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升降散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脓毒症心肌损伤(毒热内盛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1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降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于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检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为9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毒热内盛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患者的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肉桂粉穴位贴敷。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①试验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87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GI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GI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WBC、PCT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WB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对照组MODS发生率分别为6.7%、22.2%,治疗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17.8%、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疗法相比,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龙蛭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蛭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与总积分)、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长素-2(Ang-2)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显著高于对照组59.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降低,而血清Ang-2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HIF-1α水平降低,而血清Ang-2水平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82%与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蛭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可益气活血、逐瘀通络,通过调控血管新生因子表达而促血管新生,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就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抗炎、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等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青龙汤加减。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6、PaO_2、SaO_2、PaO_2/FiO_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发热、恶寒、咳嗽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心烦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aO_2、SaO_2、PaO_2/Fi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V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常规雾化吸入及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体温、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计数(WBC)、APACHE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体温、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计数、APACHE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辅助治疗VAP,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PCT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对脓毒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观察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均接受脓毒症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中医辨证后分毒热证、淤血证、急性虚证三型论治,疗程10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静脉血IL-6、IL-10、CRP、PCT、WBC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静脉血IL-6、IL-10、CRP、PCT、WBC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相应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型论证脓毒症能更明显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0例,中医组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西医组则给予口服抗菌药物和吸奶器吸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WBC、CRP、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软脉煎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TC、H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VL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血脂指标,降低患者的Hcy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及其对感染诊断标志物 PCT、WBC 及hs-CRP 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 VAP 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早期足量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解毒汤,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BC、血清 PCT、hs-CRP 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在中医证候积分、WBC、PCT、hs-CRP 水平方面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结论清肺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 VAP 能够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 WBC、PCT、hs-CRP 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治疗组为96.67%(2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FEV1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WBC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控制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STE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疏血通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入院当日即开始药物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疏血通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续用药7 d。于术前(治疗前)和术后7 d(治疗后)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术后30 min、2 h、24 h、7 d,评价并比较两组ST段完全回落患者的分布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CAM-1、TNF-α、hs-CRP水平。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2例患者被剔除,最终疏血通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入统计分析。(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0.00%,疏血通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7 d,疏血通组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患者的占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疏血通组患者的ICAM-1、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STEMI患者PCI术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减缓心肌梗死后黏附分子水平上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金合剂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清金合剂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影像学吸收情况及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0 d后发热、口干、痰黄稠及咳嗽积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影像学总吸收率比较,研究组影像学总吸收率显著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0 d后WBC、hs-CRP及PCT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清金合剂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部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防己茯苓汤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脂联素(APN)、降钙素原(PCT)、乳酸(La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78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采取CRRT治疗,研究组采取CRRT疗法+加味防己茯苓汤,持续服用28 d。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PCT、APN、Lac水平、7 d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UA、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La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PN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PCT、Lac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AP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7 d及28 d病死率(5.13%、7.69%)较对照组(12.82%、28.21%)低,且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CRRT疗法及加味防己茯苓汤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血清APN、PCT、Lac水平,促使肾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淤法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化淤法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疗法联合口服活血化淤汤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疗程14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淤法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热毒蕴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疗程7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百分比、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痰培养转阴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N、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痰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可明显提高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相关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痰液理化性质及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将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蠲饮泄肺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蠲饮泄肺方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饮泄肺中药复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单项证候积分,同时在入院第1天及第7天分别检测患者24 h痰量、痰液干/湿比重及MUC5AC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蠲饮泄肺方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除胸闷外,两组患者主症治疗前后组内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且蠲饮泄肺方组在改善咳嗽、咳痰、喘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胸闷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另单独统计两组次症(除胸痛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后在改善痰热壅肺证证候方面(除胸痛外)均具有疗效;但在改善发热、胸痛、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蠲饮泄肺方组未显示优势。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痰量、痰液干/湿比重、痰液MUC5A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01),且蠲饮泄肺方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痰中MUC5AC含量与痰液干/湿比重呈明显正相关(R=0.880,P0.001)。结论蠲饮泄肺方在西医的基础治疗上能够较好地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黏蛋白MUC5AC的表达,稀释痰液、减少痰量,缓解黏液高分泌对患者的影响,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法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证的疗效及对促炎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亦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L-6、TNF-α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sEPCR、TM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可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中医证候,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疗程为7d,并进行疗效判定、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比较,检测血清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IgA、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提高脓毒症的疗效,并可显著降低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大承气汤加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腹围、肠鸣音评分、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比较2组患者住ICU 天数、总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量化积分、APACHE Ⅱ、SOFA、胃肠功能障碍评分,WBC、CRP、PCT水平,腹围、肠鸣音评分、I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ICU 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胃肠功能,降低炎症水平,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风祖方治疗血瘀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标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日1次;立普妥20 mg,口服,每晚1次)并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予标准治疗+中风祖方,治疗14 d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瘀证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52.43%,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祖方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