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混合普通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新鲜冰冻血浆混合普通冰冻血浆)、对照组(新鲜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共接受血浆置换治疗102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血清TBil、ALT、AST、血氨(AMM)、PT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血浆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混合普通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和疾病转归,评价其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8例重型肝炎患者除内科综合治疗外,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对照组48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变化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PE治疗组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主要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1或0.05),但治愈好转出院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PE对于早、中期重型肝炎患者,可提高疗效,对于晚期重型肝炎病死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资料。分析3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差异和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再将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得出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P0.05)。健康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均P0.05)。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和ALT、AST、TBil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和PTA、Alb水平均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肝功能损伤越重,患者血清HMGB1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日本CHF-10血浆净化治疗机、AFP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期重型肝炎89例,未经PE治疗的各期重型肝炎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同治疗时期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明显改变,TBIL、DBIL、ALT、AST、PT、PTA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5.71%、71.8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4%、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具有一定疗效,且早、中期的疗效较晚期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几种不同治疗方法尤其是甲巯咪唑(赛治),对于肝炎合并甲亢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血浆置换对于该类患者肝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不同的组,观察赛治等各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用赛治治疗与不进行抗甲状腺治疗的两组患者的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赛治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DBil显著降低;不进行甲亢治疗与用赛治治疗甲亢者比较转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血浆置换的患者在治疗前TBil,DBil显著高于未作血浆置换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血浆置换前后,TBil,DBil有显著变化,而不用血浆置换者ALT,AST变化显著。结论:对于肝炎合并甲亢的患者可以选用赛治治疗,对改善患者肝功能,及控制甲状腺毒症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严重患者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人工肝(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效果。将3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组(LMWH组)15例,应用普通肝素抗凝组(SH组)15例,两组行ALSS-PE治疗前后均记录出血、凝血情况及有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30例患者行60例次PE治疗后,LMWH组在出血倾向、血浆分离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方面均优于SH组(P<0.05),且其检测有关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SH组(P<0.05)。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PE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生化功能及肝纤指标的影响.方法:60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疗程均为两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脏生化( ALT、AST、TBil、CHE、Alb、PTA)及肝纤维化指标( PCⅢ、Ⅳ-C、LN、HA).结果:两组治疗后,肝脏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肝脏生化功能、逆转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给于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4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转归.结果:治疗组经PE治疗后患者ALT、TBIL、TCH、ALB、PTA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PE对4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68例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总胆汁酸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并与一般保肝综合治疗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41例患者经PE治疗后ALT、TBIL、TB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PE组治愈好转率为5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PE联合一般保肝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显著改善血生化指标,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42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转归,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设对照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血浆置换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血浆置换后的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TBil、Cr均降低(P〈0.05),CHE、PTA均升高(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一周后,AIJT、AST、TBil、Cr、CHE、PTA无明显改变(P〉0.05);42例患者最终基本治愈出院36例(85.72%),死亡6例(14.28%),与对照组相比,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血浆置换78例次后仅有10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82%。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实验室指标,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且不良反应少,对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方法1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PE组与对照组,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MELD分值在30~39的患者PE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MELD评分分别为(379.4±40.4)μmol/L、(2.5±0.2)和(30.8±3.8);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09.7±64.6)μmol/L、(3.5±0.3)和(37.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分值≥40的患者PE后的TBIL、INR及MELD评分分别为(595.6±61.5)μmol/L、(3.8±0.4)、(39.8±3.5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50.4±66.3)μmol/L、(4.4±0.60)、(4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病死率为91.2%,与对照组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通过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的TBIL、INR、MELD评分,改善肝脏功能。血浆置换可降低MELD分值在30~39之间的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MELD分值≥40的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观察、统计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4%,对照组为4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BIL、ALT、AST、NH3、Cr、PT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HE指标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肝脏》2015,(10)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血浆置换(PE)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有效合理的人工肝组合方式。方法共收集2007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的HBV相关性慢加急性或者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PE治疗患者80例,PE联合CVVH治疗患者73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ALT、Alb、TBil、PT、电解质(钠、钾、氯、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PE治疗后,TBil、ALT均有明显降低、PT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钠浓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检测TBil、ALT、P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联合CVVH治疗后,TBil、ALT均有明显降低、PT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钠浓度明显升高(P0.05)。72 h后检测TBil、AL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钠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以开始治疗3个月为观察期,评价有效率,两组比较,PE+CVVH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PE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PE联合CVVH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PE治疗,特别是在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人工肝血桨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7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评价治疗3周后两组的疗效,并观察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血清白蛋白(ALB)及胆碱酯酶(CHE)升高。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灌流联合小剂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62例次血浆灌流联合小剂量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ALT从531.0±130.5U/L下降至221.4±128.0U/L,AST从432.4±79.1U/L下降至160.7±98.8U/L,TBIL从253.5±70.2μmol/L下降至138.6±80.4μmol/L,PTA从36.5±7.3%上升至57.3±8.5%,治疗后患者好转率达73.3%。结论血浆灌流联合小剂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及预后。方法1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2000mL)组、B(3000mL)两组,并设对照组(未PE治疗)。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判断患者(PE)治疗的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病情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ELD分值在30~39患者PE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肌酐(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A组为48.28%,B组为46.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分≥40的患者PE后的TBIL、INR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A、B组分别为88.89%、82.14%,与对照组9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浆量的血浆置换均可改善肝脏功能,尽早PE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 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E治疗,选择同期没有进行PE治疗的重型肝炎41例为对照组。结果 PE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存活率均获得改善,其改善的程度普遍优于对照组(P <0 .0 5或P <0 .0 1。)。结论 PE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2000ml)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同期40例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两种不同血管通路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将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动-静脉通路(A—V)与单针双腔或三腔静-静脉通路(V—V)进行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il/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FT)、胆碱酯酶(ChE)的变化。两种血管通路进行血浆置换均可有效改善肝脏功能,降低病死率,A—V通路较V—V通路可更好地清除血清胆红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优于单针双腔静-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前、后SEN病毒(SENV)感染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套式PCR对4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血清中SENVD亚型和H亚型进行检测,并检测血浆置换前、后血液生化改变,数据行t检验和配对X2检验.结果 4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前、后SENV D亚型的检出率分别为27.5%(11/40)和42.5%(17/40),SENVH亚型为27.5%(11/40)和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7,X27.11;均P<0.05).血浆置换后,SENV阳性患者的ALT为(164±75)U/L,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的(48±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5);但肝功能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ENV可经血浆置换方式传播,且重叠SENV感染可能会影响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