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 H)的治疗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 入术的II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清醒状态和术后即刻测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术后1周复查腰椎 穿刺测颅内压,随访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行DSA检查,评估静脉窦支架置入术 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治疗作用。 结果 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75例(77.3%)女性,22例(22.7%)男性,中位年龄35(15~57)岁。术 前存在视力障碍74例(76.2%),头痛54例(55.7%)。97例患者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其中93 例行单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4例行双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支架置入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支架 置入术后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减小(18.1±7.1 vs 1.1±1.0 mm Hg,P<0.001),腰穿检查脑脊液压 力显著下降(297.0±44.8 vs 215.0±41.2 mm H2O,P =0.004)。76例患者完成了1年临床随访,其中64例 视力障碍患者中56例(87.5%)明显好转,43例头痛患者中40例(93.0%)头痛减轻或消失。DSA检查随 访62例,3例(4.8%)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3.2%)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 结论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高压(IIH)综合征合并静脉窦狭窄(CVS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5例诊断难治型IIH合并局限性CVSS患者行静脉窦造影及压力测定,对其中狭窄两端压力差超过150mm H2O(1 mm H2O=0.0098 kPa)的14例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检测静脉窦的形态、压力差、临床改善情况.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并发症和静脉窦是否通畅.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成形术成功.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高颅压症状迅速缓解.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无复发,DSA或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显示静脉窦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结论 对于存在CVSS的IIH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以预测术后穿支静脉回流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共93例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包括51例脑静脉窦狭窄合并颅内高压和42例源于脑静脉窦狭窄的搏动性耳鸣),63例直接行脑血管造影术测量横窦和乙状窦直径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支架,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狭窄侧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以明确穿支静脉回流情况,回流缓慢者选择较脑静脉窦直径小1~2 mm的支架。结果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100%(93/93)。63例根据脑血管造影术测量的横窦和乙状窦直径而选择支架患者中45例选择9 mm×40 mm支架、15例选择8 mm×40 mm支架、3例选择7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8.67±0.68)mm;术后11例(17.46%)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余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而选择支架的患者中3例选择8 mm×40 mm支架、11例选择7 mm×40 mm支架、16例选择6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7.57±0.67)mm;术后仅1例(3.33%)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两组患者选择的支架直径(t=15.632,P=0.001)和术后穿支静脉闭塞发生率(校正χ2=60.06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后穿支静脉闭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有效预测穿支静脉闭塞的可能性,并为选择适宜直径的支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08—2021-07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置入,52例)和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52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 a,对比2组患者血管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8.08%)与对照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研究组术后6、12个月血管狭窄率分别为(12.43±3.18)%、(13.61±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8±3.62)%、(15.26±4.78)%(t=2.020、2.058,P=0.046、0.042)。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2.14±0.59)分、(1.93±0.47)分、(1.75±0.43)分、(1.48±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1±0.73)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期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颈内动脉次全 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一期使用小球囊扩张次全闭塞侧 颈内动脉,间隔2周后进行二期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指一期小球囊扩张后狭窄 率减小,局部无夹层,且二期支架置入位置良好,残余狭窄率≤30%,前向血流mTICI 3级;围手术期 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脑梗死、TIA等)及死亡情况;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3年的mRS评分, 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7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平均年龄63.0±3.4岁,男性6例;其中6例为左侧,6例合 并对侧颈内动脉狭窄≥50%。手术技术成功率100%(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 亡。1个月随访时1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其他6例均为0分,其余时间点所有患者均为0分,3年随访时1 例患者于术后1年发生冠心病。 结论 分期支架治疗在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相对安全,并对颈内动脉狭窄 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28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13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5例患者直接置入自膨式支架,其中有2例未扩张的患者,支架释放后未完全膨胀,但血流通畅。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良好,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亦能代替经典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并对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多种分叉病变的治疗焦点仍然在于最佳置入方法是单支架置入还是双支架置入。 目的:比较双对吻挤压与即兴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于2006-08/2007-04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完成。 对象:入选62例真性分叉病变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目测分支血管直径> 2.0 mm) 。