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价了X刀治疗木前颅内病灶CT定位的方法和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颅内病灶,包括腔质瘤10例、转移瘤15例、动静脉畸形6例、鼻因癌颅内侵犯5例 垂体瘤4例、脑膜瘤4例、颞叶癫痫10例及其他占位病变6例,进行了X刀治疗术前的CT定位扫描及病灶的确定。结果:颅内病灶直径大小从5mm至45mm不等,病灶中心CT检出率达100%,90%(54/60)的病灶或靶点轮廓获清楚确定。结论:颅内病灶X刀治疗术前应用CT定位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CT定位颅内肿瘤X—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了我院X-刀治疗颅内肿瘤过程中CT定位的精度及CT扫描方法。方法:应用人体头颅模型内特定标记物测定CT定位的精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利用头颅模型测定的BRW头环CT定位精度为0.65mm,最大误差为1.09mm。对35例颅内肿瘤病人进行X-刀CT定位,选择了直接强化、延迟3分钟和5分钟强化的方法,分别扫描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和  相似文献   

3.
CT定位在颅内肿瘤X-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本文研究了我院X-刀治疗颅内肿瘤过程中CT定位的精度及CT扫描方法。方法:应用人体头颅模型内特定标记物测定CT定位的精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利用头颅模型测定的BRW头环CT定位精度为0.65mm,最大误差为1.09mm。对35例颅内肿瘤病人进行X-刀CT定位,选择了直接强化、延迟3分钟和5分钟强化的方法,分别扫描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胶质瘤和垂体瘤,多数患者肿瘤强化明显,肿瘤边界显示清晰,效果满意。结论:我院X-刀治疗CT定位精度高,对颅内肿瘤患者的肿瘤定位效果较好,符合X-刀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国人肺动脉直径测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CT测量国人肺动脉直径。材料和方法:对100例成人胸部行双螺旋CT扫描,在六个位置测量肺动脉直径。结果:主肺动脉直径,男25.2±2.5mm,女23.9±2.4mm;右肺动脉近端直径,男20.9±2.5mm,女19.5±2.1mm;右肺动脉远端直径,男16.5±2.2mm,女15.5±2.4mm;左肺动脉直径,男19.1±2.9mm,女18.0±2.5mm;右下肺动脉直径,男11.2±1.7mm,女11.1±1.5mm;左下肺动脉直径,男女均为10.7±1.3mm。结论:CT可以测量肺动脉直径,中心肺动脉直径男女有显著差异(P<0.05),双下肺动脉直径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脑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脓肿为常见的颅内化脓性疾病,CT可确定脑脓肿的存在及其位置、大小、数目和形状。CT征象多具特征性,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多可确诊。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多已不典型,并且其CT表现与胶质瘤、转移瘤等有时难以鉴别,可导致误诊。本组4例脑脓肿即有3例误诊。1 资料与方法4例脑脓肿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7~52岁。所有病例从发病到治愈均经CT检查。CT机采用GESYTEC3000型。层厚10mm,层间距10mm,病灶区层厚3~5mm,间距3~5mm。所有病例均经60%泛影葡胺100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的疗效,方法:4例颅内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术后与术前对比。结果:1例转移瘤术后消失,余3例肿瘤未见生长。结论:X-刀治疗颅内肿瘤效确切,具有无创,无痛苦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头体部X-刀CT定位扫描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X-刀是近年国内外用于治疗肿瘤的一项先进技术,其本质是用一种特殊形式的放疗手段达到如同刀切的效果。为非手术治疗肿瘤病变开辟了新途径。在进行X-刀治疗前必须经CT准确的定位扫描,它与诊断性扫描有所不同,扫描技术以定位为目的,对操作技术有严格要求。正确的扫描方法与准确的定位是X-刀治疗计划的重要环节。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为257名行X-刀治疗的患者进行了CT定位扫描,其中男176例,女81例,年龄为4~81岁。其中头部161例,肺部34例,腹部23例,盆腔5例,椎体16例…  相似文献   

8.
颅内疾病X刀治疗中CT定位经验(附12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疾病X刀治疗中CT定位经验(附128例)张英①陈燕萍刘翠敏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通过三维定位,准确聚焦于脑内某一靶区,使靶区接受一次性致死性放射剂量,杀死病变组织达到类似手术效果。我院于1994年引进X刀治疗系统,现将在我科行患者带立体定向头架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X刀的治疗前螺旋CT定位扫描成像 ,是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对病人体内病灶模拟定位的影像依据 ,是X刀对体内肿瘤准确施行放射治疗的根本保证。借此 ,我们就X刀模拟定位的螺旋CT位成像技术参数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CT/i螺旋CT ,美国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 ;2 0 0 0年 3月~ 6月X刀治疗前行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的病人 5 0例 ,其中头部 11例 ,体部 39例。2 结果X刀的模拟定位螺旋CT成像 ,先去掉CT/i床上软垫、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直接放在扫描床硬板上 ,病人进入体架内 ,行扫描间的体架定位 …  相似文献   

