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和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川崎病患儿1756例(川崎病组)、EFE患儿1032例(EFE组),以及体检的健康儿童134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左房内径(LA)、右室内径(R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充盈的充盈峰比值(E/A),比较各组临床症状和上述超声心动图检测参数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EFE组和川崎病组患儿症状(呼吸道感染、发热/多汗、气促/紫绀、乏力、哭闹/烦躁、不进食/体重增加缓慢、肝脏增大、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力衰竭)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FE组和川崎病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84.97%vs.75.58%,P0.05)。三组LA、RV、LVDd、LVEF、LVFS、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FE组治疗前、后LA、RV、LVDd、LVEF、LVFS、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分析各项指标差异的来源,均为组间因素、时间因素和交互作用的影响(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EFE和川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价转归过程均有明显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 EFE患儿(EFE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测量房室内径、心内膜厚度、瓣膜血流及心功能指数.另选同期健康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 超声显示EFE组有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瓣膜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扩大,而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速度比(E/A)、等容舒张时间(IVRT)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EFE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何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29-1130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EF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内膜厚度以及心功能各项参数等的测定,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左心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主要以左室扩大为主,左室心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且心功能指标LVEF、FS、E峰值以及E/A峰值降低等,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明确区分各种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于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EFE合并LVNC患儿(A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选取此期间特发性EFE患儿(B组)作对比。两组患儿均按EFE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并做出归纳和总结。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病时心内膜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随访,两组患儿心内膜厚度恢复情况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患儿LVEF中(42.50±8.73vs 50.50±6.61,P0.05)、远(46.17±5.12vs 55.40±9.12,P0.05)期恢复情况低于B组。结论 EFE合并LVNC患儿与特发性EFE患儿相比,中远期预后较差。对于EFE、LVNC的诊断和观察,超声心动图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0-03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确诊的65例EFE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特点。结果 65例患儿均出现心脏增大、左室心内膜弥漫性增厚、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减低,5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心内膜厚度、评估心功能改变,在EFE早期确诊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状态及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临床恢复或好转的心电图及胸片结果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初、复诊各以10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射血前期(LVPKP)、E峰间隔分开(ESPP)均明显异常;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9/10例心功能指数LVEF、缩短分数(FS)达正常范围.但与正常对照比较仍有LVEF、FS偏低,EP5S、LVPEP升高,左室收缩期壁应力(ESWS)降低。LVDd增大。结论:EFE临床恢复标准不能仅依赖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胸片恢复或好转,更需根据其左心功能、LVDd的测量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查EFE患者32例,平均年龄(1.5±0.6)岁,正常对照(NC)组30例.结果 EFE组与NC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超声参数的特点为舒张期左房内径(LADd)、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d)、左房射血力(LAF)、室壁应力指数(ws I~Ⅲ)、峰值速度A(A峰)及等容舒张时间(IRTs)增大;但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心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速度E(E峰)、峰值速度比(E/A)、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加速度(AC)、1/3及1/2充盈分数(1/3FF、1/2FF)及标准化充盈分数(NPFR)降低;将EFE组治疗前后比较除IVSd、A峰及IRTs无显著性差异(P>0.05)~b,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 EFE患儿可出现房室腔扩大、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室壁应力增大及左房射血力代偿性增加;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测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F)的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在超声上具有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左心扩大、心功能低下等基本特征,超声技术对EFE诊断具有简便易行可靠及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EFE)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查EFE患者 3 2例 ,平均年龄 ( 1.5± 0 .6)岁 ,正常对照 (NC)组 3 0例。结果 EFE组与NC组比较 ,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超声参数的特点为舒张期左房内径 (LADd)、左室内径 (LVDd)、室间隔厚度 (IVSTd)、左房射血力 (LAF)、室壁应力指数 (WSⅠ~Ⅲ )、峰值速度A(A峰 )及等容舒张时间 (IRTs)增大 ;但射血分数 (EF)、心脏指数 (CI)、心室短轴缩短率 (FS)、峰值速度E(E峰 )、峰值速度比 (E/A)、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加速度 (AC)、1/3及 1/2充盈分数 ( 1/3FF、1/2FF)及标准化充盈分数 (NPFR)降低 ;将EFE组治疗前后比较除IVSd、A峰及IRTs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外 ,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0 1)。结论 EFE患儿可出现房室腔扩大、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室壁应力增大及左房射血力代偿性增加 ;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测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30例,经合理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左室长轴M型测量患儿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应用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洲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A,计...  相似文献   

