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3例中肿瘤细胞大小及核形呈明显的多形性,瘤细胞体积较大或中等大小圆形、卵圆形及多形,并有奇异的多形核,瘤细胞粘附类似癌巢.多见R-S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K(-),CK8(-),CKl6(-),CK18(-),Syn(-),S-100(-),CgA(-),HMB45(-),CD68(-),CD20(-),CD79a(-),CD3( ),CD15( ),LCA( ),CD45RO( ),EMA( ),CD30( ),P80( ).结论 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源性恶性肿瘤,其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运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例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 坏死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见变异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CD30散在大细胞阳性、上皮膜抗原(EMA)散在大细胞阳性,CD3、CD45Ro、CD68阳性,CD20、CD79a、肌红蛋白阴性.结论 伴骨骼肌脓肿形成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罕见报道,该患者为T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应与炎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是较好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淋巴结及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2—53(平均34)岁。6例发生于淋巴结,2例发生于皮肤。组织学特征:部分或全部淋巴结受累,瘤细胞有成巢或沿淋巴窦内生长现象,发生于皮肤者肿瘤组织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高度异型、多形,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8例瘤细胞均表达CD30,6例表达CD3或CD45RO,而CD15和CD20均阴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形态学高度异形、免疫表型特异,而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的淋巴瘤。组织学上需与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CD3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对10例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ALCL男女之比为9∶1,平均年龄38.7岁.发生部位包括颈部淋巴结4例,小肠2例,头皮2例,纵膈 1例,支气管1例.ALCL形态表现多样,细胞呈多形性,大小不等,胞质丰富,细胞核大而不规则,呈扭曲、肾形、马蹄形及花环状,甚至见多核及瘤巨细胞.免疫表型:10例ALCL均阳性表达CD30,部分表达E-MA、CD3和CD45RO,不表达AE1/AE3、CD20、HMB45、S100、CD68和CD15.结论:ALC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应与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低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在光镜下对DLBCL分型,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DLBCL的免疫表型特点,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CD10、CD45RO、CD30、CD68、CD43、CD5、bcl-2、EMA、CK、S-100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将DLBCL分为以下几种亚型;中心母细胞性13例、免疫母细胞性3例,浆母细胞性1例,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大多叶核淋巴瘤1例和富于组织细胞和(或)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一般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有4例表达T相关标记CD43。结论:DLBCL具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具有较宽的细胞谱系,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学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学资料,以及免疫组织化学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A等检测结果。结果: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患者9例(81.82%),阴性2例(18.18%),CD30表达11例(100%),EMA表达6例(54.55%),CD43表达8例(72.73%),CD20表达1例(9.09%),CD45RO表达1例(9.09%),CD3、CD56、PCK、CD117都没有表达。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成霍奇金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如果经过临床、细胞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特征等综合进行判断,就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具有间变细胞的特征,表达CD30,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本文报道1例藏族儿童发生的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并总结此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对本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对22例DLB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研究结果22例DLBCL均CD20加强阳性,3例间变性肿瘤细胞均表达CD30阳性,Bcl-2蛋白表达于12例DLBCL中,CD3均为阴性。形态学上瘤组织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呈片状或结节状生长,瘤细胞弥漫排列,染色质粗颗粒状。临床上以中老年为主,男多于女,有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等,预后较差。结论通过标准的形态学和一套规范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使我们能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出正确的诊断与分类,从而有利于正确指导病人的治疗方案和判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LCA、CD3、CD45RO、CD20、CD79a、CD5、CyclinD1、CD10、BCL6、MUM1、CD30、CD56、Ki-67,运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观察其免疫表型特点和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或便血。发生部位:胃22例、小肠24例、回盲部15例、结肠12例、直肠5例。所有病例均表达LCA,69例表达CD20和CD79a,3例表达CD5和CyclinD1,9例表达CD3和CD45RO,1例表达CD30,1例表达CD56,Ki-67阳性表达率约20%~70%不等,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所有病例CK均未检测出阳性。病理组织学类型:36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非特殊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各1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T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上很难与胃肠道癌鉴别,确诊靠胃肠粘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及免疫组化染色,辅以原位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ALCL)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5例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史、免疫组化等特征,复习相关文献.结论 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多以外周淋巴结肿大及高热等起病,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免疫组化表型,临床误诊率高,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手段.国内外报道预后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淼  白洁  李晶  李永红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160-161,I0001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2-75岁。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6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4例为中心母细胞为主型,1例为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混合型,1例为B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CD45RO、CD79a均阳性,CD3、CD45Ra、CD30、PLAP均阴性。