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7例食管梭形细胞癌均为腔内型息肉样肿块,组织学示6例癌成分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肉瘤成分多样分化,3例为平滑肌肉瘤,3例为未分化肉瘤,1例为黏液纤维肉瘤。术前确诊率为14.3%。病理分期:T1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均为癌成分转移。结论食管梭形细胞癌术前确诊率低,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也较低,癌成分在其淋巴结转移中常见,外侵不明显。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肾肉瘤样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 RCC)是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亚型的一种变异,不是一个单独的类型,它可以发生在任何肾细胞癌亚型。临床上讲,肾肉瘤样癌具有生长迅速、诊断时高转移率、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和较短总生存期的特点。由于对肾肉瘤样癌研究有限,导致在理解和治疗这种肿瘤方面进步微小。因为这个疾病占晚期疾病的10%~20%,占肾细胞癌死亡率的首位,所以肾肉瘤样癌是一个需要所有临床医生熟悉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MRI表现及评价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肾脏行CT和/或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直径为2-13cm,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肾细胞癌l例、透明细胞癌64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2例和乳头状癌5例。肾皮髓期增强扫描,肉瘤样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90.6%(58164)的透明细胞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和60.0%(3/5)的乳头状癌呈不均匀强化,另50.O%(1/2)的混合细胞癌强化较均匀。92.2%(59/64)的透明细胞癌、50.0%0/2)的混合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强于(或相仿于)邻近肾皮质;60.0%(3/5)的乳头状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肉瘤样癌强化程度较邻近肾皮质低。结论各型肾细胞癌在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肾脏肉瘤样癌是由Farrow于196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少见肿瘤,指一种特殊的、具有肉瘤样成分的癌,其来源于上皮组织,但形态上存在上皮与间叶两种分化成分[1]。肾肉瘤样癌比肾癌更具侵袭性且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极差,生存期仅为9~19个月[2]。本文旨结合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3例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癌病例的超声造影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肉  相似文献   

5.
肾集合管癌(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ducts of bellini,CCDB)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仅占肾上皮肿瘤的1%,是肾细胞癌中恶性度最高的类型之一,1986年由Fleming等[1]首次描述。肿瘤起源于肾集合管的主细胞,形态多样,伴有显著的肉瘤样分化时又称为肾肉瘤样集合管癌。我院于2010年9月收治1例肾肉瘤样集合管癌伴肾结石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BUPH :OVSC 1的建立 ,筛选卵巢肉瘤样癌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 :以手术切除的卵巢肉瘤样癌腹壁转移组织为材料 ,进行体外培养 ,建立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通过MTT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该细胞系对顺铂、阿霉素、足叶乙甙、拓扑替康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建立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BUPH :OVSC 1,该细胞在体外对阿霉素非常敏感 ,对顺铂较敏感 ,对足叶乙甙和拓扑替康的敏感性较差。结论 :阿霉素与顺铂联合治疗可能是卵巢肉瘤样癌较敏感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在肾细胞癌中居第二位,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较嫌色细胞癌差,早期病灶适合手术局部切除,术前影像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螺旋CT(MDCT)是目前用于肾脏检查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本组收集上海中山医院27例乳头状肾癌病例,分析其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BUPH:OVSC-1的建立,筛选卵巢肉瘤样癌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以手术切除的卵巢肉瘤样癌腹壁转移组织为材料,进行体外培养,建立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通过MTT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该细胞系对顺铂、阿霉素、足叶乙甙、拓扑替康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建立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BUPH:OVSC-1,该细胞在体外对阿霉素非常敏感,对顺铂较敏感,对足叶乙甙和拓扑替康的敏感性较差。结论:阿霉素与顺铂联合治疗可能是果肉瘤样癌较敏感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41岁.左侧腰部间歇性胀痛1月余,CT示"左肾占位",行左侧肾切除术.大体见中上极肾实质内有一3 cm×3 cm×2 cm大小灰白色质韧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界限欠清.镜下见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束状交错排列.伴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局部见较多泡沫细胞.免疫表型SMA和Vim(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临床表现以腰痛和/或血尿为主要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包括肾的肉瘤样癌、Wilms瘤以及腹膜后炎性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瘤病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例肿瘤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其中3例进行电镜研究。结果2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周围细胞较大,胞质呈空泡网状,中央细胞较小,胞质红染,细胞分布不均,中央密,外周疏,常可见双核细胞;免疫组化AEI/AE3和CK7(+),vimentin(-);电镜可见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胞质微囊泡。25例中3例伴肉瘤样癌成分。22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学特征明确,临床预后好,伴肉瘤样癌成分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