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PF患者的超声征象,观察腹膜后有无异常团状回声,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回声、毗邻及血供情况。结果 10例RPF患者腹主动脉周围均可见团状低回声包绕,4例下腔静脉亦受累;8例伴泌尿系阳性征象,其中3例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低回声病灶包绕输尿管;3例左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2例右侧肾积水,梗阻水平以上输尿管明显扩张。超声明确诊断5例,2例仅提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3例诊断为腹部包块。结论 RPF主要以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团状回声为特异性征象,特别是超声首诊发现不明原因的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时,应考虑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2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确诊的13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13例患者中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0例,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伴有肿瘤者3例。(2)11例患者腹膜后腹主动脉中下段的前壁及两侧壁可见厚度不一的弥漫性条状低回声包绕,形态不规则,范围不等,1例表现为边界较清晰的低回声团块。10例团块内部回声均匀,2例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少量细线状纤维分隔样稍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团块内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其中3例团块同时包绕下腔静脉,3例病变向下延伸至髂血管周围。(3)11例患者(84.6%)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10例同时合并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者可见低回声病变包绕输尿管。输尿管局限性狭窄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腹膜后纤维化首选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超声误漏诊原因,提高超声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7年6月我院超声影像科首诊并误漏诊的9例RPF病例资料。结果9例均出现腰腹部不适、疼痛及血尿,7例肾区叩击痛,6例少尿,4例下肢水肿,1例触诊有腹部包块。超声检查9例均见腹主动脉外侧壁有低回声病灶包绕,边界不清,3例向下延续至髂血管,6例下腔静脉亦被包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9例均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5例为双侧,4例为单侧,病灶侵犯以下段输尿管显示不清;1例肾门处见低回声团块包绕,CDFI示肾血管亦被包埋。9例超声首诊均误诊,考虑肾或输尿管肿瘤和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各3例,肾积水或输尿管上段扩张2例,腹主动脉大动脉炎1例,后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RPF。结论当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包绕腹膜后血管的异常回声病灶,并伴有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时,应考虑RPF的可能,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证实的5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RPF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弥漫分布的低-中回声团块,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反应大血管、肾和输尿管受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作出该病的相关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例RPF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6例均以腰背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伴恶心、呕吐2例,血尿4例,伴肾区叩击痛11例,触及上腹部包块7例,伴腹胀6例,下肢水肿3例。CT扫描16例均见腹主动脉周围有低密度灶包裹,边界不清,6例累及髂血管,4例累及下腔静脉;8例腹主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正常结构消失,管腔轻度狭窄;10例出现肾积水,4例病变侵犯输尿管,病灶以上段输尿管明显扩张、包埋段输尿管显示不清;7例行增强CT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或稍强化。误诊为腹主动脉大动脉炎8例、输尿管肿瘤及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各4例。16例均行手术治疗,经术中病理均诊断为RPF,予手术缓解输尿管梗阻及周围组织血管压迫,术后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出院,随诊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当临床遇及腰背痛、腹膜后组织肿物或不明原因出现尿路梗阻症状患者,CT检查发现有异常密度灶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并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征象时,应想到本病可能,及时行CT增强扫描,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病情,仔细鉴别诊断,必要时可行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导致肾积水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RPF患者常见首发症状为腰背痛或腹痛(69.2%);(2)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和血清IgG4升高最常见。超声检查仅提示上尿路积水。RPF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尿路成像(CTU)表现具有特征性。IVP肾盂输尿管显影不良时,CTU能较清晰的显示上尿路影像。CT扫描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块9例(37.5%),优于超声检查;(3)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治疗2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置双J管术1例。最终确诊为继发性RPF8例,其中4例为术前诊断,3例为术中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冷冻活检证实,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4)特发性RPF手术后肾积水均获长期缓解,而继发性RPF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RPF的重要手段,CTU优于超声检查和IVP。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可以使特发性RPF输尿管梗阻得到长期的缓解,术中对肿块进行冷冻活检有助于鉴别特发性和继发性RPF,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膜后纤维化与监测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2例,分析治疗前后腹部超声表现,特别是腹部大血管、肾、输尿管等周围有无异常回声.结果 12例患者均可测及肾集合系统分离,其中7例在后腹膜大血管、肾及输尿管等周围可见范围不等的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团块.3例患者行肿块切除术,7例行输尿管松解术+激素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治疗后复查超声显示病灶消失或较治疗前缩小,肾积水减轻,肾功能好转,血肌酐下降.结论 超声有助于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且可监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的认识及术前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RPF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总结RPF的CT误诊原因。结果:(1)CT表现:10例均见腹主动脉周围有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包裹,与腹主动脉分界不清;5例累及髂血管,4例侵犯输尿管,6例腹主动脉管壁毛糙、管腔变窄,1例包绕下腔静脉;(2)CT诊断结果:诊断为RPF 4例;诊断为腹主动脉炎1例,输尿管肿瘤1例,腹部包块1例,转移瘤1例,淋巴瘤2例。结论:RP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常累及输尿管、下腔静脉、肾动脉等,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中度强化。提高对RPF的CT表现认识,对减少误诊非常重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对RPF的CT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纤维结缔组织发生广泛纤维化,并可压迫血管、神经、胃肠道和输尿管等而出现临床梗阻症状,其中以输尿管周围发生纤维化粘连,包绕压迫上尿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因其症状隐匿,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上容易误诊。我们1997-09~2004-09共收治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诊断,加深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方法 对7例临床收治的腹膜后纤维化病例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超声图像均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都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 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