11.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属少见病,婴儿型临床诊断困难,本文分析我院2例经心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的超声心动图(UCG)及临床资料,研究探讨其UCG特征性表现,提高UCG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本文2例男性患儿,均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衰而收入院。例1年龄5个...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医用超声研究室赵晓兰,裘佩春,董振雷,冯春丽,周琦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1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疾患,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其临床诊断沿用1980年九省市心肌炎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30例,经合理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左室长轴M型测量患儿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应用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洲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A,计算E/A值、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Va),并进行比较.结果:24例治疗前IVRT为(0.09±0.01)s,E/A值为1.2±0.6,治疗后IVRT为缩短(0.08±0.02)s,E/A值增高为1.6±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治疗前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治疗前、后IVRT,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对35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可出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降低,表现为CI、EF、FS、E、E/A、1/3FF、1/2FF指数的降低和IRT、A增加,并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观察到治疗后收缩功能明显改善而舒张功能有所好转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认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治疗时要注意收缩与舒张功能同时纠正。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对35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可出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降低,表现为CI、EF、FS、E、E/A、1/3FF、1/2FF指数的降低和IRT、A增加,并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观察到治疗后收缩功能明显改善而舒张功能有所好转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认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治疗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胱抑素C(Cys-C)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川崎病患儿设为川崎病组,其中无冠状动脉病变61例,冠状动脉病变29例,另选取同时段内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电图、ANCA、Cys-C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根据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病变对超声心动图联合ANCA、Cys-C在早期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川崎病组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的比值(Em/Am)水平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ANCA、Cys-C水平升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患儿LVEF、Em/Am水平低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LVEDD、ANCA、Cys-C水平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与超声心动图、ANCA、Cys-C单项检查相比,三项联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及ANCA、Cys-C变化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在婴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6年3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例EFE婴儿,均根据二维特征,综合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的形态特点而作出明确诊断。结果EFE具有心脏增大和左房、左室内膜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弥漫性增生、增厚的二维特征,二、三尖瓣反流及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降低的特点。结论心脏增大,尤以左房、左室增大明显,室间隔、左室后壁厚正常或稍增厚,左室后壁活动平坦,心内膜回声增强、增厚,同时伴有二、三尖瓣反流及心功能降低时,应考虑EF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ALCAPA患者28例,根据LVEF分为LVEF减低组(LVEF<50%)19例和LVEF正常组(LVEF≥50%)9例,比较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间超声参数的差异。手术患者(17例)分别于术后1 d、1个月、6个月、1年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应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超声参数进行对比。 结果LVEF减低组患者LVEF为30%~48%,平均年龄5.4个月;LVEF正常组LVEF为60%~73%,平均年龄2.5岁。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131.95±24.24)mm/m2 vs(85.67±20.26)mm/m2],右冠状动脉内径小[(3.06±0.51)mm vs(4.01±0.6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5、4.075,P均<0.001),易形成室壁瘤。LVEF减低组中10例行手术治疗,7例超声心动图随访至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术后1 d开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逐渐回缩[(109.98±16.06)mm/m2、(99.49±12.02)mm/m2、(89.48±10.90)mm/m2、(80.03±8.09)mm/m2 vs(123.26±12.40)m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8、-7.519、-5.413、-6.526,P=0.004、0.001、0.012、0.007),LVEF术后1个月开始恢复,术后6个月达正常水平[(45.50±9.57)%、(66.25±10.34)%、(67.25±4.50)% vs(38.83±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2、3.683、5.869,P=0.025、0.014、0.002)。 结论LVEF减低的ALCAPA患儿年龄小、心脏病变重,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作出诊断,但需要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ALCAPA手术治疗远期效果较好,超声心动图在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其病理改变为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病变以左心为主,左心房、左心室弥漫性心内膜增厚,心腔扩大,多在1岁以内发病。心电图多为不正常,本文对89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的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89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我科1990年以来收治的住院患儿,男性57例,女性32例,年龄1~6岁。入选标准:1)原因不明的心脏增大及心力衰竭;2)无明显器质性杂音;3)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明显,左心缘搏动减弱;4)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呈球形增大,左室内膜增厚,回声强;5)排除其他的心脏病例。89例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GDF-15、BNP、ADM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纳入观察组,根据《小儿心衰诊断改良ROSS标准》分为轻度组74例、中度组69例、重度组57例,另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受检儿童疾病相关血清因子、心功能水平、心功能评分,分析疾病相关血清因子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GDF-15、BNP、ADM、LVEDD、LA水平、心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LVF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均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DF-15、BNP、ADM与LVEF、LVFS呈负相关,与LVEDD、LA、心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GDF-15、BNP、ADM与LVEF、LVFS呈负相关,与LVEDD、LA、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