10.
目的:2cm以下肺内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为了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我们对肺内小病灶进行了CT-病理对照研究,探讨肺内小病灶的CT征象及其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2cm以下肺内孤立小病灶进行薄层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2mm,CT机为TCT-600XT型,CT扫描后2周内进行手术切除,切除标本固定后;按CT扫描横断方向连续做成病理大切片。将术前CT片与病理大切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5例肺内小病灶中22例为肺癌,CT正确诊断19例,正确诊断率为864%,其中14例为早期肺癌。(1)棘状突起征:有19例,其中18例为肺癌,1例为良性病灶,良恶性病灶有极显著差异;(2)空泡征:5例出现此征,均为肺癌;(3)血管集束征:15例出现此征,均为肺癌;(4)CT值:22例肺癌平均CT值为327Hu,良性病灶平均CT值为759Hu,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CT-病理对照研究,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CT值等征象对小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结合其他CT征象综合判定,能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我院从1990~1998年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20例直径小于1-5cm周围型小肺癌,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男8例,女12例,年龄27~65岁,平均54-3岁。组织学分类:鳞癌5例,腺癌9例,腺鳞癌4例,类癌2例。手术病理证实17例,另3例为CT定位下肺穿刺活检证实。采用TCT-600HQ型全身CT扫描机,矩阵512×512,常规以10mm层厚,10mm间距自胸腔入口扫至膈面,对病灶作2~3mm层厚,间距2~3mm薄层加放大…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995年2月~1998年6月,我们用亚铃型球囊食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8例,取得较好疗效。本组病人男5例,女3例,年龄36~72岁,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4例。狭窄出现时间4周~2年。钡餐透视吻合直径1~3mm2例,3~5mm4例,5~7mm2例。术前术后常规口服链霉素0.5g,3次/d,西沙比利10mg,3次/d。地卡因粘膜麻醉后,X线下喝钡定位吻合口并在胸部作标志,经口腔插入扩张器,调整扩张器,使哑铃型球囊中部位于吻合口处,充气使压力达0.25Mpa,维持5~8min,扩张先从直径1…  相似文献   

13.
吕晓春  魏鸿 《天津护理》2000,8(1):19-20
X-刀治疗颅脑疾患是一种微创伤性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200例脑疾病患者行X-刀治疗的CT定位与护理。总结了完整的CT定位操作方法及护理工作经验,并阐述了X-刀治疗脑疾患的先进性及准确的CT定位对X-刀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共12例患者,均进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6例进行CT检查。结果:分别对12例球部充盈缺损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球部异物2例;淋巴瘤2例;腺瘤4例;低分化腺癌、类癌、胃窦癌脱入球部、胃息肉脱入球部各1例。钡餐造影显示了12个病变;CT检查的6例中,显示5个病变,其中1个漏诊因病变小于10mm。结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少见,钡餐造影对发现球部病变的大小、形态及腔内结构有重要作用,CT在病灶的性质病灶周围情况,腔内外侵犯的程度及远处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4例,其中肺内型13例,肺外型1例。全部病例均有X线资料,其中做支气管碘油造影3例,CT检查9例。结果: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4例,大片状阴影10例,病灶内可见透光区者8例;CT主要表现为实质性团块和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的囊肿,发现异常动脉供血2例。结论:根据本病的临床与影像特征,术前易于做出正确诊断;CT在肺隔离症的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与DSA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定位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海绵状因管瘤的CT,MRI和DSA的影像特点。结果:CT对2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做出了100%的准确定位,而定性准确率为7.4%。MRI对26例患者均100%准确定性,定位。DSA定位准确率为38.4%,定性准确率为0%,结论:MRI对颅内海绵血管瘤诊断价值优于CT和DSA。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420例CT特征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CT特征及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420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CT征像,对其病灶结构(梗塞、出血、形态,数量及CT值)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以脑梗塞多见占88.4%,病灶多数发生在基底节区,以多发性小病灶(10mm ̄20mm)为主,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脑梗塞灶平均比对照组低8HU。结论:CT检查能够提高糖尿病合并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cm以下结核结节的影像特点。方法:X地比分析结核结节的X线体层、CT及动态CT影像。结果:结核结节主要表明为:(1)边级光滑或清楚、无分叶、(2)小空洞或微小点状钙化。(3)伴有胸膜增厚的胸膜凹陷征。(4卫星病灶或病灶周围炎。(5)短期内病灶动态缩小形态改变。CT显示结节病灶内部及周围结构征象优于体层,崦胸部平片和体中清楚显示病灶边缘征象,并与CT互补,结论:确认结节病灶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癫痫间歇期、13例发作期患者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93例作了EEG检查,74例作了脑CT检查,25例作了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痫病灶的检出阳性率为9725%,其它方法检出的阳性率EEG为8602%,MRI为36%,CT为2703%。SPECT与EE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87%。CT、MRI和SPECT检出的病灶部位符合率分别为625%和56%。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出的癫痫病灶85%分布在大脑颞叶、额叶和顶叶。55%以上的癫痫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的癫痫灶。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或γ刀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病灶的定位价值优于EEG、MRI和CT。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脑胶质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1资料和方法 本组44例脑胶质瘤,其中星形细胞瘤3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5例,成髓细胞瘤3例。 用TOSHIBATCT600XT扫描机,层厚及层距根据病灶大小,采用10mm或5mm,M44例均经平扫及增强检查。2结果 星形细胞瘤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0-73岁,平均52岁。顶叶8例,额叶10例,颞叶14例,小脑1例,脑干 1例, 34例中误诊4例。 34例中有28例I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