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的慢性肺部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可逆性的气流受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2-3])。COPD伴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最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临床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策略(GOLD)~([1])和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2])于2014年联合制定了有关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初步诊疗指南。临床上,很多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会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的特点,包括咳嗽、咳痰合并喘息等呼吸困难症状。大量临床研究~([3])证实这类患者通常会有更频繁的急性加重期,其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小儿支气管哮喘易反复发作~([1]),血清炎症因子检测有助于了解患儿病情的变化~([2])。舒利迭和孟鲁司特钠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线药物,本研究将二药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观察二药协同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4例,所  相似文献   

4.
正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 Reactivity,AHR)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统计~([2]),全世界约有3亿人为哮喘患者,我国约有3000万人患哮喘,患病率为1%~4%。哮喘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随着人类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现逐步认为  相似文献   

5.
正2003年发布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将哮喘定义为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据报道,全球哮喘患者已近3亿,分布在不同的种族和人群当中,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小儿哮喘已成为儿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2])。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推荐,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目前控制支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而这种气道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患者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2])。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常常会有不同程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其中以细菌感染更为多见~([3])。有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时机体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会明显增多,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4])。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7.
<正>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1])。研究~([2])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猝死,且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报道~([3])称,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加快  相似文献   

8.
<正>儿童支气管哮喘(Childhood Bronchial Asthma),简称儿童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渐进性加重的特点~([1])。研究显示,我国的小儿哮喘发病呈上升趋势~([2]),发病率约为0.5%~3.7%~([3])。由于影响哮喘发生及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支气管扩张是以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发生慢性化脓性炎症以及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弹性下降并变形及持久性扩张~([1])。现有医学研究证实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遗传因素等在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支气管哮喘则是以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为主诉的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二者多合并出现,患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现出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易反复发作,久治难愈~([1])。临床治疗哮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致病因素,多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2])。对于出院后病情稳定的患儿,需加强规范化管理,由医院护理逐渐过渡到家庭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及家长实施专业的哮喘护理培训与指导,提高患儿及家长对自我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控制患儿病情~([3])。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  相似文献   

11.
正塑型性支气管炎是指内生性异物致局部或广泛性支气管堵塞,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主要依据患者咯出的或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的特征性的支气管管型而确诊~([2])。此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行支气管镜检异物探取术是其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系统的气道管理、细致的病情观察、完善的基础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痊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支气管哮喘(BA)是临床常见呼吸道慢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1])。BA发病机理与遗传、职业、环境、某些细胞因子不正常表达有关,IL-6、IL-8和TNF-α等参与BA患者气道炎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与疾病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2]),本研究检测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BA发生、发展、急性发作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8月我院BA患者  相似文献   

13.
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引起持续性呼吸窘迫的慢性肺部疾病,其X线变化特征为实质性条纹和过度膨胀,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1])。早产儿出生后需要长期辅助用氧和机械通气为其提供呼吸支持,但是容易引起肺发育不成熟和急性肺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往往伴随有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高反应炎症,严重损害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其智力、运动等功能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并存在死亡的风险~([2])。本文从支气管肺发育  相似文献   

14.
正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是指支气管内产生呈支气管树状的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且病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1]。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与某些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病、伴发急性胸部综合征的镰状细胞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呼吸道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关系~([2-4])。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麻醉科有1例腭裂患儿全麻后引发支气管哮喘,伴发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以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于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较多,是呼吸内科常见病。统计显示,全球约有3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我国约有2000万哮喘患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2]),给患者造  相似文献   

16.
正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饮食习惯、基因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近30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尤甚~([1-2])。伴随着儿童哮喘患病率的增涨,哮喘的死亡率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3]),其中我国的哮喘死亡率居全球首位,远超发达国家~([4])。哮喘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在校表现、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5])。加之,哮喘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可逆性和诱因性的疾病特点,因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哮喘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并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1]).哮喘是多种基因遗传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吸入变应原、气候变化、心理因素及食物或药物过敏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具有反复、持续发作及夜间高发的特点~([2]).有研究~([3])证实,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患儿其哮喘发作的频率也相对较高,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了患儿的健康,降低了患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曾高,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发病的主要基础是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导致气道高反应状态,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生活~([1])。文献报道显示~([2]):儿童哮喘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或加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其过敏性疾病患者不同,导致过敏性疾病的过敏种类和比例也不尽相同~([3])。因此,临床上研究某地区儿童哮喘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具有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科常见的不可逆性气道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1])。COPD患者在感染等诱因下出现急性发作,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其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引起心肺功能失调,机体代谢障碍,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2])。有研究~([3])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0.
正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诊重症疾病,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至关重要。急诊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治疗酸中毒、补液、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给予糖皮质激素,但常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于支气管内形成栓塞,表现为呼吸衰竭、呼吸阻塞等症状~([1])。本文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