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老年人多见,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以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正确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按照WHO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我省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探讨三结合方案在DLBCL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同时采用PCR扩增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β基因(TCR-β)克隆性重排的研究。结果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有四种变型,分别为中心母细胞型17例(60.7%),免疫母细胞型5例(17.8%),间变性大细胞型4例(14.3%),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2例(7.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8例DLBCL肿瘤细胞CD20均阳性表达(100%);4例间变性大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30阳性表达(14.3%);1例中心母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5阳性表达(3.5%);1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Lysozyme阳性表达(3.5%)。PCR扩增检测结果:DLBCL中IgH重排9例(32.1%),TCR重排10例(35.7%),双阳性2例(7.1%),总的阳性率为75.0%。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长期以来一直是病理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04-106+169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为4~78岁,其中11例发生于颈部淋巴结,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有或无压痛,伴发热、体重下降、部分有淋巴结融合,镜下普通型12例,占60%,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多形性、不规则或卵圆形、梭形,胞浆丰富、嗜酸,核空网状,核膜粗,可见1~3个不等的嗜双色核仁、中位或靠边分布,核分裂易见,可见顿挫型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0(20例均阳性)、ALK(5例阳性)、CD5(18例阳性)、CD7(12例阳性)、CD138(8例阳性)、Ki-67(60%~85%阳性)、CD3(19例阳性)、CD45RO(19例阳性)、TIA-1(18例阳性)、Vim(20例均阳性)、mum-1(10例阳性)、CD2(11例阳性)、CD8(10例阳性)、CD68(1例阳性)、Bcl-2(6例阳性)、Bcl-6(12例阳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比较少见,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基因重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2例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示例1肿瘤细胞中等偏小,例2肿瘤细胞呈小、中、大混合,均呈弥漫生长,核不规则、扭曲,破坏睾丸正常组织结构.可见血管壁浸润破坏血管,可见小灶性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瘤细胞CD45、CD2、CD56、胞浆型CD3(CDε),CD45RO和Granzyme B阳性表达,CD57、CD20、CD79a、CD30、CK、MPO、TdT、BCL-2和PLAP阴性.原位杂交50%肿瘤细胞EBERl/2阳性.结论: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极罕见,临床经过呈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免疫组化染色CD56、CD3ε、EBER和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如Granzyme B等)阳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1例睾丸原发性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B细胞型),并分析其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MALT淋巴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瘤细胞在曲细精管之间浸润,严重处可使曲细精管被破坏或受挤压而萎缩,细胞大,细胞之间非粘着性生长,有大而不规则的核。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CD20和Vim(+),HCG、PLAP、CD45RO、CK19均为(~)。结论: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应当与精原细胞瘤、慢性睾丸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对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有文献报道Clusterin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高表达,文中通过检测其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usterin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FDCS/T)、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NK/T细胞淋巴瘤(NK/T)、周围T细胞淋巴瘤(PTL)、浆细胞瘤(PCL)、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CD21+CD35在FDCS/T中的表达情况以及CD30、ALK1在ALCL中的表达情况.另选10份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检测Clusterin和CD21+CD35在其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8例FDCS/T中均有Clusterin和CIY21+CD35的表达;20份ALCL中,Clusterin表达率为85.00%(17/20);CD30表达率为100.00%(20/20);ALK1表达率为50.00%(10/20);85份DLBCL中,Clusterin表达率为4.70%(4/85);其余淋巴瘤组织均未表达Clusterin.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lustefin和CD21+CD35表达一致,均未表达于B和T淋巴细胞,但都阳性表达于滤泡树突状细胞. 结论:Clusterin可能是一种新的诊断FDCS/T标记物;与CD30和ALK1联合使用在AL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眼睑系统性(或结节性)、CD30+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皮肤表现。方法:一39岁男性患者,表现为左上眼睑生长迅速的外向性肿块、表面突起伴有溃疡和分泌物。患者在眼睑出疹3个月后出现淋巴结受累(皮损本身于诊断前1周出现)。结果:组织病理与免疫组化诊断是ALCL,T细胞表型,CD43和CD30呈强阳性,而CD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B细胞抗原均呈阴性。治疗首先给予放疗,其后针对皮损复发和淋巴结病进行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龙,CH OP),时间超过5年。患者超过6年未复发。结论:尽管对不同个体,AL…  相似文献   

18.
龚伟  孙洪鸣  黎庆荣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06-307,334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及回顾1例疑为"乳腺癌"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穿刺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资料,以便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ALCL-L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2例ALCL-LH儿童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伴肝脾肿大.形态学示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背景中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增生较多,肿瘤细胞较少,细胞中等偏大,但比普通型小,核型不规则,可见围绕血管周围生长.免疫组化示2例大部分瘤细胞CD30、ALK-1、EMA和Granzyme B阳性表达,例1 CD43、例2 CD7阳性表达,2例CD45、CD2、CD3、CD4、CD5、CD8、CD45RO、CD56、CD20、CD79a、CD15、MPO、CK、TdT、LMP1阴性.原位杂交EBER1/2阴性.随访2例均死亡,分别存活10 d及3个月.结论 ALCL-LH是恶性淋巴瘤的极少见类型,好发于儿童,形态学特征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超过并掩盖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30、ALK、EMA和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如Granzyme B等)阳性表达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形态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和基因重组分析研究44例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基因型特征。病例分为两大组,即低度恶性组小淋巴性淋巴瘤(3例),蕈样霉菌病(1例)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Lennert淋巴瘤(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样T细胞淋巴瘤(1例),多形细胞性,小细胞型(8例)。高度恶性组多形细胞性,中细胞型(8例),大细胞型(1例),透明细胞性(1例),淋巴母细胞性(8例)和大细胞性淋巴瘤(7例),其中包括免疫母细胞性(1例),大无裂样T细胞性淋巴瘤(1例),大细胞多叶核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细胞样T细胞淋巴瘤(各2例)。10例基因重组分析证明为T细胞。对于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各型特征和分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