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处斑块,初步探讨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6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MCA-M1狭窄段进行HRMRI血管壁检查,分析狭窄部位斑块信号特点,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根据HRMRI评估的斑块性质,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6例)和稳定斑块组(30例),其中将不稳定斑块组分为斑块内出血组(13例)、强化斑块组(17例)和混合斑块组(16例)。随访18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就诊至发生目标MCA供血区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及比例。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比例是25/46,稳定斑块组是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不稳定斑块组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时间中位数是17.0(10.5,18.0)个月,明显短于稳定斑块组中位数18(16.3,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不稳定斑块分型的三组间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比例和时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应用HRMRI可评估大脑中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从而预测脑卒中的风险,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32例经高分辨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我院体检的行MRI扫描的25例无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T1加权(T1WI)、T2加权(T2WI)及增强颈部血管成像等扫描序列,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分型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0例(93.7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例(6.25%);对照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6例(24.00%),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9例(76.00%);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共发现60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Ⅰ~Ⅱ型7块(11.67%),Ⅲ型8块(13.33%),Ⅳ~Ⅴ型19块(31.67%),Ⅵ型21块(35.00%),Ⅶ型2块(3.33%),Ⅷ型3块(5.00%);对照组共发现14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稳定性斑块为主,Ⅰ~Ⅱ型13块(92.86%),Ⅳ型1块(7.14%)。2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3个部位的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MRI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内部成分,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MRI可对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作出预测,为临床防治脑梗死及疗效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下斑块厚度2mm的患者80例,根据病情38例纳入进展组,42例纳入稳定组,分析2组斑块成分(斑块内出血、偏心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患者的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颈动脉颅外段轻中度血管狭窄中,进展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中颈动脉颅外段重度血管狭窄和斑块的纤维帽较薄/破裂发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纤维帽较薄/破裂与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进展与否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并评估斑块特征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以及新发脑梗死灶部位及体积。应用l ogistic回归法分析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与新发脑梗死灶的关系。结果 :校正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与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呈正相关(P <0.05)。平均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最大管壁厚度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有关,其中代表斑块负荷的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和最大管壁厚度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代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平均管腔面积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内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和斑块内钙化体积均与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P <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有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识别高危斑块的良好工具,有助于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D)斑块性质,初步探讨ICAD斑块与复发脑梗死(R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由头颈MRA或CTA证实存在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的脑梗死患者6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1.7±6.1)岁。所有患者分为初发脑梗死(PCI)患者28例和RCI患者33例,所有脑梗死患者均行HRMRI检查,根据不同信号特点分析ICAD斑块性质,区分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观察两组颅内不稳定斑块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不稳定斑块与RCI的相关性。结果(1) RCI组和PCI组之间基线临床特征比较,RCI组年龄、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显著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RCI组不稳定斑块比例明显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了年龄、2型糖尿病外,颅内不稳定斑块是R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8.088,95%CI为2.587~126.450,P值为0.004)。结论颅内易损斑块与RCI密切相关,重视中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不稳定斑块的检测,有助于预测RCI的风险,为二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起脑梗死的因素中,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欧美约2/3脑梗死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我国约占1/3。本研究通过对61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 esonance i maging,MRI)特征与相应供 血区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的关系。 方法 横断面研究,入组临床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心源性卒中,在发病一周 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和常规MRI [包括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评估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特征以及颅内外动脉管腔狭窄度,根据DWI上梗死灶 形态对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和体积进行分析。 结果 共入选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8例(48.6%)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 示2型糖尿病是症状侧颈动脉斑块富脂质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35,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8.43];在兼具富脂质核斑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 区域急性脑缺血病灶体积([ 15.45±8.97)ml vs(9.09±8.64)ml,P=0.011]和大穿支动脉梗死发生率 [34.0% vs 13.2%,P =0.0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颈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症状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特征, 尤其是富脂质核密切相关,且更易发生大穿支动脉的梗死,提示MR-VWI细致化分析结合糖尿病因素 有助于临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分层和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OCSP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OCSP分型各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16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对其中配合检查的156例以及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和43例健康正常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程度,并探讨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75%,较高血压组35.19%,和正常对照组27.91%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腔隙性梗死49.1%,部分前循环梗死37.9%,和后循环梗死7.5%,完全性前循环梗死5.6%。