄、扁桃肿大兼颌下淋巴结肿痛加夏枯草、海藻,咽痒加防风。  相似文献   

2.
习惯性流产临床较为多见。《巢氏病源》称之为“数堕胎”,《医宗金鉴》称之为“滑胎”。笔者应用杜续汤治疗习惯性流产,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方剂组成:杜仲50g,续断40g,山药30g,当归25g,熟地25g,酒芍15g,川芎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血热者加黄芩10~15g;体胖有湿痰者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218例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为难治性传播性疾病之一。笔者自 1996年以来 ,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快克乙肝胶囊或汤剂”加减成 ~ 号方 ,治疗乙型肝炎 2 18例 ,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 18例中 ,男性 15 2例 ,女性 5 6例 ;年龄最小者 8岁 ,最大者63岁 ;病史最短者 1个月 ,最长 5 a。2 治疗方法2 .1 方药以自拟“快克乙肝胶囊或汤剂”基础方加减成 ~ 号方治疗。2 .1.1 基础方活血软肝草 2 0 g,土人参 15 g,五叶参 12 g,白花蛇舌草 2 0 g,半枝莲 10 g,柴胡 10 g,白芍 2 0 g,郁金 10 g,甘草 3 g等组成。2 .1.2  号方在基础方上加溪黄…  相似文献   

4.
临床凡遇属阴虚火旺 ,证见咽痛 ,或咽生疮疡、失音者 ,笔者常应用加味苦酒汤治疗 ,疗效满意。1 药物组成处方 :黄连 6 g,乌梅 10 g,半夏 10 g,苦酒 2 0 g(不入煎兑服 ) ,鸡子清 1枚 (药成另熬一、二沸 )。2 加减及用法伴见外感风热者加银花 15 g,连翘 10 g;阴虚烦热明显者加鳖甲 10 g,元参 15 g;素体肝郁者加佛手 10 g,川楝子10 g;伴气虚者加黄芪 2 0 g,防风 10 g;肾虚腰膝酸软明显者加石斛 10 g,山萸肉 15 g。每日 1剂 ,水煎服 ,连用 1~ 2周。按 :根据《伤寒论》少阴客热咽痛用苦酒汤治疗的论述 ,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 ,用苦酒汤加乌…  相似文献   

5.
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64例患者均为本院内科门诊病人,并经脑电图检查,排除异常脑病(器质性病变人其中男24例,女4O例;年龄17岁一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2治疗方法黄连阿胶汤加昧:黄羊12g,黄连10g,白芍10g,阿胶15g(烊化分冲),鸡子黄1枚(冲服)。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茂各10g,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各109,肝郁者加柴胡、白芍各10g,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g、生龙骨309、生牡婉309。先煎诸药,后纳阿胶、鸡子黄。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  相似文献   

6.
李洪  高国绪 《新中医》2007,39(3):3-3
笔者根据《严氏济生方》苍耳子散、辛夷散化裁,自拟鼻炎汤治疗鼻炎、鼻窦炎,临床屡获佳效,兹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苍耳子15g,辛夷、牛蒡子、白芷、防风、蔓荆子各12g,薄荷(后下)10g,甘草6g。加减: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加金银花、连翘、桑叶;热甚加黄芩、栀子;舌淡红、苔白,脉浮紧为风寒,加羌活、藁本、荆芥;头痛甚加细辛、川芎。水煎服,每天1剂。病情减轻后可以本方研末为散剂,每次10g,开水冲服,每天3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运用保阴煎合失笑散加减治疗上环后子宫出血11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3岁;上环时间最短者10天,最长者12年。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并示环位正常,妇检排除宫颈及阴道活动性出血。2 治疗方法方用保阴煎合失笑散加减:生地、熟地、白芍、川断、五灵脂、炒蒲黄各12g,黄芩、黄柏各10g,山药15g,仙鹤草20g。偏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偏血虚者加烊阿胶;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偏血瘀者加桃仁、茜草炭等。1剂/d,水煎,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外科术后肠粘连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5,女3,年龄24~58岁,平均38.5岁;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者4个月;经治患者均曾服用新斯的明等西药治疗或理疗。2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5g,香附12g,厚朴10g,丹参20g。腹胀甚加木香6g,炒莱菔子10g;腹痛甚加郁金10g,元胡10g(或川楝子10g);身热加黄连10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压痛明显加桃仁10g,丹参10g;呕吐加枳实15g,竹茹10g;身软加黄芪20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周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症瘕、心腹疼痛和腿臂疼痛。笔者运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9岁;主要症状为臀部和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痛,梨状肌部位明显压痛、放射痛,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改变,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丹参各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加减:兼风湿者加桂枝、木瓜、独活各10g;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加三七10g,地龙15g,蜈蚣2条;臀、腿部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白芍20g,女…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随孔建新老先生临证多年,每见其用自创开胃气炒治之颇验。余师其法,用诸临床,屡试屡效。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1 配制方法药物组成:白术10g,枳实10g,山药30g,扁豆10g,芡实30g,薏苡仁30g,莲子肉15g,白豆蔻10g,鸡内金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各10g;舌苔厚腻,脘腹  相似文献   

