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颈内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目前一般采用盲穿法 ,并发症较多 ,且一次成功率偏低。作者采用超声实时显像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 ,并与盲穿法在并发症、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0例患者均为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瓣膜成形及置换手术的病例 ,男 33例 ,女2 7例 ,年龄 7~ 75岁。应用超声引导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组 ) 30例 ,应用盲穿法 (盲穿组 )30例。所有穿刺均由同一人完成。超声引导使用美国LOGIQ 4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7 5M线阵探头 ,自带穿刺导引…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附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右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对7例尿毒症病人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6例1次穿刺成功,1例进针3次穿刺成功。且无1例出现误穿颈动脉和气胸等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32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右侧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在超声引导下对32例尿毒症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28例1次成功,1例进针3次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1例因颈内静脉血栓不能穿刺,穿刺成功率93.5%,无1例出现误穿颈动脉和气胸等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护理程序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自2000年4月起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生儿外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新生儿颈内静脉(IJV)穿刺置管术应用日益广泛。本院麻醉科于2011年初开展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在取得大量成人及儿童的应用经验后逐渐应用于新生儿,本文拟比较超声定位引导和体表解剖定位IJV穿刺置管术在新生儿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上进行胃肠外营养、输注化疗药物、快速扩容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等有效途经。由于操作简便、安全,置管成功率高,故对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及需要特殊用药等显得至关重要。我院内二科自2002年5月~2004年4月对69例住院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70例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的资料.结果 265例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8.3%,并发症24例;其余5例失败.结论 在围手术期,颈内静脉置管术是一种成功率较高,发生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常用于长期输液、营养治疗或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操作采用盲探式,主要借助患者自身的解剖标志进行定位,但穿刺风险较高,如误穿动脉、造成气胸、血肿形成、导管易位及死亡等,晚期可并发感染、导管失效、导管或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依靠解剖标志定位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肥胖、多次置管、解剖变异、躁动等常导  相似文献   

9.
颈内静脉置管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以解剖标志定位穿刺法进行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有时还可出现较严重的合并症.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术在直视下进行准确定位和穿刺,成功率高[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法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将123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穿刺置管法组(简称改良前路法组,38例)、颈内静脉穿刺前路置管法组(简称经典前路法组,49例)及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路法组(简称中路法组,36例)。比较各组之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改良前路法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8.7%,高于经经典前路法组(65.3%)和中路法组(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前路法组穿刺总成功率为100%,高于经典前路法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前路法组总成功率与中路法组相近;改良前路法组无并发症发生,与经典前路法组并发症发生率(2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路法组(11.1%)差异不明显;经典前路法组失败率(13.3%)显著高于改良前路法组(0),与中路法组(2.8%)比较差异不明显;改良前路法组穿刺时间为(6.22±1.12)min,显著低于经典前路法组[(9.87±1.81)min]和中路法组[(8.24±1.5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法穿刺置管术成功率更高,所需时间较少,对患者损伤、并发症少,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应用于透析用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的2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试验组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心律、自觉症状以及出血量的变化。结果2组均无明显自觉症状,2组局部麻醉前及术后1 h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中止血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需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体表解剖标志组(A组)、超声定位组(B组)及超声引导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依据体表解剖标志行中路法穿刺,B组使用B超定位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后穿刺,C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根据超声图像穿刺,观察记录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关系及血管异位情况,比较3组之间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超声探查显示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呈并行者占25.0%,呈部分重叠者占65.6%,呈完全重叠和异位者各占4.7%;股动脉与股静脉呈并行者占43.8%,部分重叠者占31.3%,完全重叠者占6.3%,异位者占18.8%。C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可提高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在失血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高频超声定位和体表定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5.0%,观察组为9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为(267±37)s,观察组为(216±33)s,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8例误穿颈内动脉,观察组无一例误穿动脉(P〈0.05)。结论高频超声定位下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优于体表定位下的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置管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未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A组,其中男3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5±6.7)岁;将206例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B组,其中男108例,女98例,平均年龄(46.7±6.9)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35例颈内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颈内静脉置管335例的并发症及原因.结果:335例中出现并发症29例(8.7%),其中颈部血肿14例(4.2%)、穿刺部位感染10例(3.0%)、气胸3例(0.9%)、静脉血栓形成2例(0.6%),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14例(48.3%)、置管后护理不当11例(37.9%)、操作不规范4例(13.8%).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颈部血肿,其次为穿刺部位感染、气胸和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是凝血功能异常,依次为置管后护理不当和操作不规范.  相似文献   

18.
胡伟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62-1563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经颈外静脉或肘部静脉路径进针,但经肘部静脉途径需特制长导管,其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  相似文献   

19.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60例肿瘤病人治疗中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方法、护理以及它与锁骨下静脉、颈静脉穿刺置管的比较作了简要叙述,旨在为肿瘤专科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重症监护治疗决策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案。方法回顾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床旁超声应用情况及提供的信息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总结重症诊治临床实践中可行的应用方案。结果研究期间共使用床旁超声219例次,其中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脏前负荷、收缩力)41例次,低氧原因检查45例次,血栓筛查19例次,胎心监测22例次,引导深静脉穿刺48例次,引导胸、腹腔穿刺及置管37例次,引导动脉置管4例次,气道情况检查3例次。循环监测中经验判断容量准确性为63.4%,床旁超声能提供85.4%的正确信息,其中纠正了13例临床经验判断错误(31.7%),明显提高了诊断正确率(P<0.05);低氧原因判断中临床判断正确率62.2%,超声检查能提供86.7%的正确信息,发现16例临床经验判断错误,纠正错误判断35.6%(P<0.05)。结论床旁超声能很好地协助重症医学科医生提高临床判断准确性,控制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