其中32例患者接受即兴支架置入治疗,30例患者接受双对吻挤压技术治疗。 方法: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所置入支架均选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即兴支架组主支常规置入支架,如果球囊对吻后分支仍然有大于50%残余狭窄或有影响前向血流的夹层出现则根据术者经验采取T支架、Culotte支架或Reverse crush支架术。双对吻挤压组按常规置入支架。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及置入后6~9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终点为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 > 0.05)。冠状动脉造影测得支架置入后即刻双对吻挤压组分支血管开口部位最小管腔直径明显大于即兴支架组(P < 0.01),同时双对吻挤压组残余狭窄度显著小于即兴支架组(P < 0.01)。6~9个月造影随访结束,双对吻挤压组分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显著大于即兴支架组(P < 0.01), 残余狭窄度小于即兴支架组(P < 0.01)。即兴支架组晚期管径丢失较双对吻挤压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1年随访期间双对吻挤压组发生1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即兴支架组发生4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P > 0.05)。 结论:双对吻挤压与即兴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均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由于双对吻挤压可以有效降低分支血管再狭窄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故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说明书Enterprise支架在严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单中心由颅内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或闭塞病变引起的、3个月内曾发生 低灌注脑梗死或TIA的症状性患者,所有患者经DSA检查确定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为70%~100%。给 予Enterprise支架置入,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手术技术成功(前向血流mTICI 2b/3级)率、狭窄程 度的变化、围手术期(术后1周内)卒中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以及远期血管再狭窄率。 结果 共纳入36例患者,34例为≥70%的狭窄性病变,2例为闭塞病变。36例患者共置入Enterprise支架 38枚,其中2例串联病变置入支架4枚。手术技术成功率94.44%(34/36),狭窄率从(89.21±5.13)% 减至(23.56±3.57)%(P =0.021)。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2例(5.6%),均为穿支病变。平均随访 12.37±3.11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病例。20例(55.56%)患者于术后18.25±2.13个月复查了头颅CTA,其中 1例基底动脉及椎动脉V4段串联病变者,术后8个月CTA复查显示V4残余狭窄消失,但基底动脉残余狭窄 加重约20%,其余患者残余狭窄均消失。 结论 Enterprise支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仍需 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期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颈内动脉次全
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一期使用小球囊扩张次全闭塞侧
颈内动脉,间隔2周后进行二期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指一期小球囊扩张后狭窄
率减小,局部无夹层,且二期支架置入位置良好,残余狭窄率≤30%,前向血流mTICI 3级;围手术期
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脑梗死、TIA等)及死亡情况;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3年的mRS评分,
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7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平均年龄63.0±3.4岁,男性6例;其中6例为左侧,6例合
并对侧颈内动脉狭窄≥50%。手术技术成功率100%(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
亡。1个月随访时1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其他6例均为0分,其余时间点所有患者均为0分,3年随访时1
例患者于术后1年发生冠心病。
结论 分期支架治疗在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相对安全,并对颈内动脉狭窄
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高流量直接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8例高流量直接CCF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共置入Willis覆膜支架8枚,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7例球囊扩张后支架贴壁良好,1例支架释放过程发生移位、远心端贴壁不良。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6例,3次球囊扩张后仍有少量内漏1例,3次球囊扩张后仍有明显内漏1例。8例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3±5.6)个月;8例CCF均无复发,责任动脉通畅;1例术后遗留的少量内漏自行闭塞;1例遗留的明显内漏未消失,但症状稳定。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高流量直接CCF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静脉窦狭窄情况与视力下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8年9月连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
方法 连续入组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IIH患者,并选取年
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传递函数的算法分析TCD显示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动脉
血压的自然波动以评估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
结果 入组IIH组10例,对照组13例。所有入组者均完成了双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自动调节检测,共
检测了20个高颅压半球及26个正常对照半球。与对照组相比,IIH组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增益显著降
低[(0.64±0.35)%/% vs(0.37%±0.20)%/%,P =0.004];相位也显著降低(58.80±20.86°vs
39.16±23.79°,P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H组每秒钟脑血流速度的恢复率较对照更低,但差
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26.34±43.29)%/s vs(38.81±20.16)%/s,P=0.240]。
结论 IIH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显著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入院时炎症指标与近期视力 下降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1年9月-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诊治的58例 II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近1个月内是否出现视力下降,分为近期视力 下降组(13例)和非近期视力下降组(45例)。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 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炎症指标的差异。 结果 近期视力下降组血清hs-CRP及ESR水平显著高于非近期视力下降组[5.50(3.35~8.45)vs 2.60(2.10~2.90)mg/L,P<0.001;18.0(13.0~24.0)vs 11.0(5.0~14.5)mm/h,P<0.032];而血清 白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两组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IIH患者中,存在近期视力下降的患者血清hs-CRP及ESR水平更高,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 IIH患者视力障碍病程的急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霞  佟旭  张斌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2):1209-121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导致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途径血管内治疗,随访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及mRS评分。