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截至到2021年6月的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联合替罗非班(联合用药组)与单纯rt-PA静脉溶栓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4—2018-08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9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缺血半暗带(IP)相对弥散系数(rADC)、缺血低灌注区及缺血中心区面积,治疗后缺血半暗带存在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9.1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缺血半暗带rADC值均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所选四点rADC值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组4个点治疗后rADC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增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缺血低灌注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减小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缺血中心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扩大,而观察组扩大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存在缺血半暗带比率观察组(90.46%)显著高于对照组(60.47%)(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可显著减少缺血半暗带,修复脑组织,拯救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unexplained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Unexplained END)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后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分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2组患者在干预后第24 h、第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于出院后第90 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mRS评分较出院时>2分为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住院期间评估所有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出院后90 d是否存在死亡病例。结果 共纳入73例经静脉溶栓后发生不明原因EN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53(72.6%)例,女20(27.4%)例,平均年龄(63.33±4.53)岁,治疗组31(42.5%)例,对照组42(57.5%)例。治疗组在干预后的第24 h和第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出院后90 d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2例出血转化,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出现的END及时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2例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临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后再通的临床资料,探讨替罗非班对脑血管闭塞后再通的机制。方法 2例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均以后循环缺血为临床表现而就诊,患者病情渐进发展,均出现意识障碍。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闭塞,单纯应用尿激酶溶栓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后,患者症状5min后迅速恢复,预后良好。结果例1 NIHSS评分从13分降到2分,例2 NIHSS评分从7分降到0分,两例患者复查MRA可见基底动脉显影良好。结论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初步证实可应用于基底动脉闭塞后的再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对远期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40例未经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评估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在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6h、24h、7d、14d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价方面,实验组的BI和QL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20例,随机化原则分为溶栓组8例和对照组12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溶栓组加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加用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电测听、DHI量表评分、Berg量表评分、全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电测听、DHI评分、Berg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溶栓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和阿替普酶治疗均有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在4.5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导致出血转化的因素。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溶栓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评估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2组疗效;对比溶栓组在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溶栓组和未溶栓组相比,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出现3例脑出血,10例牙龈出血。结论阿替普酶在4.5 h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其导致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待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和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8):727-728
正Justin Allen Zivin(图1)是美国神经内科医生,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内科副主任,他对卒中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引进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即阿替普酶(Alteplase)对卒中进行早期治疗。1985年,Zivin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了他对t PA的研究结果,开启了卒中的治疗时代。他文章的标题是"t PA减轻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及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 治疗14、28 d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8-OHdG、MDA、Ang-Ⅱ、CD62p、GMP-140、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8-OHdG、MDA、Ang-Ⅱ、CD62p、GMP-14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相关因子、Ang-Ⅱ、CD62p、GMP-14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85岁,主因"言语不能3.5小时"于2021年7月7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发病后家属发现患者完全不能言语,但可以理解他人言语.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左侧上下肢体力弱.症状波动进展.到院时呈缄默状态,NIHSS评分12分(意识水平提问2分,凝视1分,面瘫1分,左上肢运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发病0~4.5 h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组记录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下降。结局指标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患者死亡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患者90 d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16例,其中成功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84例,非静脉溶栓32例。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53例(63.1%),预后不良31例(36.9%),其中发生出血转化6例(7.1%),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3.5%),死亡3例(3.5%)。非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12例(37.5%),预后不良20例(62.5%),其中发生出血转化5例(15.6%),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9.3%),死亡3例(9.3%)。静脉溶栓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P0.05)。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相比,静脉溶栓组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及更低的死亡率,两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实施静脉溶栓对改善近期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评估后循环梗死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时间<7 d的急性后循环梗死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15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头颅MRI检查,证实在后循环供血区存在缺血病灶。在病后2年内(平均随访时间13.4±5.0月)对患者进行残障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评估,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评价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56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中,病后2年内无残障及轻度残障(mRS 0~3分)者占76.3%,严重残障(mRS 4~5分)者占19.9%,死亡者占3.8%。mRS和BI两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好(P<0.01)。BI评估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79,95%CI 1.034~1.125,P <0.01)、多病灶(OR 3.463,95%CI 1.294~9.267,P=0.013)、卒中史(OR 2.505,95%CI 1.103~5.685,P=0.025)与病后2年的预后相关。结论 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死亡率低。年龄小、单病灶、既往无卒中史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责任病变血管的特点。方法收集2004-01-2004-12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9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按不同责任病变血管分类并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共82例(92.1%)。危险因素包括吸烟43例、饮酒31例、高血压67例、糖尿病3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0例、脂代谢异常69例、冠心病38例、既往脑卒中史27例、出现梗死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7例。临床表现以眩晕最常见共74例(83.1%),其次为构音障碍47例、感觉障碍35例及运动障碍23例。按不同责任病变血管分类,以颅内段椎动脉病变出现眩晕所占比例最高(92.9%)。梗死前出现TIA可能与预后良好相关(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后循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眩晕、构音障碍、感觉运动障碍是其常见临床表现。梗死前TIA可能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9岁,因“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6h”入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室。6h前患者午睡,5h前醒来发现左肢无力,左侧上、下肢均不能抬离床面,伴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流涎、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无头痛、头晕,无视物旋转、视物成双。发病以来未进食水,无大小便。  相似文献   

18.
19.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8岁。因“头痛、视物不清、抽搐伴意识障碍1 d”于2005年3月30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伴视物不清,后突然意识丧失,伴双眼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续约2 min,抽搐自行缓解,发作时伴尿失禁。此后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后循环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责任病灶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收集自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后循环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病因和危险因素,根据Caplan使用的后循环供血区分段标准,将患者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四组。所有患者的预后均进行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28例(52.8%),恶心、呕吐23例(43.4%),肢体瘫痪21例(39.6%),言语不利17例(32.1%);最常见的体征是中枢性面舌瘫31例(58.5%),运动障碍21例(39.6%),感觉障碍17例(32.1%)及共济失调15例(28.3%);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心脏病变、脂代谢异常。其中中段组发病率最高21例(39.6%),其次为远段组13例(24.5%),混合组10例(18.9%),近段组9例(17.0%)。根据mRS评估,34.0%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中段,特征性临床表现和临床综合征有助于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断,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