11.
自1995~2000年,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头痛1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60例中,男68例,女92例;年龄最小24例,最大7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余年.其中神经血管性头痛89例,高血压头痛28例,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15例,外伤头痛32例.辨证均以肝气郁结为主,兼肝郁化火者16例,兼气血虚弱者63例,兼痰湿者16例,兼淤血者23例,兼外感风寒者12例. 2治疗方法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川芎各15g,甘草、枳壳、白芍、香附、陈皮各10g.兼肝郁化火者加黄芩、知母、栀子、龙胆草、牛膝各10g;兼气血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各10g;兼痰湿者加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各10g;兼淤血者加桃仁、红花、地龙各10g;兼外感风寒者加葛根、羌活各10g,细辛3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3天后开始下一疗程.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本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临床上应用益气养阴法自拟桑芪生脉汤加减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桑芪生脉汤基本方药组成:黄芪15g~30g,桑寄生15g~20g,党参或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3g,炒枣仁10g~15g,茯苓10g,炙甘草3g,龙牡各15g~30g。在上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面色无华者加当归、熟地或鹿角胶、枸杞;胸闷气短、舌苔腻者,加栝萎薤白半夏汤,胸隐痛者,加降香、郁金;脉数者加生地、苦参;脉迟缓加桂枝、仙灵脾、鹿角胶、补骨脂;甚则加附子、肉桂;心悸甚者加荣树根、…  相似文献   

13.
咳嗽常见于多种疾病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咳嗽。自1985年以来:用自拟桑杏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咳嗽20例收到满意,疗程短者5剂最长者15剂后咳止,一般均在服用5剂后咳嗽停止,诸症缓解。大多于半年后随访未复发。1治疗方法方剂组成:桑白皮、杏仁各15g,马兜铃、半夏、桔梗各12g,黄芩、陈皮、远志各10g,五味子、甘草各9g。加减:痰黄稠不易咯出加葶苈子、瓜篓;痰多色白而粘稠加桔红、紫花;疾少且咳嗽低弱无力者加沙参、款冬花;大便干燥加瓜篓仁、火麻仁;发热、胸痛者加生石膏、败酱草;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气阴两伤、懒言者加人参…  相似文献   

14.
重用龟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用龟板组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数十例,屡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基础方:龟板50g,黄芪20g,补骨脂、怀牛膝、白芍、仙鹤草、当归、山茱萸、威灵仙各12g,川芎、枳壳、甘草各10g.加减:寒凝经络者加细辛5g,桂枝12g;血虚者加鸡血藤20g;肾阴不足者加女贞子12g;肾阳虚者加肉苁蓉、淫羊藿各12g;风湿阻络者加乌梢蛇12g.  相似文献   

15.
解郁汤治疗梅核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玲 《新中医》2003,35(9):43-43
笔者运用自拟解郁汤治疗梅核气,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 太子参、沙参各15g,玉竹20g,陈皮、法半夏、茯苓、麦冬、甘草、柴胡、生姜各10g,枳壳12g,紫苏叶6g。加减:伴口苦者加黄芩10g,伴心烦者加栀子10g,伴呃逆者加枇杷叶6g。每天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适应症 梅核气伴有咽干少气者。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法 基本方:川芎10g,僵蚕12g,菊花(后下)、生石膏各15g(先煎)。随证加减:风热者加桑叶、荆芥、薄荷;痰湿者加半夏、蔓荆子;肝火旺者加龙胆草、山栀;内热郁结者加黄芩、知母;瘀血阻络者加丹参、当归尾、桃仁;肝肾阴虚偏盛者加枸杞子、何首乌、生地;兼气血两虚者加黄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属中医“泄泻”范畴.西医学常予止泻、解痉等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笔者选用枳术芩连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方药组成:炒白术24 g,枳实12 g,葛根12 g,黄连3 g,黄芩3 g,甘草6 g.临证加减:若寒重者加制附子9 g,干姜6g;若湿热重者加黄连、黄芩各6 g;若大便溏泄甚者加五倍子12 g,赤石脂30 g;若饮食不佳者加麦芽15 g,山楂15 g;若气虚明显者加山药15 g,党参10 g;若腹胀者加半夏15 g,陈皮30 g;若腹痛者加白芍6 g,延胡索10 g.  相似文献   

18.
加减越婢汤乃高濯风主任医师活用经方,并结合现代药理及多年的临术经验而创立的新方之一。临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屡用屡效。药物组成:防风30g,石膏15g,苏叶9g,蝉蜕10g,白  相似文献   

19.
笔者数十年来采用止鼽汤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每获良效。其方药组成:炙麻黄、防风、炙甘草、白芷、五味于各6g,细辛5g,苍耳子、辛夷、乌梅、蝉蜕各10g,白术12g,黄芪15g。加减:气虚重者加党参,清涕量多者加诃子、泽泻,涕转黄者加黄芩、芦根、鱼腥草,头痛甚者加川、蔓荆子,兼鼻息肉者加海藻、浙贝、牡蛎。如治后症状缓解,可续用防鼽汤(炙黄芪30g,太子参、白术、茯苓各15g,陈皮、苍耳子各10g,炙甘草、防风、辛夷、蝉蜕各6g)半月,以资巩固。如治苏某某,男,40岁。鼻塞流涕,晨起多嚏,反复发作近10年,中西药多方选进而未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笔者对由外感引发 ,经用抗生素、激素、止喘等药物治疗 1周以上未愈的老年性喘证 ,采用自拟麻杏地黄汤治疗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方剂组成及加减基本方 :炙麻黄 6 g(先煎去沫 ) ,炒杏仁、山萸肉、丹皮各 10 g,茯苓、泽泻各 15 g,熟地 2 0 g,炒山药 30 g。文火煎 ,早晚分 2次服。加减 :舌红、无苔 ,口干鼻燥者 ,加沙参、麦冬、元参各 15 g;痰多者加橘红、炒白术各 15 g,半夏、白芥子各 10 g;四肢厥冷 ,浮肿者加桂枝 10 g,制附子 (先煎 )、猪苓各 15 g;腹胀便秘 ,舌苔厚腻者加瓜蒌 30 g,厚朴、枳壳、大黄各 10 g,炒莱菔 15 g;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