结果共纳入4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4例(60%),平均年龄70±4岁(60~80岁)。治疗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位数:18%vs 86%,P0.01),患者在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在40例患者中,有1例(2.5%)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及脑疝,另1例(2.5%)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于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颅内静脉窦狭窄(cerebral venous sinus stenosis,CVSS)患者眼部特征,分析静脉窦支架置 入术后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确诊,并 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的CVS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程、视力、眼底检查、视野情况、颅内压、 DSA检查、静脉窦内压测定及患者术后的眼部变化等临床资料。总结CVSS患者的眼部特征和静脉窦 支架置入术后的眼底改变情况,应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5例CVSS患者,存在视功能损害者101例(80.8%),包括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 物变形、阵发性黑蒙、视野缺损、复视等,其中65例(52.0%)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35例(28.0%)仅 表现出眼部症状。视盘水肿115例,共223只眼。视盘水肿等级中位值3(2~4)级(Fri sén分级)。部分 患者可见视盘周围出血、渗出、棉绒斑,视网膜皱褶及静脉迂曲扩张,视盘色淡或苍白等。视盘水 肿等级与颅内压正相关(Kendall’s tau-b=0.271,P =0.029),与病程负相关(Kendall’s tau-b=-0.261, P =0.002)。其中79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视盘水肿均有减轻, 术后1个月视盘水肿等级降为2(1~3)级;术后6个月时视盘水肿完全消退比例达94.4%(135/143)。 结论 对双眼视盘水肿患者要除外CVSS可能性;眼底检查是CVSS诊疗评估及判断颅内压情况的 一项重要无创检查,同时也是CVSS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的必要检查。视盘水肿程度与颅内压正相关, 与病程负相关;静脉窦狭窄合并视盘水肿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促 进视盘水肿消退,减少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H) is recommended after surgical repair of spontaneou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s (sCSF-leaks) of the skull base for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Purpose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venous sinus stenting, a treatment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IIH associated with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stenosis (VSS), after sCSF-leaks closure.Materials and methodsA single-center cohort serie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CSF-leak closure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tenting was considered either for leak recurrence or in prophylactic manner after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VSS as confirmed by cerebral venous imaging. Leak recurrence, need for new repair or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IIH, meningitis, and stenting complication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last follow-up. Cases who had prophylactic stenting were compared to historical controls before stenting option.ResultsTwenty-two patients had intracranial venous stenting after sCSF-leak closure. Their median age was 58 years (Q1=45; Q3=68), BMI=31 kg.m?2 (Q1=27; Q3=36), and female rate=85%. The overall rate of successful repair after stenting was 95% (95% CI = 87–100%) at a median follow-up of 2.4 years (Q1=1.2; Q3=3.3). Adjunctive treatment for IIH was needed in 4 patients (4/22, 18%) including 2 patients without leak recurrence. No meningitis, permanent morbidity or mortality was observed after stenting. Compared to 18 controls, cases had significantly less recurrence (P = 0.03), and a trend for less adjunctive treatment for IIH (P = 0.06).ConclusionsOur study suggests that stenting might be a valid option for prevention of sCSF-leak recurrences after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sten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多学科会诊确定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或手术夹闭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多对比度MRI血管壁成像技术,比较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 方法 回顾经3D多对比度头颈联合MRI血管壁成像检查确定存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患者资料。观察斑块分布情况;测量斑块负荷,包括斑块最大管壁厚度、长度、管腔狭窄程度; 分析斑块内成分,包括脂质坏死核、出血、钙化,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 学特征。 结果 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共检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3个,其中颅外动脉斑块156 个(76.8%),颅内动脉斑块47个(23.2%)。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管壁厚度([ 3.2±1.0)mm vs (1.9±0.4)mm,P <0.001]、斑块长度[10.7(7.5~13.7)mm vs 4.3(2.6~6.3)mm,P <0.001]大于颅内动 脉,而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28.0%(20.0%~38.5%)vs 18.8%(10.8%~30.5%),P <0.001]重于颅外 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66.0% vs 21.3%,P <0.001),而 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动脉高于颅外颈动脉(27.7% vs 13.5%,P =0.027)。 结论 在合并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中,颅外动脉的斑块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脂质 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而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颅内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