OCSP各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颈动脉狭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中重度的血管狭窄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结论 脑梗死同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明显相关,OCSP分型不能提示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机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斑块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并根据颅脑DWI表现将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A组)、低灌注或混合性脑梗死组(B组)、穿支动脉受累组(C组)各20例。另外,同期选取20例无症状性ICAS患者作为无症状性ICAS组(D组); 所有患者均行HRMRI扫描,评价斑块特征。结果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布、强化、斑块内信号、责任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管壁体积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RMRI可作为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特征,但不同机制的斑块特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前瞻性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升高,颈动脉狭窄及斑块与血管炎性反应有关。为此,本研究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颈动脉超声,探讨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西区2013年6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测定内中膜厚度及其最大斑块厚度。在发 病4 d内检测其血清HCY浓度。患者按照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 =152)和无斑块组(n =44)。组间比 较采用秩和检验,HCY与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 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无斑块组(n =44)的HCY中位数是11.6 μ mol/L,斑块组(n =152)的HCY的中位数是14.0 μ mol/L,秩和 检验P =0.011。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247, 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0~1.131,P =0.0001]、男性性别(OR 4.304,95%CI 1.738~10.660,P =0.002)、高血 压史(OR 3.864,95%CI 1.750~8.534,P =0.001)是影响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OR 1.026, 95%CI 0.973~1.081,P =0.344)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无显著性。但是,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亚组 (n =183)分析发现HCY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67,95%CI 1.006~1.430,P =0.003)。 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组血清HCY高于无斑块组,血清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正 相关。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HCY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IWI)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评估28例IWI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4例患者有大脑中动脉病变,其中部分型内侧分水岭梗死(PIWI)IO例,融合型内侧分水岭梗死(CIWI)4例;5例有颈内动脉病变,其中PIWI3例,CIWI2例。结论:IWI与颈内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PIWI主要与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比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稳定与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的脑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性质与脑灌注的关系。方法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并筛选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为70%~99%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测定患侧与健侧大脑半球、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皮质分水岭前区、皮质分水岭后区的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比值。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是否完整、斑块表面是否有大片钙化、其内是否有近期出血及是否有较大的脂质中心作为易损斑块诊断标准,分为稳定和易损斑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在皮质分水岭前区和后区的MTT值明显延长(t =1.561,P =0.042和t =1.227,P =0.038),rCBF和rCBV无统计学差异。上述两组在其余部位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相应皮质分水岭供血区域灌注情况有关,易损斑块容易导致同侧皮质分水岭区低灌注,MTT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崔颖 《中国卒中杂志》2006,1(11):781-782
目的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5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并取同期住院患者中无脑梗死者53例作为对照组,同时监测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空腹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FBG)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患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阴性患者的TC、TG、Fib及FB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血脂、Fib及FBG水平可降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早期干预高血脂、高血糖、颈动脉斑块等对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0TMRA)测定186例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并与121例轻度头昏患者对照.结果:186例CI患者有动脉狭窄164例(88.17%).狭窄动脉分布: ①颅内动脉狭窄率为83.54 %,颈部动脉狭窄率为51.83%.②前循环单一动脉狭窄60/164例(36.59%),其中颅内50例,颈部1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38/164例(23.17%),其中颅内21例,颈部17例. ③合并前、后循环颅内和颈部两条以上动脉狭窄66/164例(40.24%).46~60岁组患者以前循环动脉狭窄为主(54.05%),其中主要为颅内大脑中动脉;〉60岁组前循环动脉狭窄比例相对有所减少(30.08%),而后循环动脉狭窄(26.02%)和多发动脉狭窄(43.90%)明显增加(P〈0.05).结论:46~60岁CI患者动脉狭窄以前循环颅内动脉为主,〉60岁CI患者后循环动脉狭窄和累及前后循环颅内和颈部动脉的多发动脉狭窄相对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磁共振上的病灶模式,探讨颈内动脉病变引起卒中的发病机制。 方法 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定位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而无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利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研究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形态学表现。有潜在心源性栓子患者除外。 结果 94例患者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45例,颈内动脉闭塞49例。磁共振上缺血病灶的局部解剖模式分为4种:区域梗死、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弥散小梗死。颈内动脉闭塞组中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狭窄组高(47% vs 22%;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中边缘带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闭塞组高(42% vs 22%;P<0.0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多见于区域梗死,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多见于边缘带梗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3月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50%)21例,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单纯药物治疗组53例,药物治疗方案同治疗组。临床随访6~28个月。结果 21例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30%,术中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例出现颈内动脉远端血管痉挛,治疗后好转;术后未发生新的卒中,颈动脉超声未显示再狭窄。药物治疗组随访期间,5例患者再发卒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14例患者狭窄程度加重,其中2例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结论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比较安全,短期疗效较好,但有待大样本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例右侧ICA颅外段闭塞的住院患者作为ICA闭塞组,20例ICA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右侧颈总动脉管壁运动轨迹,得出血管的收缩期内径(diameter of systolic,Ds)、舒张期内径(diameter of diastole,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硬度指数(stiffness parameter,β)、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放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和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one-point pulse wave velocity,PWVβ),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与对照组颈动脉弹性相比较,ICA闭塞组Ep、β、AI及PWVβ明显升高;AC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对ICA闭塞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改变无明显影响。
结论 应用E-Tracking技术可评价血管功能改变,它是评价血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