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长月  胡鹏展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83-1484,1486
[目的]了解徐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麻疹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3~2004年22年中收集到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徐州市1983~2004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4.81/10万;呈周期性流行,流行周期为4~5年。各县区均有病例分布,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占总病例的62.86%;15岁以下病例占88.55%,5~9岁是高发年龄组;1999~2004年15岁以上麻疹病例构成比较1983~1998年明显上升,分别为17.05%、11.02%;46.74%的患者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各占32.86%、20.40%。[结论]徐州市麻疹仍呈周期性流行。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加强麻疹监测工作,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原因,吸取教训,进一步作好麻疹控制和计划免疫工作。[方法]对2004年东昌府区麻疹流行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10月合计报告疑似麻疹病人87例,发病率为8.59/10万,疫情呈流行态势,以散发为主,在城区4个办事处发生5起暴发。全部病人中,小于8月龄婴儿和15岁以上大年龄人群占20.69%。[结论]麻疹流行与局部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的接种存在空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2—2006年金华市金东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有效防制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27/10万,2005年的发病率最高(83.07/10万),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流行模式。>15岁和<8月龄组发病数占70.5%。3~5月为高发季节,>8月龄的报告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仅25.3%。[结论]金东区近年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必须加强麻疹有关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庆市麻疹强化免疫经验,评价强化各项措施的效果,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收集全市麻疹强化免疫报表数据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麻疹强化免疫共接种8月龄~14岁目标儿童5 008 565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大干95%;强化免疫1月后麻疹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4.61%.[结论]此次麻疹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后续强化免疫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技术措施。[方法]2007年9月对西安市新城区93243名8月龄至14岁儿童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对报告接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新城区MV强化免疫共接种8月龄至14岁目标儿童92124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由2007年的10.99/10万降至2008年的1.99/10万。[结论]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计划免疫的基础上,湖南省于2001年开始,对4岁组儿童加强一次麻疹疫苗接种.笔者搜集整理了1997-2004年祁阳县小儿麻疹发病资料,对232例小儿麻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4岁年龄组加强免疫前后,4~7岁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前后对比发病率有显著差异(χ2=9.46,P<0.01);8月龄前麻疹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8月龄儿童麻疹发病人数月龄构成比集中在6~8月龄(占86.4%).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湖南省推行的4岁组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对提高儿童群体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上意义重大;为减少≤8个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的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天津市婴儿麻疹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控制麻疹提出策略。[方法]对天津市历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天津市麻疹发病显示明显的年龄分布特点,2005~2009年间均是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婴儿麻疹占麻疹病例的构成比呈增高趋势。73.97%的8月龄~1岁婴儿麻疹病例未进行过免疫接种。8月龄以下婴儿随月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7月龄时抗体阳性率降至16.67%。医院就诊史与1岁以下婴儿麻疹有关,OR=15.4。[结论]天津市2005~2009年间麻疹发病均是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婴儿麻疹占麻疹病例的构成比呈增高趋势。未及时免疫、麻疹胎传抗体的滴度低以及医院就诊史等因素可能与婴儿麻疹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莆田市麻疹发病状况,分析评估疫情控制效果.方法 综合分析2005-2010年的监测数据、强化免疫和人群抗体水平.结果 莆田市2005-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384例,年均发病率2.21/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对8月龄至1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488 493人;2010年9月对全市8月龄至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158 010人;2009年秀屿区麻疹强化免疫成功率监测强化免疫后阳性率100%.结论 加强麻疹监测,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平罗县一起麻疹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平罗县麻疹流行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麻疹流行波及全县13个乡镇,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1例,确诊162例,罹患率为0.51‰。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局部出现以乡或村(居委会)为单位的暴发;病例主要集中于8月龄以下儿童及15~39岁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82.72%;人群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占病例总数的77.78%;临床症状以典型病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0.50%;162例病例中,有接种史者25例,占15.43%;无接种史者55例,占33.95%;接种史不详者82例,占50.62%。[结论]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以及人群缺乏隐性感染机会,造成易感人群的积累,是8月龄以下儿童和15岁以上大年龄人群发病比例较高及本次麻疹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建议麻疹疫苗初免起始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适当增加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次数。我县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存在漏种、接种不及时和免疫不成功现象,应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1999~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济宁市麻疹发病特征、流行规律,制定防控对策.[方法]对济宁市1999~2006年确诊的1230例麻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6年累计确诊麻疹1230例,年均发病率为1.9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最高年份是2006年,发病人数565例,年发病率为7.01/10万.全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状态,局部地区的暴发流行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结论]济宁市麻疹发病主要以15岁以上人群和8月龄~6岁儿童为主,分别占44.2%和34.2%;<8月龄和15岁人群的发病呈增加趋势;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