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105 mm×3.9 mm,5 μm);测定总丹参酮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测定丹参酮ⅡA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均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总丹参酮在0.075~0.750 μg·mL-1 浓度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5.88×106C-1.99×105,r=0.999 4(n=5),丹参酮ⅡA在7.5~50.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7.8×104C-5.41×104,r=0.999 4(n=5)。结论 建立的HPLC法灵敏度高,方法准确,测定结果重现性好。白花丹参中含有丰富的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  相似文献   

2.
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和总丹参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和总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八味丹参茶中总丹参酮的含量。结果: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含量为2.45%,八味丹参茶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2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八味丹参茶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中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7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提取率。结论: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据相关资料记载,目前栽培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含量偏低有几项原因。经过多年时间,总结出种植含丹参酮较高的丹参基地种植条件(包含土质条件、水质条件、环境及要求基地管理等),对丹参种子的质量要求,种根的质量要求、田间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和实验,提出了具体和最佳的操作方法,为指导广大药农优质高效种植丹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a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0.14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1.08mol·L-1正丁醇-0.070mol·L-1正辛烷-水微乳;流速:0.7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0nm。结果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96238.48和1.02238.48和1.02240.8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5%和97.2%,RSD分别为2.71%和1.6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易行,可用于丹参药材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孔祥文  韩杰 《中国药房》2011,(19):1794-1796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5~10.19、2.16~15.12、3.15~22.06μg(r分别为0.9998、0.9996、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4%、99.48%、99.34%,RSD分别为0.2%、0.1%、0.1%(n均为6)。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20乩。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2028-0.8112pg(r=O.9999)、0.1066-0.4260μg(r=0.9999)和0.1502-0.9010μg(r=0.9999)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0.63%)、100.21%(RSD=0.67%)、100.13%(RSD=0.7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韩杰  钟萌  李东辉  杨帆 《首都医药》2010,(22):54-55
目的研究市售不同产地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在甲醇-水(75:2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9min、17.3min和27.4min。结果所测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8%,RSD小于1.0%,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内生真菌Epichlo? bromicola SH09是否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有促进作用,以提高药用植物丹参的品质。方法 制备E. bromicola SH09固体菌肥,与丹参苗共培养60 d和120 d,分别测定E. bromicola处理组和对照组丹参的4种形态指标、根的鲜重、根的干重及根中4种丹参酮含量和2种丹参酚酸含量。结果 共培养60 d和120 d后,E. bromicola SH09可显著提高丹参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鲜重、根干重及根中丹参酮和丹参酚酸的积累量。结论 内生真菌E. bromicola SH09能有效促进丹参生长发育和活性成分积累。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拓宽内生真菌新生态功能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提高药用植物丹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丹参的有效成分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等9个丹参二萜醌的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参、黄芪小复方抑制吗啡依赖小鼠复吸行为的药理作用。方法: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方法,建立吗啡精神依赖小鼠复吸模型,给予丹参、黄芪小复方,研究其对吗啡依赖小鼠复吸行为的作用。结果:与吗啡对照组比较,在sc小剂量(3mg·kg-1)吗啡引燃刺激前30min应用丹参、黄芪小复方60、120mg·kg-1急性治疗,可以使小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而丹参、黄芪小复方30mg·kg-1急性治疗使小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有一定程度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黄芪小复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吗啡引燃的吗啡依赖小鼠的复吸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丹参中丹参酮IIA的SFE-CGC法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方法 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预测丹参酮IIA的溶解压力,再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温度、改性剂量和动态萃取体积三因素对SFE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加样回收率为95.3%,RSD=4.3%,n=3。结论 利用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可提高分析速度,且使用有机溶剂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与超声提取法比较,经t检验,显著优于超声提取法。  相似文献   

14.
丹参中丹参螺旋缩酮内酯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丹参注射液水沉淀部分分得一结晶,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推断了其结构并经X射线衍射证实了该结构,命名为丹参螺旋缩酮内酯,为一新成分.  相似文献   

15.
乙酰丹酚酸A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乙酰丹酚酸A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吁文贵徐理纳(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乙酰丹酚酸A(acetylsalvianolicacidA,ASAA)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  相似文献   

16.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其药理作用广泛,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病上方面效果良好,其主要活性成分和制剂均具有良好的改善脑侧支循环及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理作用。通过对改善脑侧支循环和血管生成的丹参活性成分(丹参素类和丹参酮类)和丹参类制剂(丹参注射剂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红注射液及口服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颗粒等)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与侧支循环和血管生成相关的脑血管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膜荚黄芪毛状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膜荚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和3∶1,v/v),检测波长为254nm和280nm。6种异黄酮成分为: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葡萄吡喃糖甙,毛蕊异黄酮(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异黄酮浓度在2.5~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47%~103.33%;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57%~6.52%;测得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在0.0005%~0.0065%之间。  相似文献   

19.
深绿木霉D16生物菌肥对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深绿木霉D16固体菌肥不同剂量在盆栽和大田环境下对丹参苗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为深绿木霉生物菌肥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在温室和陕西商洛丹参规范化生产基地开展实验,设置不同剂量(5、15、25 g)的D16菌肥处理组3组,25 g不加菌的固体菌种培养基为对照组,测定不同剂量D16菌肥对丹参苗生物量、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D16菌肥对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均有显著影响,施用15 g的菌肥用量效果较优,收获时在盆栽和大田环境下干重分别是同期对照组的5.61倍和1.42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可达盆栽同期对照组的27.91倍和大田同期对照组的1.89倍。结论 15 g的深绿木霉菌肥能显著促进丹参苗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为内生真菌提升中药质量的生产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方雪光  宋育文 《药学学报》1987,22(9):690-693
本文报道了甲基炔诺酮(norgestrel)中两个杂质的分离和鉴定。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甲基炔诺酮进行分析,发现除主成分甲基炔诺酮外尚含有六个杂质。用柱层析和制备型薄层层析预分,经径向加压柱对其中两个杂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经紫外、红外和质谱分析并与对照品比较,确认这两个杂质分别为(±)13β-乙基-17β-羟基-甾烷-4-烯-3-酮及(±)13β-乙基-甾烷-4-烯-3,17-二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